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安全管理离不开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不论现场设备设施有多先进,不论人员职业素质有多高,不论现场规划布局有多合理,没有了安全监督检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一样很难做到位,现场的安全管理绩效一样很难实现。
监督检查对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是一种督促提升的手段,但是是属于被动性的安全管理方法,况且也未必能赢得现场的支持与配合。
若要有效提升现场安全检查的效果,实现现场安全检查的目标,真正管好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想办法赢得现场对安全工作的支持,让现场的被动参与状态变为主动参与状态,那么,在现场安全检查过程中,除了「查好」,还要做什么呢?
第一:帮—赢得支持
检查现场安全,发现不安全因素,是本能,有效消除不安全因素,是本事,单靠现场,未必就能实现。
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现场不仅要关注安全,还要关注其他管理指标,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其次,现场的人员职业化程度相对比较低,不一定知道如何消除发现的不安全因素。
怎么办?
帮,给予现场人员适当的指导,告知现场人员正确的安全做法,告知现场人员正确的安全要求,以便现场人员能按照正确的做法与要求及时纠正,有效降低现场人员整改不安全因素的难度,有效为现场人员整改不安全因素节省时间,同时据此赢得现场人员对安全检查的支持,有效避免现场的安全检查成了检查者的「独角戏」。
第二:问—求得真相
对待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不仅要及时制止消除,更要想办法防止再犯。
如何实现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真相—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根据真因督促现场采取根治的改善措施,防止因原因消除不彻底、不全面致使安全问题再次出现。
所以,在检查安全过程中,一定要多问,通过问,一步一步深入,找到安全问题发生的真正因素。因为检查现场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只是一种结果,务必要通过「问」找到问题背后的所有原因,目的:
—利于现场采取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
—利于检查者深入追踪问题的真因
—有效杜绝问题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赢得现场对检查者的信服与认可
—高效提升安全检查的质量与效果
—真正提升现场安全生产的绩效
—有效防止问题出现治标不治本的情况
第三:引—教会思考
检查现场安全不仅仅是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跟踪验证,更重要的是帮助现场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现场的问题意识,所以,在检查现场安全过程中,不仅要给予方法,更要给予思路,与现场一起思考、分析、讨论发现的安全问题,打开现场追踪安全问题真因的思路,即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更有利于扶正现场对安全检查的正确认知与支持配合,督促现场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由被动执行变为思考执行。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
李运华
科技
免费阅读
第四:回—督促持续
为什么安全问题整改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了?
主要是因为安全问题的整改措施没有得到持续落实,没有真正形成工作的习惯,只是有效了一时而已。
如何才能让整改措施得到持续落实?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回头看」。
通过「回头看」:
—督促现场持续执行落实整改措施
—督促现场将整改措施纳入制度规程
—督促现场将整改措施有效展开
—督促现场将整改措施纳入自查范围
第五:争—争取资源
检查现场安全,发现安全问题,单靠现场的力量不一定能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需要领导的支持,比如:
—硬件方面的改善
—防护设施的配备
—安全设施的增加
这些都需要资金,若没有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得到有效解决的。
所以,作为检查者,一定要想办法帮助现场向领导争取支持的力量。
第六:奖—给与动力
检查现场安全,既要善于堵(杜绝安全问题),又要学会疏通(给予动力),否则只是堵而不疏,是很难实现安全检查的效果与目标。
所以,作为安全检查者,务必要根据现场的安全检查结果,向公司申请给予现场一定的奖励激励,肯定现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付出、进步,给予现场充分的信心与动力,赢得现场对安全的支持,同时扩大现场主动参与安全工作的力量,有效降低现场安全推行的难度与阻力。
第七:培—壮大力量
安全生产是全员的事情,唯有想办法充分调动现场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唯有想办法扩大现场参与安全工作的力量,才能真正让现场的安全工作难度有效降低,持续提升现场的安全管理绩效。
所以,检查现场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发现现场的安全潜在力量,予以重点培养,当好教练的角色,赋能这些安全潜在力量:
—教会这些安全潜在力量做安全的基本技能
—教会这些安全潜在力量监督安全的基本技能
—教会这些安全潜在力量发现安全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