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2月30日电(记者唐诗凝)「一旦得了病毒病,西红柿就得倒茬,改良土壤,清除病株病蔓。在西红柿后期管理上,还要做好追肥、插架绑蔓、整枝打杈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隆冬时节,地处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昔阳县界都乡一片冰天雪地,克栳会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新一期「农民夜校」如约开讲,30多名村民正围坐在高级农艺师赵晓英的身旁,认真聆听农业知识课程。丰富典型的案例贯穿课堂始终,赵晓英说,农技知识要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出来,「真正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我家在房前屋后种了些蔬菜,尖椒、豆角,收成都不错,就是这西红柿老种不好,早就想找专家给指导指导,今天上课提问了‘农民夜校’的老师,可算知道问题出在哪了,收获很大!」克栳会村村民樊燕燕说。
12月29日,山西省昔阳县界都乡开展「农民夜校」讲授农业知识课程。新华社发(王锦芳摄)
昔阳县宣传工作指导中心主任宋瑞锐告诉记者,近年来,昔阳县界都乡组建「农民夜校」,按照「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通过线下发放心愿卡、线上「幸福+码」小程序留言的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有针对性地设置授课内容,科学合理安排上课时间。
「想学什么由村民‘点单’,我们努力把‘农民夜校’打造成大家伙儿的理论微课堂、技能加油站,让村民们就近就能学到全面、实用的新知识。」宋瑞锐说。
培训开到家门口,「农民夜校」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近年来,昔阳县界都乡立足种植传统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连翘特色产业,界都乡党委书记王晓红告诉记者,推广普及连翘种植技术「农民夜校」立了大功,「当时我们邀请了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对种植、管护、采摘进行全流程培训,讲的都是干货,农户们愿意学、学得好,很快就掌握了连翘栽培技术,效果特别好,增收明显。」
虽然叫「夜校」,但实际上课时间很灵活,闲暇时光都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村民们告诉记者,夏天是晚上讲课,大伙儿干完一天的活也愿意来「夜校」「充充电」。「冬天这会儿没啥农活,不忙了,我们的‘农民夜校’就趁着白天暖和的时候办起来了。」樊燕燕说。
课堂也不限于会议室,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玉米、连翘的种植要领,农民在哪儿,「夜校」就在哪儿。课程内容更是丰富多样,链接了农业生产、网络电商、乡村旅游等方方面面的热点,农民关心什么,「夜校」就讲什么。
「农民夜校」接地气,实实在在聚人气。截至目前,昔阳县界都乡已开展10余期「农民夜校」,惠及村民1000余人。
据介绍,当前的授课团队由乡镇干部、农技专家等30余人组成。「未来还会根据村民的不同需求,邀请医务人员、致富能手等担任特约授课员,不断充实‘农民夜校’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培训水平。」王晓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