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湖南提督泄愤轻辱湘军,巡抚见死不救,揭秘曾国藩逃离长沙的真相

2024-01-17新闻

1853年,曾国藩受命在长沙设立「审案局」,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将长沙文武官员得罪了遍。

审案局管理范围极广,从偷盗抢劫到杀人放火什么都管,就是被搁置多年的案件只要有人提起,也会迅速处理。

这本事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曾国藩的办案的手段让当地官员又气又脑,又因他是受命钦差,所以一众官员也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曾国藩从自己嘴里抢肉。

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曾国藩办案手段严酷,轻则鞭刑,稍重则杖毙,非常严重者斩立决。

其二,办案从来不遵守正常程序,只求快,不把规章制度放在眼里。

其三,不讲情面,同朝为官者只要犯法也绝不姑息。

曾国藩自觉这是为民除害,却没有意识到,自己「青天大老爷」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文官的利益。

案子是清朝官员钱财的主要来源,也是处理人情世事的途径之一。

如今,曾国藩不管大案小案一把抓,从知县到巡抚什么油水也捞不到,可以说把文官从上到下得罪了遍。

看不惯又干不掉,让众文官窝了一肚子火。

这还不算完,曾国藩又因一份奏折,得罪湖南提督,差点送命。

曾国藩初到长沙,一方面建立审案局严办罪犯,另一方面治军练兵,为以后建立嫡系湘军做准备。

每月六次大练兵,自己组建的乡勇与提督亲兵一起训练。然而,几次统一会操后,曾国藩对提督亲兵大失所望,说出「恐岳王复生,半年可以教成其武义;孔子复生,三年不能变革其恶习。」这样的话。

可见,面对毫无纪律可言的标兵,曾国藩失望至极。

此时,太平天国的军队步步为营,绿军(清朝汉人军队)却屡战屡败,曾国藩想组建一支能够抗击太平军的队伍,但理想和现实往往都是背道而驰。

1852年,太平军攻城,守城的副将吓得摘掉顶戴,躲到百姓家里。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如此胆小如鼠的长官,手下士兵还能勇猛到哪里去?

一个士兵脱掉号服,穿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混到人群中躲避,接着就有无数的效仿者。

太平军还未开始攻打,城内守军就已经不战而败,街道上到处都是士兵的号服,趁乱逃跑者更是不计其数。

战后,此副将因为与湖南提督鲍起豹关系莫逆,并没有被革职,平日里养花种草,活得潇洒逸致。军训从来不参加,更没把曾国藩这个钦差大臣放在眼里。

新官上任三把火,曾国藩其中一把火就烧到了此副将身上!

到长沙半年后,曾国藩密上两封奏折,一封保举去年守长沙有功的塔齐布,一封弹劾落荒而逃的副将。

不久,圣旨到,副将被革职,由塔齐布顶替其职。

这一举动让提督鲍起豹怀恨在心,连使两招,让曾国藩练兵计划受阻,甚至差点命丧标兵之手。

第一,泄私愤针对塔齐布。 以虐待士兵为借口,禁止塔齐布参与军训,并叫停每月的日常训练。放出话,没有提督命令,谁也不准乱动。

第二,怂恿标兵侮辱乡勇。 引起两军内斗,让曾国藩组建湘军的计划落空。

标兵为正规军,本就看不起乡勇,两军之间常有摩擦,大小恶斗时常发生。

如今,有提督授意,标兵更是肆无忌惮,多次与曾国藩亲兵发生冲突,甚至打砸曾国藩的轿子。

1853年8月,塔齐布手下士兵与标兵发生冲突,标兵以此为由,要和乡勇开战。

曾国藩以钦差之名要求鲍起豹严惩挑事者,鲍起豹也不生气,将带头闹事的标兵捆绑起来,送到曾国藩府衙,暗地里却挑唆标兵到曾府抗议。

面对如此情形,曾国藩犹豫不决。如果杀了闹事的标兵,恐怕会引起兵变,可如果放了人,肯定会被别人耻笑,外面文武官员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曾国藩犹豫了两天,标兵围堵了两天。等到第三天,众标兵见曾国藩还无动静,便要硬闯抢人。

曾国藩知道标兵早就看他不顺眼,难说会干出什么样的事,于是便向只有一墙之隔的湖南巡抚骆秉章求救。

骆秉章早就想除了这个眼中钉,哪肯帮,就以官兵不受巡抚管理为由,婉言谢绝。

围堵的第六天,众标兵已经没了耐性,纷纷冲进府衙,守卫、门丁受伤者无数,曾国藩知道若在待下去性命堪忧,不得不硬着头皮躲到骆秉章府上。

最后,还是由骆秉章出面平息了此事,但曾国藩已经颜面扫地,在湖南文武官员口中成了不折不扣的笑话。

朝廷命官差点被杀,曾国藩完全可以告到皇帝那里,但他却没有这么做。

第一,这场官司不一定能告赢。 毕竟带头的是标兵,没有鲍起豹直接参与的证据。

第二,赢了官司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最后被惩罚的还是标兵,鲍起豹肯定会报复,自己在长沙更没有立足之地。

经过深思熟虑后,曾国藩决定不告御状,但自己的面子又不能丢,所以当座师吴文镕问起此事时,他是这么说的:「为臣子者不能为国家弭大乱,反以琐事上渎君父之听,方寸窃所不安。」

经此一事,曾国藩自己颜面扫地,不可能再与文武百官交心相处,也不能能再对下属发号施令,再在长沙待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