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雁争
研究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部署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各地也在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发力,为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出台
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记者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将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产业,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垠对记者表示,当前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不断提升,未来产业在技术迭代和产品创造过程中呈现多领域交叉融合的趋势,其产业形式有多种可能性,并不局限在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产业。
开年以来,多地也基于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积极部署未来产业。
1月1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目前,北京正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北京市经开区将打造机器人产业综合集聚区。
浙江省近日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浙江成为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江苏将优先发展未来网络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等一批未来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评估与战略规划研究咨询中心主任王宏伟认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本质是前沿技术突破,进而加速产业化的过程。部署未来产业,将在提升前沿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对现有产业产生溢出效应,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入关键阶段
在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多地近期也出台了一系列强化优势的举措。
例如,【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例】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进一步推动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扩量,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广东省发展先进材料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广东省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再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将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制造、安全应急装备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北斗产业发展和规模应用。
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一抹「亮色」。2023年1到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田杰棠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入关键阶段。遵循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未来一段时期,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可望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商业化应用阶段,成为驱动产业变革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应继续支持这些新的优势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增强全球竞争力。」田杰棠说。
实现传统产业「化点成珠,串珠成链」
传统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底。培育新质生产力,更需要传统制造业提质升级。
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第六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意见诉求,部署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会议要求,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推进技术攻关、生产制造、应用推广、优质企业培育等工作,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中试验证水平,实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
田杰棠认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传统产业往往依赖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新质生产力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广泛应用数智技术,加强标准引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应用数智技术方面,金壮龙近日到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调研,了解工控安全、工业软件验证等重点平台和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研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措施。
近日,金壮龙到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调研,了解工控安全、工业软件验证等重点平台和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研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措施。
金壮龙要求,接下来,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为关键底座,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