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军殷玮代蒋万安行事,如地下市长,早晚出事。
蒋万安面临危机,近日,民政局局长陈永德有辞职的想法,但被蒋万安说服留下。然而事件曝光后,人们发现蒋万安身边的人包括陈国君和殷玮,其中陈国君在蒋万安竞选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他担任了「世子」顾问。
实际上,陈国君和殷玮都是市府顾问,一个是新闻界的同行,另一个是马英九时代青年团的成员。
在舆情汇报会上,陈国君凭借新闻敏感度,直接质问市府一级单位主管,质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他与陈永德和王秋冬之间存在言语冲突,并通过简讯或通讯软件直接下达指示,让人质疑这是否代表市长的意愿或他个人为市长分忧解愁。
台北市未来还有两位副市长,李四川管市府内部事务,林奕华管对外事务。陈国君想成为第三位市府副市长,因此对各局处下达命令。
蒋万安的发言人因为类似事件离职。
蒋万安的市府顾问团队拥有着超越其人事权责的权力,对此,无论是发言人还是市府一级单位的主官都必须小心翼翼。
尽管蒋万安很少骂人,但他的两位顾问陈国君和殷玮却毫不留情。陈国君作为朱立伦的旧部,对市府运作有一定的了解,而殷玮却没有公务员的历练,却能够下达指令。
更令人疑惑的是,他们常常使用没有公文效力的通信软件,只追着新闻问,但市府官员已经感到他们的强势。由于不清楚是蒋万安的意思还是顾问的意思,官员们只能默默地忍受。
李四川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单纯地咒骂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越权,这可能会让公务员感到不满。他认为,蒋万安目前面临的一个危机是他缺乏行政经验,他的当选可能主要依赖于幕僚和李四川的安排。
但是,在市府的市政会议上,市府官员最害怕的是顾问的指责,因为这些顾问是蒋万安聘请的。顾问可以向市长提出建议,但是不能代表市长行使权力。
如果市府继续以这种方式运作,必定会出现问题。柯文哲过去的做法可以被接受,因为他事必躬亲,但是作为市府顾问,不能代表市长行使权力。
在选举期间,许多市府官员似乎在听从不同竞选功臣的建议,例如陈国君、殷玮、李四川和林奕华等。然而,这些竞选功臣并不具备大权,除非得到市长的授权。
然而,有几个消息来源表示,他们并没有得到市长的授权,而是根据新闻报道来做出决定的。 蒋万安在「双城论坛」等问题上找林奕华,并强调只有两岸关系缓和后才考虑这个议题。
然而,我反对他的这种做法,因为无论局势紧张或缓和,沟通总比沉默好。蒋万安不能因为担心民进党的立场而犹豫不决,他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展现出魄力。
历史上,我们看到像基隆市长谢国梁、新北侯友宜和张善政等人,他们之间磨合的问题应该是主官应该负责的,而不是由市府顾问来指挥。
因此,如果蒋万安的市政府继续这样下去,当当局处的首长一个个辞职时,可能会成为一个危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