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算是一人之下的老粉了,从19年开始追,每周都没落下过。
事实上,不管一人之下的粉丝怎么吹、怎么圆,说米二怎么下大棋,说一人之下的内核有多高深,但是数据不会骗人。
一人之下的点赞数,从碧游村篇的至少10w
到二十四节谷的10w不到
到唐门篇的5w左右
再到现在纳森岛的2w不保
漫画的热度就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跌。
无论粉丝们怎么捧,现在的一人之下就是不好看,读者们已经用脚投票做出选择了。
这其实跟一年前的海贼王很像,当时还在和之国,知乎上也是大量的粉丝在继续吹捧海贼王,说尾田下大棋,说读者不懂欣赏。
但是「如何评价海贼王xxxx话」的系列问题,从一开始300多个回答,慢慢变成100多个,最后几十个。
像一人之下这种销量的断崖式下降,放在少年jump,已经要做被腰斩的准备了。
所以为什么一人之下越来越不好看了呢?
我在20年的一个回答里就说过这个问题。
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人之下的剧情实在是太散了,600多集了,主线都还是玄而又玄的「何为人」。
一般来说,一部漫画,剧情上都会有两条线,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一般来说贯穿全篇,是一件和主角紧密相关的个人事项;暗线可能贯穿全篇,可能中途加入,甚至可能有好几条,也可能中途变换,一般来说是一件与整个世界相关的大事件。
举例来说, 火影忍者 ,明线就是鸣人想当火影,暗线第一部是大蛇丸覆灭木叶的计划,第二部是班的阴谋。 海贼王 ,明线就是路飞要当海贼王,暗线则是古代王国的秘密与推翻天龙人统治。其他的漫画,比如最近很火的鬼灭之刃、曾经封神的钢之炼金术师,都是这样。
而一人之下呢?明线是找回宝儿姐的身世,暗线是什么很早就看不见了。碧游村篇的时候暗线是马大姐的阴谋,但是马大姐已经很久不露面了。
于是乎,米二的粉丝只能附会了一个「何为人」的暗线。但是难道米二准备用一整部漫画来给大家讲何为人这个大道理吗?我想听道理不如去上思修课。
虽然一人的粉丝会说,深刻的主线这就是一人区别于无脑热血漫的最大优势。
但是观众不买账啊,几个粉丝吹破大天了又能怎么样?
而且与其说是米二刻意为之的让剧情深刻,其实更像是他对剧情节奏把控失灵了,导致主线不见了,所以观众才不得不附会一个玄而又玄的主线上去。
因为一直到碧游村篇为止,一人之下的主线都是很清晰的,节奏也很紧凑。
罗天大醮展开世界观之后,碧游村篇紧接着就引出了可能的最大boss马大姐。
但随后的二十四结通天谷开始,剧情就逐渐散掉了,东一笔、西一笔,回过头来一看剧情推进几乎为零。
要知道,火影600多集的时候,都开始忍界大战了。
甚至就连当时知乎上吹的火热的唐门抗日,你说这一段好不好看?好看。燃不燃?燃。但是然后呢?剧情推动了吗?主线人物的形象进一步丰满了吗?都没有。好不容易塑造出来的大老爷这个形象,还死掉了。你说是为了引出无根生,那就直接跳到无根生出场就好了呀,前面行刺的内容一段话就带过去了,或者不行你以后出个番外篇。
结果就是,看似非常高质量的几话,点赞量也就6.5w不到。因为散掉的剧情就是留不住观众,这是必然的。
所以一人之下越来越不好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为了水长度,还是因为缺乏总体规划,米二始终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剧情主线,导致他抓不住叙事重点,所有想到的感觉比较有意思的点都想画出来,结果东一笔、西一笔搞的不知所云。
同时,主线的缺失带来的另一个巨大副作用就是,一人之下的漫画没有了间不容发的紧迫感。它现在看着就像是张楚岚的打工日常,今天去唐门,明天去纳森,任务成功了固然好,失败了又能咋样?就说纳森,贝希摩斯把树移回美利坚了又怎样?美利坚就能称霸世界了?这种没有紧迫感的剧情,换句话说就是,读者少几集不看又能怎么样?火影佩恩篇之前,少看几集你就会错过很多信息,自来也怎么就死了?鼬怎么就死了?鸣人怎么会仙人模式了?佐助怎么开始报复木叶了?而且这些信息都和主线剧情息息相关。纳森篇呢?我直接从李慕玄的回忆开始看,前面的剧情全部跳过,似乎也没啥影响吧?你说可能会错过陆玲珑是怎么变异的?王也我都快一年没见到了,陆玲珑再怎么变异,接着就雪藏一年,谁在乎啊。
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我也很喜欢一人之下这部漫画,这确实是一部一看就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出来的漫画,但是如果剧情过于发散的话,就有可能变成秦时明月那样,分出来将近大半季去讲农家内斗,剧情基本没往前推,结果当年的国民IP最后只落得个腰斩结局。
所以一人的粉丝,千万不要说什么「看不下去就不看咯,没人逼你看」之类的话,作者毕竟不是用爱发电,销量持续低迷米二更新的动力就会越来越不足,最后一人之下就会像他之前的【大爱project】【九九八十一】一样,落得草草收尾,到时候大家都没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