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稳达国标:PM2.5日历图尽显北京十年「气」质提升

2024-01-03新闻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1月3日发布年度空气质量,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2微克, 实现连续三年稳达国标,全年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PM2.5最长连续优良天数为192天,超过半年时长。一张十年PM2.5级别「日历图」尽显北京「气」质提升。

2013-2023年北京市PM2.5级别日历图,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据了解,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除PM2.5,2023年,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61微克、26微克、3微克,均持续多年稳定达标。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沈秀娥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环境效益持续释放,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长期整体下降趋势。与2013年相比,2023年北京市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64.2%、43.6%、53.6%、88.7%,空气质量实现根本改善;与社会经济活动和扩散条件水平相似的2019年相比,2023年北京市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3.8%、10.3%、29.7%、25.0%,空气质量整体保持改善趋势。

2013、2019、2023年北京大气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2023年,随着社会经济运转恢复,京津冀区域主要工业品产量不同程度上升,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二氧化氮的遥感监测柱浓度水平同比总体升高约两成。北京市交通运输活跃度显著提升,交通排放活动水平增幅两成;工业生产及社会服务稳步回暖。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表示,面对不利因素叠加,北京市积极发挥「人努力」的作用,一微克一微克地抠,深挖减排潜力,推动机动车及机械电动化进程,持续进行散煤清洁化替代,强化政策一体化推进及执法监管,通过「组合拳」,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

2023年,外来沙尘多次频繁影响北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全年共有30天受到外来沙尘的直接影响,全年8天重污染日中有6天是外来沙尘造成的重污染日。

李翔说,4月中旬发生一次严重沙尘污染过程,造成2天6级严重污染、2天5级重度污染、1天4级中度污染,PM10小时峰值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384微克,是近十年空气质量受到外来沙尘影响最重的年份,区域颗粒物本底浓度明显增加。

李翔介绍,北京通过施工、道路、裸地扬尘「三尘共治」,加强施工扬尘管控、道路清扫保洁、裸地生态化「绿色」治理,通过地面高密度监测、卫星遥感、道路尘负荷走航、施工工地视频系统监测,推进扬尘专项治理。

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PM2.5和臭氧污染的「前体物」。在治理氮氧化物方面,2023年,北京市通过「油换电」「油换氢」,推动交通结构不断优化,累计推广新能源车74万辆,近40%叉车实现「电动化」,近七成的公交、出租车为新能源车。

在治理VOCs方面,2023年,北京围绕汽修园区、餐饮油烟、建筑类涂料和胶粘剂等实施专项行动,开展产业园区VOCs移动走航,实时溯源污染高值,联合多方优化溯源整治机制。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赵志威介绍,2023年,北京市打造「监测部门感知发起、监管部门统筹调度、监察部门执法检查」的「三监联动」精准调度智慧体系,监管执法效能大大提升;夯实「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大数据监测网络,初步实现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经济社会运行三板块数据融通,市、区、街乡镇三级调度联通,形成「监测精准发现-远程调度督导-现场核查解决」的闭环机制,助力非现场执法精准执法。

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空气质量将是波动式改善、螺旋式上升过程。蓝天保卫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北京市将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深化「一微克」行动,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记者倪元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