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北京中轴线的产生缘由以及其变迁历程,实际上就是在为「北京为何会成为如今的北京」这一问题去寻求答案。
朱祖希对初见北京城的情景记忆犹新。1955 年,他以第一志愿被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录取,告别浙江故乡后,历经汽车、火车的数日奔波,抵达前门火车站,那高耸的正阳门城楼陡然映入眼帘,令他颇为震动。
从永定门、正阳门的南端起,经古都北京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向北直至钟鼓楼,全长约 7.8 公里的便是北京中轴线。60 余年后,身为历史地理研究专家的朱祖希,开始在各类大小论坛与讲座中讲述北京中轴线的由来。即便在北京生活大半辈子的人,也未必能明晰北京中轴线是什么,以及它承载着怎样的历史。
在北京城,要清晰感知中轴线的存在,老城高处是绝佳之地。站在景山公园万春亭,可见紫禁城核心建筑沿中轴线排列,两边建筑呈中轴对称。登上鼓楼 69 级台阶,在二楼南眺,能望到景山万春亭,也能清晰看到位于城中央的轴线,两旁是青砖灰瓦建筑。
自梁思成于上个世纪 40 年代提出北京中轴线这一概念后,中国学者便着手探寻其起源与演进。探究北京中轴线的产生缘由及变迁历程,实则是在为「北京为何成为北京」这一问题找寻答案。
都城建设所追求的理想模式,它承载着城市规划的理念与目标,关乎着城市的布局、功能与风貌,是营造宜居、繁荣都市的重要指引。
朱祖希在北大所上的首堂课,乃是时任北大地质地理系主任的侯仁之,于「迎新会」上为新生所做的「北京的起源及其变迁」报告。侯仁之谈及北京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就时,首先会提及【周礼·考工记】,因其描绘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理想模式。
【周礼】开篇即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王者营建都城时,需辨明方位,确定宫室居所之位,旨在让众人各得其所,彰显君子之重威。
【周礼·考工记】对都城布局有规划,匠人营建都城,每面九里且旁有三门。城内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有祖庙,右有社稷,面朝后市。市朝占地一夫,王都方形,宫城为中心,宫内前朝后寝,宗庙社稷在左右,南北一线为中轴线,前王宫后市。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馆员王岗,同时担任北京古都学会会长。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周礼·考工记】里关于都城建设的理念,始终对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产生影响。在理想的都城建设蓝图中,是存在中轴线的。
对于中国古代首个出现中轴线的都城究竟为何,史学与考古学界意见不一。部分史学家称曹魏邺城是首现中轴线的都城,距今 1700 余年,有南北向穿越大道。而【从考古看中国】中,考古学家王巍称 4000 多年前夏宫已现中轴线格局,意味着中轴线可能出现更早。
无论怎样,中轴线这一城市规划理念在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都城就已然存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都城洛阳,已显现出清晰的中轴线。隋唐之时,对都城中轴线的规划有了自觉意识,如宽约 150 米的朱雀大街便是长安城中轴线,城中心依左右对称布局。北宋东京虽东西两翼不对称,但「御街」从大内宜德门到里城朱雀门再到外城南熏门是全城中轴线,扩建时也力求形成城市轴线。
北宋灭亡后,金朝掌控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区域,为稳固此疆域,采取诸多措施,其中就有确立都城体系。海陵王夺得皇权后,将都城迁至燕京并改名为中都,从此北京成为一代王朝的首都,历经元、明、清三代。
海陵王新建的金中都城,孕育出北京都城史上的首条中轴线。此中轴线南起丰宜门(金中都城正南门),北至通玄门(金中都城正北门),全长约 9 里,贯穿了整个皇城的各组宫殿。
现今,金中都城的中轴线仅留存部分残缺遗迹。2002 年 7 月,在金中都建都 850 周年前夕,北京宣武区政府于西二环白纸坊桥南的金中都大安殿遗址处建造了一座北京建都纪念阙。
数千年前夏宫呈现出「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格局,历经岁月变迁,到了金中都,其中轴线得以延续发展,中国古代都城逐步向【周礼·考工记】中的都城规划理想靠拢。
元大都乃是诸多事物的起始之地,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2014 年左右,北京文史研究馆作出决定,要出版一套专门介绍北京中轴线的图书,王岗担任了这套书的主编。2017 年,上下两册的【古都北京中轴线】正式发行,此书有很大篇幅讲述了从金到清朝的北京中轴线更迭历程。
王岗提及,北京的首条中轴线出现在金中都城。现今的北京中轴线,其位置在元大都时期便已确定。元灭金后,舍弃金中都城,于东北方向另择新址,开始建造元大都城。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之模式,早在古时便已出现。然于拔地而起之都城内体现此理想,实乃难事。在王岗眼中,直至元大都,此理想模式方变为现实,且建成前无古人之中轴线。依侯仁之见,对【周礼·考工记】规划思想体现最彻底者当属元大都城。
