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库11月17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和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行动受到高度关注。记者注意到,在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坚定有力的「中国声音」、务实有效的「中国行动」不断获得赞誉。
这是11月13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拍摄的聚焦中国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的中国角边会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孟菁摄
COP29将制定新的全球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NCQG)作为本届大会的核心议题之一,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发达国家兑现资金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普遍、迫切期待。
「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和资金之间的缺口可能达到每年3590亿美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COP29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开幕式上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兑现资金承诺。」
中方在COP29召开前夕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中写道:「当前发展中国家核心关切是气候资金等实施手段支持,这也是实现气候雄心、维系多边互信的基础。」
为应对气候变化,中方始终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及各自能力等原则的重要性,并不断以自己的方式落实气候承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0多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开展系列援助与交流,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能力。2016年以来,中国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有力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这是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拍摄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中国角的展台。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中国现在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中不可或缺的国家。世界的绿色发展离不开中国。太阳能、风能、水电、蓄电池、电动汽车等每一个绿色经济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的突出贡献。」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在大会期间告诉新华社记者。
大会期间,中方代表团不仅积极推动气候谈判,还设立「中国角」向国际社会介绍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经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中国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中国碳市场创新与管理实践」等多场活动吸引了大批发展中国家与会者参加。
在「中国角」15日举行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COP29首席执行官埃尔努尔·索尔塔诺夫说,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尼日利亚国家气候变化委员会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门主任迈克尔·埃文森分享了自己今年到访中国的体验。「我看到中国的高铁、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目睹了中国技术进步。我相信,中国能够帮助尼日利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巴西政府分管气候变化事务的副部长安娜·托尼表示,中国不仅在本国加速推进能源转型,还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中方在COP29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分享发展经验的意愿,彰显了影响力和领导力,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
「气候变化没有国籍,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也不分国界。」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迪玛·哈提卜强调,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许多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获得来自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这是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拍摄的为参会者提供服务的中国品牌电动车。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巴库气候大会期间,中方正式发布【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呼吁全球岛屿利益相关方通过开展国际零碳岛屿合作,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气候风险,探索零碳路径,促进绿色发展。
「气候变化是全球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对许多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更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危机。」安提瓜和巴布达气候大使鲁雷塔·卡马乔·托马斯在大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出台大量措施,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2023年9月,中国宣布实施「非洲光带」项目,利用中国光伏产业优势,帮助解决相关非洲国家用电困难问题,助力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迄今,中方已推动与乍得、马里、布隆迪等10个国家开展项目磋商,与其中5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预计将帮助解决约3万户非洲家庭日常用电问题。中方还通过举办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培训班,支持非洲国家相关人才培养。
「由于电力严重短缺,布隆迪有超过90%的人口需要使用木材生火做饭。如今,布隆迪正积极参与中国倡导的‘非洲光带’项目,大量布隆迪家庭开始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和清洁、经济的炉具。」布隆迪水利、能源和矿业部能源司司长马丁·恩达伊泽耶对新华社记者说。
塞舌尔农业、气候变化和环境部长弗拉维安·茹贝尔说:「中国的光伏发电设备让我们的学校有了更充足的电力供应,让我们国家的岛屿上能用到LED太阳能灯。我们感谢中国为塞舌尔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的帮助。」
新华社记者赵冰 陈汀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