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为农业强国建设培育创新型农林人才

2024-02-16新闻
作者:李凤亮(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人才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双一流」农林高校要胸怀「国之大者」,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加快培育创新型农林人才,更好地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自主培育创新型农林人才的重要途径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之后,「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相继发布,对新农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新农科作为新形势下对传统农科建设和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培育创新型农林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显著增强,对创新型农林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以耕读教育厚植「三农」情怀。立德树人是一个整体。创新型农林人才不仅专业上要拔尖,更要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深厚「三农」情怀。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传承耕读文明的重要抓手,对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意义重大。要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深度挖掘提炼耕读教育元素,拓展耕读教育内涵与外延,推进「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生态中国」等农林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深化农林学子的「三农」价值塑造和「三农」情怀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系三农、情牵三农的创新型农林人才。
以交叉融合优化知识结构。人类知识与技术的产出进入了新时代,交叉融合、渗透创新成为新的方式与特征。「新农科」的「新」关键在于知识体系的「新」,重点在于培养既具备扎实基础知识,又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性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能力的「T」型知识结构人才。对此,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要打破学科壁垒,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按照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让农业科技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同时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拓展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提升综合素养。
以科教协同提升创新能力。科教协同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其核心是基于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之间相互支持的互动性和互补性,建立协同培养机制,将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新农科建设不仅是专业的交叉融合,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借助涉农科研单位与涉农高校的全面深入协作,有效汇聚创新要素,将优质科研资源与人才培养过程整合起来,发挥学科、平台、项目和团队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领、依托和纽带作用,在浓厚研究氛围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进一步提升创新型农林人才培育成效
「双一流」农林院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要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从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提升育人成效。
优化涉农学科专业布局,打造「农业+」学科专业新结构。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学科专业布局和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多数农林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口径狭窄、培养知识体系单一、培养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化农林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打破学科壁垒,加快专业的调整、优化、升级与新建,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尤其要注重聚焦农业「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攻关方向,面向未来农业发展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推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对传统农科专业的改造提升,力促农工、农理、农文深度交叉融合,打造以农为核心的「农业+」学科专业新结构。
构建「大国三农」课程体系,健全「爱农+」专业教育新机制。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的卓越农林人才,是「双一流」农林院校新农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受传统农科课程体系的影响,重专业知识传授轻通识教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就要求「双一流」农林院校进一步增强跨界融合意识,提升系统化培养思维,强化「大国三农」课程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开设中国农业文明等农业特色核心通识课程,着力解决「爱农」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割裂问题。同时,推进「爱农」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探索改革健全科研实践和创新实践体系,着力打造涉农课程思政「金课」和「知农爱农」劳动实践品牌,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人文素养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推动教育科研资源整合,构建「高校+」协同育人新体系。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效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发挥协同育人功效。「双一流」农林院校要跳出人才培养的「小圈子」,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构建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完善科产教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探索构建与农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协同育人平台,打造一批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推动创新链、人才培养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育人,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涉农专业+多语」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涉农高校学科建设和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
稳住农业「压舱石」,破解「卡脖子」风险,迫切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双一流」农林高校作为农林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主动作为,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农业科技人才,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