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新闻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12月23日,最高法举行「强化欠薪治理 保障劳动权益」新闻发布会。最高法副院长贺小荣介绍,1至11月,全国法院受理一审劳动争议案件59万件,受理一审劳务合同纠纷案件66万件。妥善审理平等就业权纠纷案件,依法纠正用人单位因为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不予招录、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破除各种不合理限制,推动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
贺小荣介绍,妥善审理劳动权益保障案件,要让劳动者在每一起劳动权益保障案件中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与温度。这些案件的妥善审理,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保护用人单位利益,贯彻落实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果,对推动构建科学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护航新经济业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举例,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完善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快立快审快执通道,符合条件的案件依法先予执行,「提前救济」,推动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依法支持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融入城市工作、生活。
「有序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把劳动管理算法关进法治‘笼子’,用法治方式为外卖配送系上‘安全带’。」他透露,1至11月,全国法院审结一审涉新就业形态民事案件约8万件,包括「新业态劳动者被个体户案」「连环外包案」「劳动管理算法控制案」等典型案例,依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他介绍,最高法会同人社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明确平台经济主要行业类型和常见用工方式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对于存在用工事实,构成支配性劳动管理的,依法认定劳动关系,劳动者依法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等一系列劳动权益,同时应当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积极支持人社部推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推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示范文本,促进行业规范,促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
推动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合力。依法保障劳动权益是个系统工程,各方同向发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最高法会同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建立「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大力推进劳动争议特别是欠薪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的通知】,推动做好各类调解衔接联动,合力实质化解新业态劳动纠纷。
贺小荣还表示,1至11月,人社部诉前调解成功的劳动纠纷达6.2万件,全国总工会诉前调解成功33.7万件。会同人社部健全仲裁、审判衔接工作机制,开展仲裁、审判信息比对机制建设试点,建立疑难复杂案件共同研讨机制和典型案例联合发布机制,统一裁判尺度,畅通维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