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的「中国」指的是哪里,是洛阳、周原、镐京之一吗 ?

2023-06-13新闻

这个话题...充分体现了三个地方网友的心态:

宝鸡一些网友认为自己的岐山才是宗周,所以曾宣传岐山是宗周,丰镐是成周。抹掉洛阳。

可惜学术界没有什么大佬认为丰镐是成周的。

洛阳一些网友认为自己的成周才是首都,所以曾宣传岐山是宗周,洛阳是成周。抹掉西安。

可惜学术界没有什么大佬敢公开否定丰镐是周都的。

其实西周三都的历史轮廓本来就比较清晰:

  • 岐周是「周」,这个地方从黄帝时期就开始叫周。后来商朝经历了妘姓周国和姬姓周国。姬姓周国是周太王从豳国迁到周国后建立的。
  • 镐京是「宗周」,周文王灭掉殷商宗亲,宗国的宗侯虎后,周文王父子在宗国境内先后兴建丰、镐。这个宗国也叫崇国,但出土战国竹简里的写法是「宗」。
  • 洛邑是「成周」,周成王派周公兴建并定名,主要是容纳殷商遗民。而且定名「成周」之后,周成王又给镐京改名叫宗周。宗周改名时,宗国遗民还没死完呢。
  • 后世学者往往认为宗周得名是因为「诸侯宗之」,成周得名是因为「周道始成」。但王占奎先生在【成周、成㠯、王城杂谈——兼论宗周之得名】中提出一说,认为宗周之「宗」与成周之「成」本就是两都所在地名。

    王后厩克商,才成㠯,周公易小臣单贝十朋。(【小臣单觯】铭文)

    「宗」就是崇侯虎的崇国之「崇」。而周公二次克商时,就已经有成㠯,也就是成师,即驻在「成」地的王师。可见成可能也是一个成周建立之前就存在的地名。

    【吕氏春秋·简选】:「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

    【吕氏春秋】中与有夏临近的「郕」有可能就是成周建立前的「成」之地名,也可能就是周武王之弟成叔武的封地。不过后世一般认为成国在山东鄄城附近。

    但结合傅斯年先生【大东小东说】,周公二次剪商之后,周武王所封中原诸侯都大规模向东方移封,最初的鲁国、燕国、齐国都在河南境内,分别在鲁县、郾城、南阳一带。那么,成国最早可能也在洛阳附近,后来这里建立了成周。而山东的成国很可能如鲁国、齐国、燕国一样,是迁向更遥远的外围地区建立屏藩与统治据点。其实燕国北迁后,还留下一个姞姓的南燕国在河南,但距离郾城比较远。「成」这个地名在成国东迁后,可能就留给了东都成周。但周成王最终的谥号为「成王」,或让后人对「成」是否为原本的地名产生了混淆。

    成周作为时人心中的「天下之中」,其实选用「成」字,而不是「郕」或者其他的通假字,是「成」字古字可能本就从「戊」。戊,中宫之位,恰好在十个「天干」次序的居中位置。因而古人也常以其指方位中央。因此「成」这个字本身带有「居中」的意味。符合成周四土之中的定位,可能是成这个地名最早的得名源头。

    因此,成周的「成」很可能也是此前就有的当地地名,后来被一语双关所使用,并不纯粹是因为「王末有成命」或者「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春秋战国那些解读经典的宗周、成周得名理由可能都是牵强附会出来的,反而错被后世奉为真理。

    隹(唯)王初■(遷)宅于成周復■(禀)珷(武)王豐(禮)■(福)自天才(在)亖(四)月丙戌王■(誥)宗小于於京室曰昔才(在)爾考公氏克■玟(文)王■(肆)玟(文)王受兹大令(命)隹(唯)珷(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國)自之(兹)■(乂)民……隹(唯)王五祀。」(【何尊铭文】)

