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鼓舞民族工作战线接续奋斗
光明日报记者 彭景晖 光明日报通讯员 马怡萱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事关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后,国家民委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
9月28日,全国各地的民族工作战线相继召开学习会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深刻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深刻内涵,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团结奋进」「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广大干部纷纷发表真切感受并形成共识,决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在长达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中,有1.9万公里分布在民族地区,9个边疆省区居住着全国60%的少数民族人口。各民族始终保持互通有无、互利共赢的经济联系,有力增强了国家整体实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湘西十八洞村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贺兰山下,百万移民挪出了穷窝、换掉了穷业;独龙江畔,独龙族群众摆脱半年大雪封山困境、实现整族脱贫……回顾发展之路,各地干部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家始终保持奋斗姿态,在产业扶持、资金投入、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等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41亿元,重点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随着一项项扶持政策和资金项目落实落地,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幸福生活靠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大家的团结奋斗!」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芒库村老支书俄松,亲眼见证并亲身参与了几十年来的山乡巨变。仅在云南,中央财政统筹投入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及各类建设资金就达136.8亿元,4000多公里边境沿线建起了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近年来,在国家民委联合有关部门实施的「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边疆特产销全国」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中,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兴边富民行动和乡村振兴实践,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一幅幅「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动人画卷,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绘就。
如今在贵州,民族手工业品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丰富的民族传统手工艺等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助推民族手工业产业提档升级;在江西,创新开展的民族乡村「富口袋+富脑袋」行动聚焦产业振兴,建设了一大批「和美村寨」,让各族群众实现口袋「鼓囊囊」、精神「亮堂堂」。
「我们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祖国大江南北绚丽绽放。」很多民族地区的干部为未来发展制订了「规划表」。西藏自治区错那市麻麻门巴族乡乡长土旦次仁把工作目标聚焦于「固边与兴边并重」;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党委书记王浩的规划,是「铆足干劲,在发展特色旅游和非遗传承上下功夫,让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步子越走越稳、民族团结进步的路子越走越宽」。
(光明日报北京9月28日电)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2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