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从业者体感却普遍寒冷。
「2016年到现在的8、9 年间,同样规格的HUD现在的价格是以往价格的百分之十几,惨烈的竞争导致了行业整体面临利润的压力。」近日,泽景电子董事长张涛在第二届智能车载光峰会上说道。
HUD是汽车抬头显示系统的简称,它将时速、导航等信息投射到驾驶员正前方,让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尽量做到不低头、不转头获取行驶信息,减少事故的发生。从产品的类型来划分,HUD又可以分为C-HUD、W-HUD和AR-HUD三种。
C-HUD被安装在一块透明树脂玻璃上,通过光学图像折射到玻璃上,成像区域比较小,显示的内容较为有限。W-HUD通过汽车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反射成像,支持更大的成像区域以及更远的成像距离,是当前较为主流的HUD配置方案。AR-HUD通过AR光学成像和虚实融合技术将车辆行驶信息、智能驾驶等虚拟信息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并使虚拟信息与车外实时路况相结合,也称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AR-HUD一方面能够减少驾驶员低头查看仪表盘的频率,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AR-HUD和智驾系统深度融合,能帮助驾驶员更直观地理解智能驾驶的决策过程,对智驾系统的信任感和驾驶放心程度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国泰君安等研究机构认为,AR-HUD是赋能人车交互的新窗口,有望成为智能汽车「第一屏」。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HUD的装配率(含选装)由2023年的24.07%提升到2024年1-9月的27.12%;其中标配比例由15.49%提升到20.03%。增量主要来自于AR-HUD,2024年1-9月AR-HUD装配款型共计219款,占HUD整体的35.8%。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今年前10个月,HUD装载量达到了225.6万套,渗透率为14.4%。预计到2030年,HUD渗透率将达43.7%,其中AR-HUD装载量超过500万辆。
百谏方略(DIResearch)认为,2024年全球HUD市场规模将达到18.4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47.6亿美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7.17%。其中亚太是全球最大的HUD市场,占有大约48%的市场份额,之后是欧洲和北美市场。
但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进入,HUD厂商价格竞争加剧,行业整体出现「增收降利润」的情况。
「去年价格竞争已经很激烈了,整体是增收不增利。但今年有些公司的报价就是BOM(材料成本)价,大家都很难挣到钱。」一家HUD厂商向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数据显示,在国内AR-HUD市场,排名前十的厂商近乎掌握了约98%的市场份额,但过去两年里产业供应竞争激烈,市场格局变动剧烈。比如2023年水晶光电占据HUD市场28.1%的市场份额,但今年前10月跌至16.5%;怡利电子去年的市场份额为15.9%,今年前10月扩大到29.5%;华为去年国内HUD的市场份额为1.4%,今年已提升至18%。
与此同时,随着AR-HUD与智驾系统信息的融合打通,HUD技术路线分散、缺乏行业统一标准等痛点开始凸显。
「我们感觉必须有整车的舱驾融合,跟大家打通技术的数据链路,有AR-HUD的底座,这样行业才能长期发展,建设能赚钱的AR-HUD 生态圈。」张涛表示。
解决方案之一是抱华为「取暖」。作为AR-HUD领域的新玩家,华为当前的市占率已经跃升至国内市场第二,业务重心也押在相对附加值更高的AR-HUD上。华为「车载光」业务部门除了提供AR-HUD产品外,还推出了智能车灯模组、光场屏两款产品。
12月18日,11家供应商与华为完成智能车载光业务合作签约,范围涵盖智能HUD、车灯模组领域,签约供应商包括江苏泽景、合肥疆程、星宇股份、水晶光电等,囊括了半数国内HUD市场排名前十的供应商。
华为智能车载光领域总裁陈双宝表示,HUD产业虽然面临着非常好的开创期,但整个产业仍然存在巨大的技术难点,包括感知如何做到更加准确,如何将感知的结果通过高精度算法在实际场景中实现更好的显示贴合。华为计划将车载光业务的发展模式进行较大的调整,开放一些接口给生态合作伙伴,并引入更多丰富的产业生态进入到华为车载光产品的应用里面。此外,华为希望联合产业机构、主机厂共同推进车载光产业标准的建立和相应法规的建立。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