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有哪些东西,已经贵到不值得再买了?
之前的很久,我一直认为是:好就值,不好就不值,没有什么贵到不值。
然而,当我环顾四周时却发现:其实不然!
很多东西都超过了它所能提供的价值,甚至一些很常见、常用的东西也在悄悄地涨价,曾几何时,变得让我们消费不起。
1、面包、蛋糕
以前的省心早餐,一个两三块钱,配个牛奶也不超过5块,不知从何时起,它变了...
巴掌大的面包敢卖十多块、基础吐司都能涨到几十块、小朋友最爱的蛋挞,原来十元四个,吃俩还能打包带走两个的,现在也偷偷的变成了按个卖,还是十几块的单价。
还有一些装修好点的店面,进去之后的价签贵到不敢直视,一张毛爷爷出去,一个小手提袋怕是都装不满。
小蛋糕也一样,稍微普通点的,得二三十,尽管有奶油水果,但确实也感觉不少溢价;
更离谱的是那些做的稍微好看点的,我承认拍照出来确实好看,但是花上百块却买了一个只够下午茶量的,也会真心心痛。
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整个烘焙两级分化特别严重?
同样的东西,要么是5块的,要么是二三十的,但要论成本,面粉一袋也就二三十,你说讽刺不讽刺!
别说我没出息,像夏天,我就喜欢馒头夹冰淇淋,不仅是馒头比面包更能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口感,软糯香甜,太美味了。
2、超市的杯子
每次去超市我都怀疑,超市的杯子真的有人买吗?
网上随处可见、绝对不超过三十的杯子,怎么摆到超市里,就得七八十一百块了?
这也难怪,有人说超市是惩罚性消费(人家刷购物卡不在意)。
好吧,对于咱普通人,我只想说,网购更有性价比。
3、口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口红经济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
说的就是那些即使经济下行,人们还是会买廉价且非必要的口红,作为情绪物资,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然而现在的口红,却并非廉价,一个大几百甚至都比得上一件像样衣服的钱了。
其实仔细对比对比,贵价和便宜的口红,涂在嘴上差别真的不大,反而在用过无数大牌之后,会觉得国货唇釉的调色奇妙,恰到好处的棕色调,就很适合上班,也很适合黄皮,最主要的还拥有性价比。
当然也不建议买太便宜的,因为不光颜色好还得防氧化,百十块钱的口红足够了。
4、文具店的文具
说到文具店的笔,好一个隐藏款刺客,偶然一瞥,三五十一支笔....
emm,这是咋地?可以字保工整、题保正确?要真是这样,我就愿意买单!可惜它不啊,就是普通的笔。
说来惭愧,那些被夸很好写、限定款的笔,我也买过几只,但实际用下来,一是感觉也一般,二是,该丢是一点也躲不过。
再说了,大学之前都用一两块的笔,也没耽误考大学啊。
其它类型的文具也一样,几十块钱的橡皮、胶带、几百块的文具盒,恕我直言,智商税的成份居多。
搞笑的是,我竟然看到有家长求助,如何告诉孩子家里买不起这么贵的文具,要是我,我估计会说:给你一个你想要的笔,你是能给我每天不打绊子的把作业写了,还是能给我考个双百回来?
5、商场里的衣服
很多销售的情绪文案里都说:廉价的衣服配不上高贵的你!
听着还挺打动人,但问题是,一个简单T恤,随随便便就大几百,连衣裙更是少见千元以下的,这种高贵,承蒙我说句对不起,可能我不配。
偶尔,还会碰到销售说上一两句,这已经是最低价格了,我们一直都是这个价位等等的话。
别人听了不知道是什么感想,我是觉得,要是你真觉得自家商品好,就应该告诉好在哪,而不是用讽刺的言语提醒我,觉得它贵就是我的错。
更可笑的是,转身一搜,同品牌,网上半价,还是官旗,真想找回去问问导购说话时哪来的底气。
罢了罢了,作为i人,我现在更愿意在网上买,而且还会挑选那些统一模特,pose不拧巴、就为展示衣服,还有运费险的店铺,出错率会低一些。
或者,回来试完不好看了退掉,也没什么损失。
6、关东煮
有次来不及吃早餐,走到楼下的便利店,我寻思着买几串关东煮,一来是味道好吃,二来是没有碳水,吃着没压力。
但是,谁能想到,就这么一碗居然要25块。
转身再看看价目表,一片萝卜3块,一串魔芋丝都得2块,这也太贵了。
还有网友表示遇到了按个卖的关东煮,就是一串上有三个丸子,它标的丸子是2元,实际一串要6元,简直巨坑无比。
反正便利店也是预制菜,真要喜欢吃关东煮的,还是自己做吧,买包关东煮调料,煮它个一大锅,分装好,吃的时候解冻,比店里的吃的便宜还放心。
7、麻辣烫
我是属于比较喜欢吃麻辣烫的,也是眼瞅着一顿从十几吃到五六十,吃到现在,我表示真的吃不起了。
某些卫生问题都被曝光过好几次的品牌,一斤也都能卖到二十多,虽然说的是荤素同价,但里面的肉品质又不好,自己吃也会大多以素菜为主。
咱就是说,最缺菜的时候,也没见过哪个菜能卖到二十几一斤的,这也太暴利了。
而且,每个菜,不是泡水就是喷水,要是夹的时候各个都甩一下会显的咱较真,可倘若不甩的话,极有可能,咱就是那个为商家自来水买单的人。
8、鸡爪、鸭货、卤味
说到鸡爪、鸭货、卤味,我也是真心感觉不值....
本来都是边角料利用,现在倒好,比正肉还贵,随便一夹都是大几十。
上图,是我前天花13块钱买的,拼拼凑凑顶多也就两只鸡爪吧?但它要要13块。
经常去早市的朋友,麻烦告诉我,这个价格是不是够买一只鸡了?这对我很重要(哭死)。
9、大城市的水果
小县城可能还能好点,但大城市的水果是真的贵,车厘子、草莓那些不必多说,是大家统一认可的水果贵族。
桃子、火龙果这种印象中也就几块钱一斤的水果,在精品水果店里,竟然一个能卖到十几块。
付完钱的那一刻,我承认我人傻了,也终于理解了那句:真酸啊,是看了价格,又确认了好几家都是这样,才说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