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山东省快递业促进条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支持快递经营企业探索应用无人机等运载工具

2024-09-26新闻
9月26日,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快递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山东省首部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将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从法治层面为提升快递服务新质效保驾护航。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已成为服务生产生活、畅通经济循环的阳光产业。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山东省完成快递业务量58.79亿件,同比增长24.89%,完成快递业务收入398.49亿元,同比增长17.3%。现在,每天有5200万件快递在齐鲁大地「奔跑」,相当于2007年全年的快递业务量。目前,全省邮路里程已达110万公里,拥有快递网路1.12万条,快递服务站点4.6万处,已构建起中心集聚、辐射全省的高效快递转运网络。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快递业发展的问题也亟待解决。为促进全省快递业向更高更强目标迈进,进一步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山东出台了这部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8章52条,包括发展保障、快递经营和服务规范、快递安全、数字快递和绿色发展、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等内容。

针对行业用地难、用工难等突出问题,【条例】在保障快件大型集散、分拣、仓配等基础设施用地,将快递末端服务设施纳入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范围,规范快递员劳动合同订立和社会保险费缴纳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

针对县级以下邮政管理监管力量薄弱问题,【条例】从规划落实、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工作协调、安全生产等方面,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属地责任,要求县级政府应明确有关部门负责快递业监督管理工作。

针对用户信息保护难、亟需技术手段支撑等新问题,【条例】规定,快递经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在服务过程中获得的用户个人信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同时,【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邮政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快递业数据资源的整合,开展数字快递监测、统计、分析。

为将解决快递投诉问题纳入法治化轨道,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用邮权益,【条例】对无着快件处理、快递服务纠纷处理原则和用户投申诉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规范。【条例】规定,快递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时限处理投诉的,由邮政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同时,【条例】明确了快递经营企业总部或者负责山东快递业务的管理机构对其加盟企业、分支机构和末端网点的管理责任,对快递服务标准公示、贵重物品保价提醒、依约进行末端投递、快件末端投递设施运营使用要征得同意等进行了规定。

针对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问题,【条例】要求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畴,落实财政支出责任。鼓励和支持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利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场所和便民服务中心、村邮站等,因地制宜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此外,为加快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快递行业新质生产力,【条例】提出支持快递经营企业探索应用无人机等运载工具,加大智能产品在作业场景中的应用,助力快递企业提高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山东省快递业促进条例】重点内容

(一)管理体制方面

充分发挥邮政垂直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双重优势,增强发展力量。

一是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对快递业促进工作的领导,统筹解决快递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明确规定「省、设区的市邮政管理机构及其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承担快递业促进和监督管理工作」,同时针对省内部分县级行政区域未设置派出机构的情况,明确「未设立派出机构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明确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的快递业促进和监督管理工作」。

(二)发展保障方面

一是对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依法利用城郊结合地区的旧厂房、仓库、闲置土地等场地支持快件分拨处理中心建设等作了规定;

二是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范畴,推进县乡村三级快递节点建设;

三是将快递末端服务设施纳入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范围,组织有关部门推进本行政区域内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和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建设;

四是对建立健全快递运输保障机制,依法规范快递服务车辆的管理和使用等作了规范;

五是对快件跨境协作机制、快递人才培养等作了规范。

(三)服务规范方面

明确快递经营企业总部或者其负责山东省快递业务的管理机构对其加盟企业、分支机构和末端网点的管理责任,对快递服务标准公示、贵重物品保价提醒、依约进行末端投递等进行了规定。同时,对无着快件处理、快递服务纠纷处理原则和用户投申诉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四)快递安全方面

一是强调快递经营企业应当落实寄递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寄递安全;

二是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快递业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并对建立寄递安全监督信息共享机制等作了规定;

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和国务院【快递暂行条例】对禁止寄递和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对用户交寄快件行为作出要求,同时对快递经营企业发现寄件人交寄禁止寄递物品等行为的规范做法作了细致规定;

四是为保证用户信息安全,规定快递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运单和电子数据管理制度,不得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用户信息。

(五)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方面

一方面,规定政府部门推进包装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要求快递经营企业优化包装方式和包装结构,优先采用可重复、易回收的包装产品,减少二次包装;鼓励末端网点开展包装物回收,鼓励科研机构研发、生产、推广绿色包装材料和产品。

另一方面,为加快科技创新,支持快递经营企业采用数字化技术,探索应用无人机等运载工具,加大智能产品在作业场景中的应用,建设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平台,共享末端服务设施、配送网络和数据信息。

(六)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方面

一是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和社会保险费的缴纳,特别是对招用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做出了规范;

二是从防护用品提供、作业环境改善、教育培训强化、薪酬标准确定、休息休假权利保障等方面规定了快递经营企业的责任;

三是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作了规范。(济南日报 记者:刘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