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民营科技企业雄安中关村落户记

2024-01-13新闻

新华社石家庄1月13日电 题:民营科技企业雄安中关村落户记

新华社记者张涛、张硕

新年伊始,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内格外热闹,首批入驻的35家民营科技企业,或者举行开业仪式,或者忙着室内装修布置。

2023年11月5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外景。(刘潇摄)

「1月10日正式开业,马上着手组建医学检测中心,研发人员招聘也同时启动。」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蒙超说,2023年11月,他参加了雄安新区组织的「千企雄安行」活动,全面了解这里的产业布局和优惠政策后,很快便决定签约入驻。

2023年8月30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4个多月时间,已吸引2300多家企业前来考察,科技园筛选出300多家企业重点对接,已有35家企业入驻科技园一期,入驻率达90%。这些企业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既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也有上市公司。

1月12日,企业员工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一站式办事大厅办理业务。(刘潇摄)

许蒙超在北京开办了一家生物技术企业,这次在雄安新区成立子公司,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公司需要扩大业务规模,就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周边。」许蒙超说,雄安新区与北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开车一小时通达,又有中关村的创新生态,综合考虑,雄安是不二之选。

首先吸引许蒙超的是这里的成本优势。「在北京,我们的写字楼租金是每平方米每天8元,雄安的租金是3元,前三年还可享受政策优惠,仅房租一项一年就可节省十几万元。」许蒙超说。

许蒙超从北京带来的20名员工,原来都是「北漂」。一名员工介绍,之前在北京工作,他与人合租,每月花费2000元租金。到了雄安,一个人住三居室,每月租金仅需1000多元。不仅房租降了,未来落户和孩子上学等问题也不用发愁了。

学校、医院、公园、商场……雄安中关村周边,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多业态集聚的生活服务圈,为企业员工的生活提供支撑。为了支持许蒙超工作,他的爱人也从北京来到雄安应聘到一家医院工作。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时间就是效益,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尤为关键。

雄安中关村为入驻企业提供一对一帮办。2023年11月30日,河北雄安英诺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子渊提交了相关资料后,2024年1月2日,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沈子渊说,公司总部在厦门,受北京中关村邀请来雄安参观考察后,就决定将雄安作为北方总部。雄安是一座智慧城市、未来之城,能提供大量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场景。

走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企业服务中心,这里有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和各金融机构布设的服务窗口,一台形似银行柜员机的机器格外显眼,这是「印章自助申办终端」。这个终端中有雄安新区十几个审批部门的公章。企业只要核验符合条件,机器就自动盖章,让企业「少跑腿」。

企业服务中心的对面,还有一个集成服务中心。在长20多米的办公桌台前,摆放着中关村科技租赁、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中关村科技金融超市等十几家中关村集成服务商的桌牌,他们都在此开设了业务受理点。

「我们发挥中关村集成服务体系的优势,整合了北京中关村科技金融、产业研究、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等各方面的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经理张宽说。

1月12日,外来企业负责人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咨询业务。(周逸飞摄)

「让空气中弥漫着创新的味道」,在雄安中关村的楼道里,这句标语道出了雄安新区招商引资的鲜明方向。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产业组织负责人徐天鸿说,新年伊始,他们一边服务科技园一期企业入驻办公,一边开始了科技园二期招商,盼望着形成「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