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4年1月10日,加沙地带拉法,巴以冲突仍在继续,以色列轰炸了南部的汗尤尼斯,浓烟滚滚。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至2024年1月14日,本轮巴以冲突已持续100天。近年来双方最激烈的一次武装冲突,再次将加沙地带民众卷入硝烟,也将巴以问题拉回国际社会的视野中。动荡时局下,中东安全问题从未远去,巴勒斯坦问题则是风暴的中心。
本轮冲突爆发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谈及巴以问题时表示,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不断被撕开的伤口。问题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夙愿迟迟未能实现,在于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一直未能得到纠正。
当下,以色列军方声称其军事行动正转入「低强度作战」阶段,却未必言行一致,美西方坚定支持以色列引发国际社会不满,加沙民众仍在痛苦呻吟。未来,冲突将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如何能尽快推动停火止战?加沙地带深陷人道主义危机的百姓面临怎样的未来?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围绕巴以冲突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政府前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
宫小生曾任中国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办事处主任,从事外交工作四十年,长期在中东地区工作,被第三任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评价为「中东通」。任职期间,他为推动巴以问题解决奔走,就局势相关问题与各方深入交换意见,为促进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发出中国声音。
他曾强调巴以问题不能被遗忘,呼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热点问题。对于当地严峻的形势和民众对和平的期待,他感受颇深:「尽早过上安全、平静的生活,是当地民众的愿望」。
谈及巴勒斯坦的情形,宫小生回忆起赴当地工作时的一段「插曲」。2003年,宫小生到巴勒斯坦总统府递交国书,经过边境时遇到以色列士兵的检查。「以军的坦克营离巴勒斯坦总统府只有10分钟车程,这对我触动非常大」,宫小生说那是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体会「没有主权」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宫小生抵达时,尽管当地条件简陋、部分人员衣装破旧,巴勒斯坦方面仍是组织了仪仗队,在断壁残垣下「一丝不苟」地为宫小生举行了欢迎仪式。巴勒斯坦方面「对于主权的极大向往和对于民族权利的极大期盼」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截至目前,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超2.3万人丧生,190万人流离失所。宫小生认为,当前最急迫的是要缓解当地人道主义危机,「现代社会不能再继续这样的悲剧」。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1日,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从布赖杰难民营逃往加沙地带南部。
政治解决的可能性在增加
澎湃新闻: 巴以冲突已持续百日、造成大量伤亡,您如何看待这场冲突?如何看待双方在冲突中的举动?
宫小生: 从去年10月7日开始,我就一直在观察这场冲突。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巴以双方发生的最激烈的一次武装冲突。首先,我对战事持续了100天,现在仍然在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状况,感到极大的遗憾和高度的关注。现代社会不能再继续这样的悲剧。无论是哈马斯,还是以色列,对于伤害无辜民众,特别是伤害到妇女儿童的军事行动,我都感到极大的遗憾。这是中国以及国际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我们希望立刻停火止战。
澎湃新闻: 以军希望通过军事行动实现怎样的目标?双方能否重回谈判桌、寻求政治解决?
宫小生: 这场冲突从发生到现在,以色列的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确实想消除哈马斯武装力量所造成的安全威胁,这是以色列第一个目标。
第二点,以色列的目的还不仅如此,它要借这次实施军事打击的机会,进一步消灭对以色列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胁,这就包括更大的范围了。
从打击哈马斯的角度来讲,以方已经实现了目标。但是从更大的目标来看,以色列还觉得没有达到这么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目标,所以仍不愿松手。特别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向来以强硬为特点,在实现更多目标之前,以色列方面不会轻易松手。
现在有消息说,美国方面正悄悄开展外交行动,通过卡塔尔和其他渠道进行斡旋,这个消息的透露并不是偶然的,它可能标志着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在增加,只是时间问题,双方都在寻求停止这场冲突。
以色列想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的话,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长期在加沙地带驻军,建立安全区等。到底以什么方式来实现,还有待观察。以色列不会以弱势姿态来达成协议,它会谋求一个强势的、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解决。我认为现在政治解决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而且时间也越来越近。
澎湃新闻: 要想实现政治解决,需要满足哪些方面的条件?
宫小生: 以色列对政治解决的条件一直是含糊其辞的,并没有明确说想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同意停火。这个东西它是动态的,随着形势发展而发展,不完全取决于以色列自己的意愿,要看国际形势以及大国的态度。
其次,以色列现在已经表明,即使停火、即使达成协议,加沙的状态也不可能回到10月7日之前了。以色列有可能谋求对加沙地带形成一种长期的威慑。这次打击之后,我想以色列不会允许哈马斯继续控制加沙。至于加沙将来由谁来控制,这需要国际上以及巴勒斯坦内部进行非常复杂、非常尖锐的较量才会得出。
以色列的困局与美国的私心
澎湃新闻: 以色列能实现消除安全威胁的目标吗?以方行动面临哪些方面的压力?
宫小生: 把一个民族、几百万人民彻底消灭,这是不可能的。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建立与联合国决议的作用密切相关,它还是得顾忌国际舆论的压力。
另外,哈马斯的军事力量并不是非常正规的军队,有很大一部分是巴勒斯坦青少年,没有受过训练,平常是老百姓,然后又会参加战斗,这是以色列非常头疼的地方,它是打不干净的。
内塔尼亚胡一直强烈谴责哈马斯隐藏在普通老百姓当中,也是不断地为以方军事行动造成的平民伤亡找借口。以方行动的难度也就在这,无论是对以色列,还是对美国和西方国家来讲,都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以及政治代价。
以色列人口不多,不可能长期维持常规军。以色列通常维持少量的部队,在遇到战争的时候,能通过紧急动员来征召预备役。这次以色列已经征召了30多万人的预备役部队,这些人都是在国家的各个岗位上工作的,正好是青壮年,这会让以色列的国民经济承受巨大的代价。以方不可能把30多万正在工作的人长期置于战场上,它的经济难以承受。
其次从军事上来讲,战事每天要消耗大量武器弹药,现在武器弹药价格非常高,西方的武器都是以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为代价,长期大量消耗弹药对以色列和美国都是难以承受的。
第三从政治上来讲,对加沙的巴勒斯坦平民保持巨大的压力和大量的伤害,是国际社会所难容忍的,西方国家难以长期承受这种政治压力。特别是美国今年将面临大选,不能不考虑民众的反应,冲突是否能完全按以色列的意图去发展还有待观察。
澎湃新闻: 作为以色列的盟友,美国是否会继续保持对以色列的支持?