在元大都的营建过程中,钟、鼓楼被置于全城的核心位置,此乃以往都城模式所未有的。王岗称,自汉朝起,古代都城设计建造历经变化。汉朝至唐朝认为北边最重要,全城最北留予皇城。宋朝崇尚「中」,将皇城和宫城移至中心,到元大都则是把钟、鼓楼放在中心,此为全城最重要之处。
钟、鼓楼乃人们洞悉日月星辰运行之所在,一年有十二月,每日有十二时辰,皆以击鼓鸣钟来昭示。将其置于全城中心,表明元大都的规划者将宇宙之活动,即万物运行之规律,置于最为关键之地。
在元大都城,钟、鼓楼南面处于全城南面中心,皇城坐落于此。太庙置于皇城东侧,契合「左祖右社」之「左」位,社稷坛在皇城西侧与太庙对称的「右」处。商市分布于都城中心钟、鼓楼周边及各交通枢纽大街和城门附近。
元大都城的建造者在打造这座城的过程中,既实现了【周礼·考工记】里的理想模式,又使国家统治者得以持续巩固政治合法性,且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明代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北京城整体南移,太庙与社稷坛从皇城两侧移至皇城前,中轴线设计得以严格保留,形成中轴对称布局,突出紫禁城核心地位,现今所见北京中轴线多数建筑建于明代。
朱祖希铭记,侯仁之在北大地理历史系授课时,谈及北京城政治主题时讲了一县太爷之事。明代,此县太爷受皇帝召见进皇城,先入大明门,走完 500 余米千步廊见金水桥后视野开阔,以为过此桥进承天门就能见皇上,没想到后续路程曲折,终在奉天门因精神压力而瘫倒。
朱祖希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这表明都城规划者已然留意到环境、空间以及行走距离的变化会给人带来心理压力,并且将对皇帝的崇敬融入到了都城的规划之中。
清代将北京中轴线的整体空间格局予以继承和延续。顺治、康熙时期,大规模修缮和重建了中轴线区域的宫殿、坛庙等国家礼制建筑。雍正时期修缮了景山寿皇殿,乾隆时期改建和新建了重华宫等宫殿,还扩建、修缮了天坛等坛庙礼制建筑,此为北京中轴线最后一次大规模建设阶段。
北京中轴线并非仅仅作为皇权至上的象征而存在。【京师生春诗意图】绘于乾隆三十二年,从正阳门大街起至景山,展现雪后京城中轴线风貌,画中既有皇帝见太后、朝臣进宫,也有前门大街热闹及市民冰嬉,中轴线及其两翼承载着市民生活印记。
北京中轴线,那是一条凝聚着历史与文化的神奇脉络。它宛如一条巨龙,蜿蜒贯穿京城,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是北京的灵魂所在。
自元大都起,北京中轴线便已存在。然而,将北京中轴线这一概念提出的是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在 1932 年发表的【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里,总结了中国建筑平面布局原则与特征,还使用了「南北中线」说法。1942 年编写、1944 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中,论述特点时开始用「中轴线」一词,如紫禁城布局以中轴线上三殿为中心。自此,「中轴线」成其常用概念,提及北京规划时更常用。
梁思成饱含热情地赞颂中轴线,认为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因这条中轴的构建而形成,「其气魄之雄伟体现在南北引伸且一贯到底的规模上」。他还称北京中轴线「如音乐般有节奏」,将其形容为层次分明、高峰迭起、趣味悠长的画卷。
1950 年,梁思成与陈占祥共同撰写【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梁陈方案),再度提及北京中轴线概念。他们建议避开大规模拆迁,把中央行政中心设于西郊,但该方案未被采纳。
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鉴于城市化建设之需,北京的城门与城墙逐步被拆除。永定门居于北京中轴线最南端,乃中轴线重要标志性建筑。1950 年起,永定门瓮城城墙陆续遭拆,1957 年,其城楼和箭楼因「妨碍交通」「已成危楼」被拆除,自此,北京中轴线缺失了南端点。
伴随北京城市的建设进程,一系列考古工作随即拉开帷幕。拆城墙的行动未曾停歇,然而这些研究努力拼凑出对北京城更为全面的认知。
1964 年,考古学家徐苹芳等运用考古勘探之法,确定了元大都中轴线的位置。经证实,从鼓楼至景山的大街即为元大都南北中轴线大街,与今地安门南北大街重合,也证实了元大都城南半轴规划建设中轴线的走向,且元大内就建在此中轴线上。
1964 年至 1974 年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先后对元大都的城郭、街道以及河湖水系等遗迹展开勘察。基本探明了元大都外郭城的形制与范围,还有皇城和宫城的范围,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考古报告。
众多考古发现,促使了后续对元大都建城思想的研究。像清华大学赵正之教授依据考古工作指出,元代中轴线即明清中轴线,东、西长安街以北街道和胡同多为元大都遗存,徐苹芳予以证实。傅熹年在【元大都大内宫殿的复原研究】中复原布局,其【中国古代都市规划等研究】一书则探讨了元大都整体规划与建筑群布局。
在 1960 年代至本世纪末期间,通过侯仁之等学者对元大都城、紫禁城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设计的研究,人们对北京中轴线的认知得以不断完善。