    1963年陕西宝鸡市何尊出土后,唐兰先生曾将前两句释为:「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福自天。」他认为当时周朝已经正式从镐京迁都到成周。但由于无法解释文献与青铜器中仍然大量显示宗周、丰、镐、蒡京为后来整个西周的政治中心,所以唐兰先生又补充说:「但是后来不知由于什么原因,周王朝的政治中心,还是在宗周,一直到幽王时西周王朝覆灭,平王才真正东迁。」[1]

    朱凤瀚先生更是认为此句记录得就是「西周王朝政治中心的迁转」[2]的迁都之义,成周才是西周更主要的政治与军事中心。但持此与历代传统认知观点相悖的学者为少数。

    马承源先生认为,「遷」这个字应读「堙」,是「堆土造城」的意思,指的是「营造洛邑,而不是东迁洛邑」。[3]后来他又将这个字释做是「壅」,仍认为营建之意。[4]

    王占奎先生也认为何尊记载的时间为成王五年,「遷」应当是营建之意[5],与【尚书大传】中「周公摄政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的「五年营成周」时间吻合。成王五年开始营建是成王第一次前往成周,与【尚书·洛诰】中成王七年「迎成王于洛邑」的成周建成,成王第二次前往成周并不冲突。不过对于何尊的五年说与文献中的七年说之的冲突,有学者用周公辅政与成王亲政两个时期均单独纪年来解释,也有学者用成周与洛邑为双城来解释,争议仍然比较大。

    张政烺先生认为,「遷宅」是【尚书·召诰、洛诰】中的「相宅」之意[6],也就是考察建都之意。孙斌来先生亦认为此说「至确」[7]。

    杨宽先生认为,第一句的断句应该是「唯王初遷,宅于成周」。他虽然认为该字为「迁」的古体「遷」,但他依据【说文解字·遷】的古义解释:「遷,登也」,认为此处的「遷」不是指周成王初期迁宅到成周,而是周成王「初登王位,居住在成周」[8],是践祚之意。他认为「遷宅」二字不应连读,「周天子经常居于镐京(即宗周)听政,有时也来到成周处理政务」。这一观点被广泛接受,后来杨宽先生在其著作【西周史】中也对这一句意有专门篇章进行详细论述。

    刘蕙孙先生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迁」是指「迁的是商的大邑」[9]。李民先生也认为「迁」的迁居对象是「殷人」[10]。李仲操先生也认为是迁殷顽民于洛邑。[11]

    李学勤先生认为这个字形不是「遷」,而是「禋」,是祭祀之名,并断为「唯王初禋」[12],认为没有迁都之意,洛阳是东都。

    陈福林先生更是提出全新的释读视角,认为前两句应断句为:「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豐,福自天。」[13]他认为,「迁」是迁徙的说法,而非迁都。「宅」字则与「度」同,是想办法的意思。更主要的是他对第二句的释读和断句提出了异见,认为「复」字在古籍和金文有「返还」之意。其他学者将何尊中的「豐」字释为「禮」,他则认为就应是丰京的「丰」本字「豐」。其他学者的「复禀武王礼福自天」是适逢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的意思。而在他重新断句之下,则意为周成王返回丰京敬告武王,福分自能天降。他通过对第二句重新断读,解释为周成王又回到丰镐。

    再就是李守奎先生的总结性观点,认为「迁」可以是迁宅,也可以是「新都建起,旧都可以不废,对于国君来说,也就是多了一个办公与居住的场所……‘迁宅于成周’就像清代皇帝由故宫移居圆明园一样,对于周王来说实际上暂时是迁离镐京,别居成周,并不是一去不回了。」[14]

    这些古文字,是专家首先通过容易释读破译的常见字,然后根据字形、词组、句型,顺藤摸瓜破译更多古字,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出处代入语境和辞意,最终确定对应今天哪个汉字。其实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推敲出来的。比如何尊这个字到底是「迁」还是「壅」还是「禋」,就存在不同解读。前者是迁都或迁居,中者是营建,后者是祭祀。然后「迁宅」是否连起来在一句是一个词,连起来就是迁都或迁居,不连起来就最多是迁居。即使这个字是「迁」,又是什么意思?迁居还是迁都?而且杨宽先生从古文字学经典【说文解字】中,找出了更合理的一个「迁」字古字义,是登的意思,也就是登基,践阼。而且他即使认为这个字是「迁」的,除了朱凤瀚等个别学者认为就是迁都,普遍还是认为只是迁居,并非一去不回了。当然,洛阳方面宣传总是极力往认同者最少的迁都方向上拉。

