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动物界全系列】剑角蝗科—斑翅蝗亚科(二):斑翅蝗

2024-02-14新闻

剑角蝗科—斑翅蝗亚科(二):斑翅蝗

4.斑翅蝗属

斑翅蝗属(学名:Oedipoda)是直翅目剑角蝗科斑翅蝗亚科的一个模式属,分布于欧洲、北非、亚洲和大洋洲。

(1)形态特征

体形中等,较粗短。头顶宽短,顶端钝圆,侧隆线明显,颜面垂直或略微倾斜,颜面隆起的侧缘几乎平行,仅在触角基部略宽,中眼之下较凹。头侧窝明显,呈不规则的形状。触角丝状,其长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复眼卵形,较突出。前胸背板马鞍形,较粗糙,具有隆起的颗粒或短的隆线;中隆线明显突出,侧隆线在沟前区消失,在沟后区略可见,后横沟位于中部之前,明显的割断中隆线;中隆线上缘的缺口大而明显。前胸背板的前缘略微向前突出,后缘呈锐形或直角形。中胸腹板侧叶较宽的分开,侧叶之中隔较宽。前、后翅均发达,常超过后足股节顶端;前翅大部分不透明,仅顶端透明,后翅较宽,基部常染有彩色,中部常有较宽的暗色横带纹。后足股节较粗短,上侧中隆线在基部之半较高,无细齿,近顶端2/5处显著降低。后足胫节外缘具刺9—10个,缺外端刺。雄性下生殖板短锥形。雌性产卵瓣较粗短,顶端较锐。

(2)分布范围

本属在世界上总共九种4个亚种,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

我国目前掌握2种,分布在新疆。

(3)蓝斑翅蝗

蓝斑翅蝗(学名:Oedipoda caerulescens)是斑翅蝗亚科斑翅蝗属的一种蝗虫。

①形态特征

a.雄性

体中型,较粗短。头短,短于前胸背板之长。头顶宽短,顶端钝圆,侧缘隆线明显,前缘无隆线。颜面垂直或略微倾斜,颜面隆起的侧缘几乎平行,仅在触角基部略宽,中单眼之下较凹,近唇基略宽。头侧窝明显,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复眼卵形,较突出。触角丝状,略超过前胸背板后缘。前胸背板较粗糙;中隆线较高,明显,在沟前区略呈片状隆起,被后横沟深深割断,缺口大而明显;侧隆线在中部较弯;后横沟位于前胸背板中部之前,沟后区为沟前区的1.8倍;前胸背板的前缘略向前突出,后缘向后突出为锐角形;其上具有较少的刻点或短的隆线。中胸腹板侧叶较宽,侧叶之间的中隔为宽长形,其宽约为长的1.5倍。前后翅均发达,前翅大部分不透明,仅顶端透明。后翅较宽,前翅之长较远的超过后足股节顶端。后足股节较粗短,上侧中隆线在基部之半较高,无细齿,近顶端2/5处显著降低。后足胫节外缘具刺9—10个,缺外端刺。肛上板为宽盾形,其上具有深色刻点。尾须圆锥形,顶端较钝,下生殖板为短锥形。阳具基背片和阳具复合体。

b.雌性

体较雄性为大,产卵瓣较粗短,端部较细。

c.体色

体为黑褐色或黑灰色。前翅基部、中部及顶端之前各具一条黑色横带纹;后翅基部为青蓝色,有时略带绿色,中部具较宽的暗色(黑)横带纹,到达后缘,有较短的向基部辐射的条纹。后足股节上缘具二个黑色斑纹,后者较明显。内侧和膝部为黑色。胫节为淡黄色,其基部为黑色,其中有一个淡色环;胫节刺顶端为黑色。

d.生物学特性

卵囊口非切割状,呈平直形。卵囊细长,底部微宽,长17—20mm,卵粒及泡沫物质都呈玫瑰一淡黄色。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新疆(托里,塔城,察布查尔,阿勒泰,绥定,昌吉,伊吾,巴里坤,木垒,米泉,乌鲁木齐,沙湾)。

国外分布:前苏联,蒙古,欧洲,伊朗。

5.斑腿蝗属

斑腿蝗属(学名:Catantops)是属于斑腿蝗亚科下的一个属。

(1)红翅斑腿蝗

红翅斑腿蝗(学名:Catantops rufipennis)是斑腿蝗亚科斑腿蝗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a.雄性

