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落到实处最终还是靠基层政府。干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与否,有时候很重要,有时候没那么重要。大树底下自然好乘凉,没有大树靠自身努力或许有希望,不努力是怎么都没有希望。
兜兜转转回头看这十年,真正做到付出与回报效能较高的只有基层两个工作口:扶贫和党建。
先说扶贫。
2016年左右开始的精准扶贫(现在是乡村振兴),聚焦力度之大,汇集资源之多,下压任务之重,导致乡镇扶贫专干一夜之间换成了年轻人。一则活太累,实在活多,尤其是台账,非懂电脑不可;二则担子重,实在太折腾,检查多,考核多,帽子大。老同志突然高风亮节,宁愿不要中层干部身份,也要把年轻人顶上去。
每年的省检、国检如临大敌,各级纪委和组织部的督查神出鬼没,老百姓的诉求也是众口难调。如此上上下下,扶贫干部做了许多实事,更是磨炼了性子,提高了说话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扶贫是闭门造车搞不好的,所以干部付出更多。县级新组建的扶贫办和乡镇的扶贫专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干了几年,基本还是有一个较好的归宿。
再说党建。
2016年左右突然开始强化的党建工作,也是不少基层年轻干部心中的梦魇。「党建+」太流行了,组织部门变得非常忙碌,用各种各样的载体来开展党建活动。
每个单位的党建专干每月都要接受一次考核洗礼,乡镇更是如此。于是乎,乡镇的党建专干也更新成清一色的年轻干部。乡镇干活的也只有靠这些年轻干部,年纪大了一般爱摸鱼去了。
总之,党建是可以闭门造车不出事的,不过搞典型肯定还是要内外兼修。看看这么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红色基地,党建文化墙,都有优秀基层党建工作者的忙碌身影。有付出才有回报,组织部门的干部就不必多说了,乡镇的党建干部经此洗礼,也成长了。
补充纪委。
纪委监委作为机构改革后诞生的新生部门,职能职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检察院的反贪反渎职能转隶过来,侯亮平成为绝唱。因为腐败的存量不少,增量也有,业务量大,导致纪委监委引进了大量的年轻干部。
不过小乡镇的纪工委,下面可能配备一个非专职的纪检专干,大乡镇人多还好点。县纪委都内卷严重,毕竟一批优秀的同龄人挤进了一个单位,即便领导职数多也是竞争激烈。乡镇纪检专干不如党建和扶贫专干那般辛苦和压力大,自然就没有那么打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