宫小生: 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有重合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以色列希望美国更多介入中东事务,希望通过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存在,解决以色列的安全问题,并推动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实现和解。
但是第一,美国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和影响?从当前趋势看,随着美国对中东事务介入程度的减少,它的影响是在不断下降。
第二,美国根本的战略目标,是要减少其在中东和其他地区的介入程度,以便收缩力量,更多对付它想对付的问题。这是有巨大差异的,而且是战略性的差异。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年1月7日,冲突爆发后第四次访问中东地区,当然有帮以色列的一面,但也有同以色列对话,希望以色列在战略上配合美国的意思。以色列和美国不仅是亲密的盟友关系,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政策性差异和立场的不同。
美国会继续在政治上、军事上支持以色列,但肯定做不到无限制地提供武器。以色列在要求美国援助方面一向狮子大开口,但美国国力也在衰减,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的能力是相对有限的,特别是还有俄乌问题的存在,美国已经不堪重负了。
当地时间2024年1月3日,巴勒斯坦拉法地区,一名儿童经过废墟。
谁来背上巴以问题的「包袱」?
澎湃新闻: 被炸成废墟的加沙地带面临着怎样的未来?
宫小生: 加沙地带未来的走向现在很难判断,因为这方面选择很多,比如,以色列在加沙推动或者成立一种临时性的管理权力机构,或者让联合国、其他方面对加沙进行一定形式的管理,这都是可行的选择,但还要看形势发展。过去,加沙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由埃及来管理的,现在埃及会不会再背这个「包袱」,这存在极大的疑问。
从目前来讲,美国、西方,还有阿拉伯国家,都知道巴勒斯坦问题,特别加沙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谁要背上这个「包袱」,大家对此顾虑非常大。包括以色列,别说管理加沙了,以色列要在加沙保持长期的军事存在,也是个负担极重的问题,即使是低水平维持,也要付出极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这恐怕是以色列和美国将来非常头疼的问题。
我个人估计,可能还是加沙地带的人民自己将来实现某种管理和控制。我不认为有哪一个国家会接收几百万巴勒斯坦难民,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里,约旦和埃及已经明确拒绝了这种选择。特别是在今年很多国家都面临大选的情况下,大规模接收巴勒斯坦难民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澎湃新闻: 本轮冲突能推动「两国方案」落实吗?
宫小生: 这次冲突之后重新启动和平进程、推动「两国方案」落实,还是有很大难度。从「两国方案」提起到现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巴以双方能不能再回到原来的道路或者起点上,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其次,未来的「两国方案」是一个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以色列的立场可能会更加强硬,「要价」会更高。
巴勒斯坦将来建国是「两国方案」的根本,这个大家都是认同且接受的,关键是在多大的领土范围内来实现巴勒斯坦建国。另外,双方存在一些巨大的立场差异,比如说耶路撒冷的归属、以色列定居点问题,以及建国后巴勒斯坦难民的回归等等,我想双方谈判只会更加艰难。
中东问题影响地区安全也影响中国利益
澎湃新闻: 有分析称此次冲突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的重视,如何理解这种说法?
宫小生: 一段时间以来,以色列等方面一直宣扬巴勒斯坦问题不再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我们中方一直强调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
这次哈马斯同以色列的军事冲突,使巴勒斯坦问题的重要性更加不容忽视。国际社会必须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实现政治解决,这样的观点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如果能实现停火止战,国际社会推动和平和政治解决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澎湃新闻: 沙特阿拉伯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谈判已因冲突搁置,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将如何发展?
宫小生: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会随着形势进一步发展,这是一种大趋势。在美国不断减少在中东地区介入的情况下,地区国家需要加强对话和合作,来实现它们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加强对话、解决分歧,保持合作的关系,这是一个趋势。
但无论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关系怎么发展,不管它们建交与否,巴勒斯坦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即使开展了某种合作,巴勒斯坦问题还是会影响它们的关系。国际社会应该鼓励对话的趋势,这样会有利于缓和中东的紧张局势,客观上也帮助了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
澎湃新闻: 中方为推动中东地区相关问题的解决付出了哪些努力、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宫小生: 过去以色列是不希望除美国以外的更多国际力量在中东地区进行介入和干预的,后来我每次同以方会谈,他们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参与,使中东和平进程能够重新启动。这一方面反映了以色列态度的巨大变化,另外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中国外交立场的公正性和平衡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和欢迎。
中国从2002年设立了中东问题特使,到现在二十多年了。中东问题特使是中国政府首个就热点问题设立的特使,中国高度关注中东问题、巴勒斯坦问题,希望能对问题解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长期的外交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国际社会上大家相互包容、相互合作的国际环境极其重要。中东离我们并不远,中东地区的事会影响这个地区的安全,影响世界的安全,也影响中国的利益。
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和美国等一些国家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利益是公利,我们的利益同巴勒斯坦、以色列人民,同中东地区以及世界人民的利益是一样的,不是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我们的利益,而是保持和平、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样一种利益。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