    综合来看,周成王营建成周,是营建东都。(歧)周、宗周、成周,三都并存,符合出土金文的记载。而依据绝大多数的古籍文献所言,宗周镐京是三都之主都。

    其实【洛诰】里,周成王在就不断表达自己要回宗周。真正想让成王迁都的是周公。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王曰:「公定,予往已……」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王有成绩……」……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逸周书·洛诰】)

    其实【洛诰】中已经较为露骨得记载了周成王与周公的迁都之议。七年冬,成王说自己将要离开洛邑,让周公继续治理东都,而且承诺让周公的子嗣将来都治理东都,延续分陕而治。但周公却不断向成王提及东都计划是文王、武王的遗志,并且强调相宅的目标,以及成周的居中地位,可以让周成王有更显赫得功绩。但是显然,周成王获得亲政权力之后,仍然是让周公管理东都,不接受周公迁主都的主张。

    此下成王留周公治洛也。成王言我退即居于周,命公留后治洛。葢洛邑之作,周公本欲成王迁都以宅天下之中,而成王之意,则未欲舍镐京而废祖宗之旧。故于洛邑举祀发政之后,即欲归居于周,而留周公治洛。【朱子曰:上文「王曰」两段周公无答辞,疑有缺文。成王言我当归即政于宗周,而命公留于洛犹唐节度留后之意。】(【书传大全·卷三】)

    后世史家,包括朱熹都能看出【洛诰】似有删节,没有记载成王自言要回到关中时周公的答话。显然,周王朝未记录得周公之言,很可能就是更为直接得劝都成周之谏言。但成王不采纳,最终未成行。为了维护周公与成王的君臣和谐之形象,这里可能被刻意隐去。因此【何尊铭文】中,无论「迁」字是否为迁都之意,迁都是周公代表得东土集团之策动方向,而非朝堂共识。

    成王亲政后,西土派看周公代表东土,不断有裹挟成王迁都之动向,也趁机动作。有人向成王进谗言,说周公曾诅咒成王生病,结果吓得周公逃奔楚国。待成王打开周公当年为成王祷告消灾的册文,成王才被感动,又请回周公。周公之所以能轻易奔楚,或是因为周公当时仍在东都,地理交通上更方便从洛阳到南阳。成王表面上说让周公世代掌管东都,但果真如此,岂非天有二日,将周国王畿一分为二,分裂自家基本盘?成王借此谗言敲打周公,实际上是借机把周公迎回宗周,卸了周公东土之权。这就是功高震主的宿命啊。

    成王十年,周公在丰京病逝。临死前,他让成王一定要把他葬在成周,以表明他不敢离开成王。这是最后一次侧面暗示,让周成王将来葬在东都成周,将主都东迁。但成王还是最终拒绝了他,以他不敢把周公当成臣子为理由,将周公葬在毕,也就是周文王与周武王所在的祖陵。他这是侧面否定了周公最终的迁都请求。此时周成王尚年轻,又哪会定下自己将来一定会葬在哪里呢?

