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人民大会堂简单介绍:每年开支上百万,是实行商业化管理的原因

2024-01-03新闻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建国十周年,人民大会堂正式落成。这座宏伟的建筑在仅用了十个来月的工期内,就成功完成了建设。

当时,这座建筑被称为「万人大礼堂」。然而,在1959年9月24日的一次参观活动中,周公邀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并请他们为这座建筑重新命名。

桥梁专家茅以升在这次活动中,在纸上写下了五个大字——「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得到了在场众人的一致赞许,从此,「万人大礼堂」正式更名为「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坐落于天安门广场的西边,是我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也是我国举行重大外事活动的地方。

每年都会在大会堂召开人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每五年一届的党大会也在大会堂召开。这座坐西朝东的大厦,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是故宫的两倍之多,总占地面积达到了15万平方米。

而故宫的建筑面积虽然比大会堂小,但占地面积却比大会堂大得多,达到了72万平方米。人民大会堂是中国人的骄傲,它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五十年代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完成这个伟大创举的勇气和智慧。

从平面角度去看,人民大会堂呈现出一个「山」字形,中间凸出,两边低矮,四面开门,整个建筑的外立面都是浅黄色的花岗岩,屋檐是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基座是5米高的花岗岩,在其周围是134根巨大的圆形廊柱。

位于天安门广场对面的人民大会堂,设计时便将与广场的和谐统一纳入考量,二者相得益彰。大会堂正门立有12根浅灰色大理石柱子,直径2米,高25米,气势雄伟。

大会堂内部设施齐全,包括自动消防报警器和完善的声、光、温控设备。大会堂由中央大厅、万人大礼堂和两翼组成。

中央大厅宽敞明亮,无座位。万人大礼堂宽76米,纵深60米,是会议和文艺演出的主要场所。北翼的大宴会厅可容纳近5000人,通常用于国宴和外宾招待。

南翼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大楼。此外,大会堂内还有34个以各省市自治区命名的厅,展现了各地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具有统一性,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可以满足各种大型活动的需求。

人民大会堂开启商业化进程的原因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这段时期,人民大会堂的日常开支都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

然而,大会堂每年闲置的时间过长,导致其在闲置期间几乎没有什么收益。而大会堂每年的各项开支就达到了上百万,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开支,成为了国家财政的一个经济包袱。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为了改善经济状况,人民大会堂顺应时代潮流,开始了自己的商业化进程。 1979年,人民大会堂开启商业化破冰之旅。

在当年的1月27日,北京举行了中断了15年再次举行的群众春节联欢晚会。在这场晚会上,邓颖超女士宣布,人民大会堂将会对群众开放。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同年的七月,大会堂正式开启了对外出售门票的商业化之路,门票定价为两角。同时,还在万人大礼堂前设置了两个摄影点,面向群众拍照纪念,当然需要收费。

当时,大会堂对外的营收基本上只有这两个项目:门票和收费拍照。 然而,在八十年代初期,人民大会堂的财政支出仍旧是几百万元,而收入来源和开支相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聊胜于无。

那时候的大会堂还是属于办公厅直接管辖,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过日子。到了1984年这一年,很多中直机关开始试行企业化管理。

这一年,大会堂管理处也递交了一份报告,名为【五年改革设想】,报告里指出,大会堂决定试行部分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并且还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节点规划。

在过去的15年中,我们每年都在逐步减少来自国家拨款的费用,希望在五年内实现自给自足。尽管我们的目标只是基本的自给自足,而不是给国家创收,但是我们很快就得到了批复,同意我们试行部分企业化管理。

这份报告递交上去之后,我们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实行了多项措施,比如万人大礼堂面向群众开放、宴会厅对外营业、会议厅对外租赁等。

原计划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实现自给自足,但由于「人民大会堂」这块金字招牌的吸引力太大,我们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

几年的试行工作后,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化管理,我们于1990年4月成立了人民大会堂综合服务开发中心。

到了1991年,我们的营收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全年达到了2000万元,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进入九十年代,我们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为国家创收了不少经济效益。

1992年,我们继续深化商业化道路,成立了全民所有制企业华堂国际广告公司,并注册了「人民大会堂」这五个字的商标。

这个商标的商业范围广泛,包括毛巾、餐具、建筑、室内装修、车辆保修等多个领域。1994年,我们可以把这一年看作是大会堂商业化之路完善的一年。

从1979年开始,经过15年的不断摸索和前进,我们成功开辟了自己的商业化之路。

虽然大会堂从未公开过每年的具体营收数据,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客观的数据来了解一二。自1979年至2004年10月的25年间,人民大会堂接待了来自国内外的5040万人次参观者。

此外,大会堂每年还会对外出租举办各类会议和活动超过3000次。大会堂的主要厅室——万人大礼堂的入口位于正门东门前方的开阔广场,通常用于国宾欢迎仪式和重大活动中的三军仪仗队检阅。

进入大会堂后,需要经过门厅和过厅,才能到达中央大厅。

这个宽敞的大厅,面积达到3600平方米,内部没有设置座位。其四周的彩色大理石墙面和地面交相辉映,而20根汉白玉柱子则赋予了整个大厅强烈的支撑感。

在大厅中央,一个12米宽的回廊贯穿其中,四周连接着六个正门,可以直接通往容纳近万人的万人大礼堂。万人大礼堂内无柱设计,使得整个礼堂布局一览无余,宽敞无比,宽76米,纵深60米,高约33米,坐落在大会堂的正中心。

为确保每一个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主台,座椅逐次升高,特别是安装在后面的小喇叭,确保坐在后面的人也能清晰地听到主台的声音。

在这个会堂,不仅有12种语言实时同声翻译设备,每个座位上都有。此外,它的穹顶设计独树一帜,上面是一个巨大的五角星灯具,周围环绕着70道光芒和40个葵花瓣,再加上三环式水波暗灯槽和五百盏满天灯星,相互映衬。

国家接待厅则位于大会堂南段,是人大常委们的办公场所,同时也是接待重要外宾和驻华大使递交国书的地方。接待厅面积约550平米,整体设计体现中国特色,顶部悬挂有4盏水晶吊灯,造型为中国古代宫灯。

主墙面上挂有一幅名为【大河上下·浩浩长春】的国画,展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风门厅通常被称作「北大厅」,用于给外宾举行欢迎仪式。

此外,国宾会谈厅位于风门厅东面,小宴会厅位于西面,是举行国宴的地方。最后,南面有一个宽8米、62级台阶的汉白玉阶梯,沿着阶梯上二楼就是7000多平米的大宴会厅。

这座大宴会厅规模宏大,长102米,宽77米,高15米,可容纳近5000人。宽敞的休息廊常被用于举办盛大的国宴和招待会。

登上汉白玉楼梯,您将抵达迎宾厅,这里是国宴开始前,外宾们的欢迎之处,同时也是合影留念的场所。迎宾厅内悬挂着一幅名为【江山如此多娇】的国画,高近6米,宽近9米。

站在画前,您可以和外宾们一同合影留念。

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厅里有一块重达3吨的地毯,宽16米,长约23米,是大会堂里最重的一块地毯。你可以选择在1月至12月的早上九点至下午两点参观,或者在4月至11月的早上8:15分至下午15:00分,或者在7月至8月的早上7:30分至下午16:00分参观。

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会相应延长开放时间。入场票价为每人30元,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只需15元。请注意,进入会场不能携带包,存包处设在大会堂东门。

在有大型政治活动或国家大会召开期间,会暂停对外开放参观。点击我的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的34个省厅,这3个厅面积有上千平方米,香港厅最大】了解更多关于人民大会堂省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