1999 年 3 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王灿炽研究员在政协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递交了关于重建永定门的提案。当时,中央已明确指出首都城市发展需注重保护古都中轴线等诸多方面。然而,在引发「永定门应否重建」的讨论后,此提案未得到积极回应。
2000 年 6 月,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委员王世仁等专家向北京市文物局递交【关于重建永定门的建议书】。完整中轴线承载北京历史文脉,其上门、桥等是标志,记载首都历史变迁,保护中轴线可让后人看到有记忆的城市。
这份【建议书】获市领导批示与重视,2004 年 3 月 10 日,永定门复建工程正式启动。王世仁回忆,为保「原汁原味」,以 1937 年实测图设计复建,从非洲购 12 根铁力木做「金柱」,两段明末御道及百余块清代旧城砖也重回永定门城楼。
2004 年 9 月,永定门城楼宣告竣工,再度屹立于北京中轴线的南端。随着北京老城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原本南部失衡的北京中轴线,自此得以完整如初。
永定门城楼之下,那处于中轴线南端的标志性地点。摄影者为张洁。
站在景山公园的万春亭处,目光投向故宫。那庄严肃穆的建筑群,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摄影:张洁。
北京的太庙乃是拍摄婚纱照的热门之选之一呢。摄影工作由张洁负责。
始终能让人们明确方向,不会迷失自我,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始终能找到指引的北极星,让人一直拥有清晰的方位感。
被称作「北京通」的侯仁之,于 1991 年提出北京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三个里程碑」。其一为紫禁城,乃封建王朝时京城规划建设之艺术杰作。其二是天安门广场改造,赋予中轴线新意义,彰显「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标志新时代到来。其三是奥林匹克公园建设,体现 21 世纪首都新风貌,标志北京走向国际大都市。
侯仁之提及的第三个里程碑,亦是北京中轴线首次向北延展的标识。20 世纪 80 年代末,北京申办 1990 亚运会成功,为连接城市中心与亚运村,从北二环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外成北辰路,中轴线得以延长。北京申奥成功后,中轴线再度向北延伸,鸟巢与水立方位于轴线两侧。
1969 年,6 岁的张洁随父母抵达北京,此前脑中从未有过「北京中轴线」的概念,直至 1988 年。那年暑至,她才知晓,见证自己童年且仍居住的安德里北街 21 号院将被一分为二,只因「中轴线要从中穿过」。那一年,她和许多大院居民的家被拆除并搬迁。
回忆起 1988 年的那个夏天,张洁深感惋惜,「未将当时场景拍下,乃是我摄影生涯的一大憾事。」他 1981 年开始从事摄影,如今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近年,他的业余时光多在京中轴线上穿梭,在此拍摄的照片累计存储容量达 8TB。
2018 年,张洁推出摄影集【钟鼓楼——那些年那些事】。2008 年,他就筹备关于北京中轴线的长期拍摄项目,因【时代周刊】将钟鼓楼评为「消失前最值得看的地方」,便以其为首个拍摄对象。他在钟鼓楼地区的北京一中度过中学时光,寻找儿时记忆去拍摄。
坐落于北京传统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区域,向来是商业兴盛之地。张洁在拍摄中串联起对钟鼓楼地区的记忆。上学时,钟鼓楼胡同邻里和睦,知对方家钥匙位置,去串门常被留饭。后来,两侧多了酒吧等,音响扰民。1996 年后周边环境治理,外地人、外国人增多,彰显京城国际化都市的包容。
张洁耗费 8 年时光拍摄钟鼓楼,亦对北京中轴线展开拍摄。2021 年,其出版摄影集【北京中轴线】,影像里,高铁列车疾驰过永定门,数千市民于雪中赏故宫景,中年男女撑伞走过雨中社稷坛,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仰山,游人在「北京中轴线仰山坐标点」拍照留念。
生活在京城的市民,亲身参与着北京中轴线的变迁与持续延展。在学界,自 2011 年北京提出中轴线申遗后,对北京中轴线的研究逐步迈向高峰。
对于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溯源与文化内涵展开的讨论,部分问题已达成共识,部分问题仍在争议之中。然而,所有这些争论都在一同塑造着我们对北京中轴线以及这座城市的认知。
历经数年拍摄,张洁获得重新认识中轴线的契机,「中轴线故事无穷尽,尽情去挖掘吧」。虽已有北京中轴线摄影集出版,张洁仍在持续拍摄,「中轴存则方向在,让人总能找着北」。
本文的创作,是以北京文史研究馆所编著的【古都北京中轴线】以及朱祖希所著的【营城:巨匠神功】为参考依据的。
2022 年 10 月 3 日,该内容刊载于总第 1063 期的【中国新闻周刊】杂志之中。
【中轴线之过往与现今:北京究竟为何成为北京】
记者:张馨予,一位在演艺界颇具影响力的艺人。她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气质,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与认可。其作品风格多样,展现出了她的多面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