    第二代周公仍然受命坐镇东都,因为周公家族的利益在陕东,代表东土集团。周公与召公当年分陕而治,就已经决定了这种利益格局。但成王后来去世时,他给康王认命的辅政大臣成了召公和毕公,没有周公家族的事了...很明显,成王是在努力摆脱东土集团的影响。

    其实这个问题早好多年就说了很多,只不过有些人油盐不进,重复谎言,只断章取义信自己喜欢相信的。比如当年怼我的这位如是说:

    像这种洛阳网友支持成王迁都说,对我的反驳,简直让我哭笑不得。已经不是断章取义,而是压根儿连目录都不读了。

    【西周史】「第四编 第二章 释何尊铭文兼论周开国年代」,杨宽先生用了整个一个章节去讲何尊铭文中的那个字,到底是不是迁都的意思。

    总之,由于何尊的出土,我们对【召诰】和【洛诰】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对于周公摄政和归政的年代以及相关的大事可以进一步明确。成王迁都成周之说是不能成立的;由此作出的推论,认为迁都成周在周公归政成王以后五年,周公摄政不应包括在成王在位年数之内,也是缺乏依据的;至于说周公归政成王以后,成王在成周改元而亲自执政,周公因而回到丰邑,更是不可信的说法。(【西周史】p521 第四编 第二章 释何尊铭文兼论周开国年代)

    杨宽先生在【西周史】中专门驳斥了何尊铭文的迁都成周说,竟然还被拿其他无关的句子用来说明杨宽先生支持迁都。真得就只会检索「成周」两个字啊...

    三代历史文献记载匮乏,必须结合大量考古出土材料配合去看,还要对各家其实都只是一家之言的推论进行谨慎的辨析,对一般网友而言判断难度较高。所以就这种看似一本正经说胡话的,直接颠倒引用作者本意,对着事实指鹿为马的,照样过百赞...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诗经】)
    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毛诗正义·卷四·王黍离诂训传】)
    成王归自伐奄,在於宗周镐京。(【尚书正义·卷十七·多方】)
    宗周即镐京也,於彼不解,至此始为传者,宗周虽是镐京,文无「丰镐」之字,故就此解之。(【尚书正义·卷十八·周官】)
    宗周,镐京。丰,文王所都。(【尚书正义·卷十八·周官第】)
    宗周者,为天下所宗,止谓王都也。武王已都於镐,故知宗周是镐京也。(【尚书正义卷·十五·召诰】)

    包括好多说镐京不是宗周的,连自己是推翻历史传统说法得一方都没搞清楚。自古以为来都认为好景就是宗周。今人有人非要质疑,反倒成了西安抢宗周了。关键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其他都城是宗周,反而镐京是宗周,因镐京的前身是商朝的宗国,地名原本就叫「宗」,是有一条可以作为印证的证据链的。西周历史记载很少,金文出土又很多细节不明。同样是写西周史,杨宽的【西周史】与许倬云的【西周史】,由于采信的青铜器铭断代观点不同,得出的结论甚至可以南辕北辙。所以三代史基本上60%的结论性叙事,其实也都是福尔摩斯式观点,随时会被颠覆。人人都可以从众多矛盾性观点中摘取自己喜欢的那种...因此还是要看共识多不多。像成王迁都,基本上属于极缺乏共识的个人观点,却因为有地方利益作祟被大肆宣传。

    没办法,我知道西安人有耐心,能看到,能看懂这最后一段的,都属于少数了,更别说抵触这个主流观点的多数洛阳网友。其实往前推几年,我现在写的我也看不懂...可以钻得空子太多了,不如直接相信中学历史教科书来得直接。

    [1] 唐兰【何尊铭文解释】

    [2] 朱凤瀚:【<召诰>、<洛诰>、何尊与成周】

    [3] 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

    [4] 马承源【何尊铭文和周初史实】

    [5] 王占奎【何尊铭文的释读与营建成周的纪年问题】

    [6] 张政烺【何尊铭文解释补遗】

    [7] 孙斌来【何尊铭文补释】

    [8] 杨宽【释何尊铭文兼论周开国年代】

    [9] 刘蕙孙【宗周与成周——兼探<何尊>「佳王初■宅于成周」的含义】

    [10] 李民【何尊铭文补释——兼论何尊与<洛诰>】

    [11] 李仲操 【何尊铭文补释】

    [12] 李学勤【何尊新释】

    [13] 陈福林【关于何尊铭文的几点新补证】

    [14] 李守奎【出土文献中迁字的使用习惯与何尊迁宅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