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国常会再次关注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对标国际一流

2024-02-05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石青川
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会议指出,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的重要举措。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围绕整体优化目标,一体推进强市场促公平、强服务增便利、强法治稳预期、强开放提质量、强改革抓创新等工作。要更加注重回应经营主体突出关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此次国常会再次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无疑是再次对企业在营商环境领域关切的问题给出了回应。
国常会再提「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这次国常会提出「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明确其目的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宏观经济学者、立信数据研究院院长潘建成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经济下行压力如果与疲弱信心导致的不乐观预期相叠加,可能会产生乘数效应,形成一种放大下行压力的恶性循环。在当前形势下,避免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一步,就是提振经营主体的信心,尤其是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
实际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并非第一次被提出,早在2023年6月2日,国常会就强调要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此次国常会再次强调,也说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建设会持续推动。
天风证券首席分析师宋雪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建议,在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方面,需要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尽快落实「管办分离」「政企分离」,减少政府部门在企业具体经营过程中的干预,将国企、民企拉到同一起跑线上。在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方面,建议扩大负面清单机制的应用范围,树立「对私权利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对有执法权的部门做好执法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在推进营商环境国际化方面,建议全方位提升贸易的便利化,打造高度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
「市场化」关键在公平竞争,「法治化」需更注重执行
中央的高度关注,也说明了目前我们在营商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秘书长沈亚桂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该协会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进行过大量的意见采集与调研工作,企业反映的问题也相对集中,「例如常见的‘新官不理旧账’,政策层层执行下来出了偏差,执法力度不统一等等」。
沈亚桂表示,不少银行有指标要将一定额度的贷款投向中小企业帮助其发展,但现实中,为了完成指标并规避风险,这部分贷款有些并没有流入民营中小企业,不少进入了国资背景的中小企业,而这些国资背景的中小企业有不少并不缺融资。
宋雪涛表示,由于国企天然拥有政府信用、资源做背书,在生产资料、金融资源等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因此会导致民企在贷款、发债等融资方面受到歧视,比如可得性差、利率水平高等。
潘建成认为,建设市场化一流营商环境,需要解决一个民营企业十分关切的问题——公平竞争。尽管中央反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地方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并没有平等的地位,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或体制内单位的招投标项目对民营企业存在歧视;一些金融机构的贷款更愿意投向国有企业而非民营企业,即便贷给民营企业,往往要求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担保责任和兜底条款等等。
同时,潘建成认为,法治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真正落实「民营经济31条」中提出的「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以及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避免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
「当前,需要避免一些地方因为偿债压力加大、财政吃紧,超越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干预民营企业,挤压辖区民营企业利润的做法。」潘建成说。
有不少企业曾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反映,一些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出台让他们信心倍增,但对于这些法律法规或政策的执行落地,他们却没有预期。
西南地区一位建筑工程企业负责人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自己给当地政府做的工程遇到了结款难,在经过一系列法律程序维权后,最终拿到了法院强制执行的判决,然而没有执行到任何一笔钱。
曾参与过营商相关法律修订意见征集的沈亚桂,同样建议应更重视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沈亚桂认为,当前我国法律法规的出台过程都很严谨,今年也出台了不少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但执行落地情况还需要更多关注。
沈亚桂举例,曾有一家商贸企业在店面装修方面需要做一个外延,这个店面结构的改动需要向住建、消防等部门去报备拿许可,只要不影响安全,获得许可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判断是否安全存在主观因素,没有客观标准。「这样就变相地从法治成了人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活力和规范秩序的根本保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蒲淳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为广大经营主体营造更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加快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建立和推行案例指导制度,防止「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等问题。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是什么样
2月2日国常会也指出,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围绕整体优化目标,一体推进强市场促公平、强服务增便利、强法治稳预期、强开放提质量、强改革抓创新等工作。
对于营商环境而言,国内外很多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是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估报告。世界银行在2023年5月曾对其营商环境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评价标准按照企业在设立、经营(或扩张)和关闭(或重整)时的生命周期,以及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顺序,设计了10个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准入、企业经营场所、公用设施服务、劳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税务、争议解决、市场竞争、商事破产」,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营商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从世界银行的评价标准不难看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让企业在从诞生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中,获得方便、高效、安全的支持和服务。
沈亚桂认为,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过程中,国际化发展是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思考的方向,面对未来的国际竞争关系,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也将是关键保障,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
潘建成认为,我们需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继续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责编 | 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