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今年首场国土空间规划UP前沿论道,专家们说了什么

2024-01-20新闻

1月11日,2024年首场国土空间规划 UP前沿论道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11位来自学界业界专家,以及省级自然资源部门和地方政府人员围绕「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 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这一主题,探讨主体功能区的内涵、战略、分区、政策、实施路径等,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

新时期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方向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

自然资源部结合「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这条主线开展了大量工作。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枫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层面【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全面融合了原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新时期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优化方向;区域和流域层面,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了多个跨区域、跨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加强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融合;省级层面,深化细化国家战略安排,合理优化县级行政区主体功能区定位;市县层面,通过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精准落地。

据介绍,自然资源部正牵头组织编制全国重点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将其作为落实【纲要】的近期规划,对5年内看得较准的重点空间、亟待落实的重点行动作出统筹部署,强化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融合,引导经济合理布局,支撑高质量发展。

「地理学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学科。」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国友说,不少地理学教学和科研机构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相继组建了国土空间领域的重要实验室、创新团队,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他希望借本次研讨会契机,进一步增强地理学界和规划管理部门的紧密联系,共同为实现国土空间科学治理作贡献。

针对如何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杰建议,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更加注重统筹国土空间安全与发展,更加注重协调主体功能和复合功能,更加注重分类管控和综合布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经济合理布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表示,在保持基本格局不变的前提下,主体功能区通过细化空间分类体系,以功能的细分弥补政策精度问题,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精准界定主体功能,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聚焦重点推进区域融合工作,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

支撑主体功能区战略多元目标实现

新时代的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加快构建主体功能综合布局应对新需求,以一定尺度的区域空间单元为主要载体,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目标构建了「3+N」主体功能分类体系,支撑多元战略目标实现。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规划师商静认为,要细化优化主体功能区分类和分区,加快构建主体功能综合布局,进一步完善落实主体功能战略和制度。一是支撑国家能源安全、文化安全等战略目标,构建「3+N」主体功能分类体系。二是以一定尺度的区域空间单元为主要载体,综合统筹区域内各行政单元的主体功能,研究形成承载多种功能、优势互补、区域协同的主体功能综合布局。

在优化主体功能区政策思路方面,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副院长兼总规划师田春华提出,针对「3+N」体系分类提升主体功能,差异化设计政策工具包,完善配套政策,强化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之间的政策协同。她建议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对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正向激励作用,完善「三条控制线」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对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重要控制线等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定期评估,建立主体功能区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健全主体功能区传导实施路径

研讨会上,广东省和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分享了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中健全主体功能区传导实施路径和配套政策的经验。

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朱国鸣介绍,广东根据【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提前部署专题研究和探索地方技术标准,以高精度「双评价」支撑主体功能区战略精准落地。在统一的技术支撑下,广东不断优化省级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综合区域比较优势和国家、省重大战略,形成广东省主体功能分区方案,并推动省、市、县、镇四级国土空间规划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广东还探索多部门协同的政策体系,在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投资与产业准入分区差异化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是主体功能区战略精准落地的主战场。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2016年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县和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县,经过多年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治理和「多规合一」的改革经验。开化县委书记夏盛民介绍,为了更好地保障县域主体功能实施,开化县探索建立了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在浙江省率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创设全省首个资源环境巡回法庭,积极探索跨省际联动执法机制。此外,开化县还谋划推动「两山合作社」改革,推行生态开发「标准地」,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

刻画主体功能区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

圆桌论道环节,多位专家围绕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战略落地等方面建言献策。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规划总师、二级研究员贾克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思考:新时代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哪些地方需要继承发扬和完善创新?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何种方式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相融合?加强各类国家重大战略融合的同时,如何体现不同地区的主导功能?我国各地区域发展和资源禀赋差异很大,主体功能区相关配套政策如何进行差异化供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教授林坚认为,可以采取「作评价、明分工、定指标、谋布局」的操作方式,做好「区域—要素」统筹,促进条块协调。主体功能不等于唯一功能,是在复合基础上强调主导功能。他建议尽快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分区「一张图」,与时俱进对主体功能区进行适时调整,建立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主体功能区与用途管制的衔接,联合相关部门深化细化配套政策。

对于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提出,国家和地方层面的财政政策和绩效考评政策,在规范省级向基层的相关财政转移支付、细化相关考评体系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方面仍有待深化。他主张建立与不同类型主体功能相适应的正负面清单,加强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引导,并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在政府类投资项目审批中体现差异化,有效引导市场投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大学教授刘云中基于区域结构跟踪分析,认为新时期社会结构转型对行政主体、行政管理方式带来挑战。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需要考虑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和复杂化,要注重与其他国家重大战略的贯通和融合,统筹考虑战略分类、用途分类、功能分类等因素,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引导作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张文忠提出,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正面临从塑造安全格局走向支撑高质量发展、从自然承载力主导的「双评价」走向功能适宜性主导的「双评价」转变的关键时期。新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后的监测预警、政策实施效果以及各类主体功能发挥作用的评估等,离不开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撑,也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本期 UP前沿论道学术研讨会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指导下,由中国地理学会国土空间规划分会(自然资源部主体功能区和「双评价」理论方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联合主办。

作者:黄薇

文字编辑:黄薇
实习编辑:赖文秀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见习)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8047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