体型中等。头短于前胸背板。头顶略向前倾斜。缺头侧窝。颜面侧观略向后倾斜,颜面隆起自中单眼之下略凹陷。复眼卵形。触角丝状,到达前胸背板的后缘,中段一节的长略大于宽。前胸背板前缘平直,后缘呈钝角状;中隆线细,缺侧隆线;3条横沟明显割断中隆线,后横沟位于中部,沟前区和沟后区近等长。前胸腹板突圆柱状,顶端钝圆。中胸腹板侧叶间之中隔较狭,中隔的长度约为其最狭处的3倍;后胸腹板侧叶的端部相互毗连。前、后翅发达,前翅超过后足股节的端部。后足股节匀称,长约为宽的4倍,上侧的中隆线具细齿。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的鼓膜孔呈宽卵形。肛上板端部呈锐角状,基部中央具一仅达中部的短宽纵沟。下生殖板长锥形,端部甚尖。尾须细长,端部弯曲,超过肛上板的顶端。

b.雌性

体型较大且粗壮。颜面隆起较平坦。触角近基部2/3处较宽。上、下产卵瓣外缘具钝齿。肛上板短三角形,中央具一宽纵沟。

c.体色

体红褐色。头部、前胸背板及前翅颜色一致,无斑纹。后胸前侧片具一黄色斜纹。后翅透明,基部玫瑰色。后足股节外侧粉红色,外侧上隆线近中部具一近圆形黑斑;内侧红色具两块形状不规则的黑斑,近基部的一块甚大,从基部始延伸至中部。后足胫节及跗节红色。

②分布范围

广西(金秀)。

(2)喜马斑腿蝗

喜马斑腿蝗(学名:Catantops simlae)是斑腿蝗亚科斑腿蝗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a.雌性

体较雄性大。触角较短,不到达前胸背板的后缘。上、下产卵瓣的端部呈钩形,上产卵瓣基部外缘具钝齿。

b.体色

体褐色,少数为红褐色。头部、前胸背板及前翅颜色一致;自复眼之后,经前胸背板侧片上缘至后横沟具一条黑色纵带纹。后胸前侧片具一条两边为黑色,中间呈黄色的斜纹。后翅透明,基部淡黄色。后足股节外侧黄褐色,具2个不完整的黑色斜横斑,向下不到达外侧下隆线;在膝部的基部处具小而不规则的黑斑,内侧具3个黑斑,基部为长条形,中间近卵形,膝基部的一个较大,内、外侧上膝侧片略暗。后足胫节黄色,胫节刺的端部为黑色。腹部背板具黑色斑纹。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西藏(吉隆)。

国外分布:印度。

6.直斑腿蝗属(线斑腿蝗)

直斑腿蝗属(学名:Stenocatantops),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个属。

(1)长角直斑腿蝗

长角直斑腿蝗(学名:Stenocatantops splendens)是斑腿蝗亚科直斑腿蝗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a.雄性

体较细长。头短于前胸背板。头顶略向前倾斜,顶端呈圆角状。颜面侧观略向后倾,颜面隆起纵沟明显,具直而明显的颜面侧隆线。复眼长卵形,垂直直径大于眼下沟的距离。触角较细长,到达或超过前胸背板的后缘;中段一节的长度约1.5倍于其宽度。前胸背板近圆柱状;中隆线略明显,被3条横沟割断,后横沟近位于中部,缺侧隆线。前胸腹板突较侧扁,侧面观端部3/4处较宽并后倾。中胸腹板侧叶宽大于长;侧叶间中隔在中部甚缩狭,几乎毗连,中隔的长度为7~8倍于其最狭处。后胸腹板侧叶全长毗连。前翅较长,其超出后足股节端部的长度大于前胸背板的长度。后足股节较细长,股节的长度约为其最宽处的4.5~4.7倍。后足胫节略短于股节,缺外端刺,外缘具刺9~10个,内缘具刺10~11个。尾须圆锥状,略向内弯曲。下生殖板锥状,较长,顶端略尖。

b.雌性

似雄性。体较大。产卵瓣较短,上产卵瓣的上外缘无明显的细齿。

c.体色

体褐色。中、后胸背板的侧片具黄褐色斜斑纹。后足股节外侧中域具黑色纵条纹,内侧上部黑色,下部红色;膝片的基部红色。后足胫节红色。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福建、台湾、广东、海南、云南。

国外分布:印度,越南,尼泊尔,锡金,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婆罗州,印度尼西亚。

(2)短角直斑腿蝗

短角直斑腿蝗(学名:Stenocatantops mistshenkoi)是斑腿蝗亚科直斑腿蝗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a.雄性

体型较短粗。头短于前胸背板。头顶向前倾斜,端部呈圆角状,缺头侧窝。颜面侧观微后倾,颜面隆起几乎全长具纵沟,颜面侧隆线较直。触角较短粗,不到达前胸背板的后缘,中段一节的长度近等于其宽度。复眼长卵形。前胸背板圆柱状,后缘呈钝角状;中隆线略明显,被3条横沟割断,后横沟位于中部。前胸腹板突略侧扁,顶端宽,向后曲。中胸腹板侧叶间之中隔在中部近毗连;中隔的长度约为其最狭处的7~8倍。后胸腹板侧叶全长毗连。前翅较短,其超出后足股节的长度短于前胸背板的长度。后足股节较短粗,长约为宽的4.4~4.5倍。后足胫节无外端刺,内缘刺10~11个,外缘刺9~10个。尾须圆锥形,略向内和向上弯曲。肛上板三角形。下生殖板锥状,较粗短,顶端略尖。

b.雌性

体较大。产卵瓣较短宽,上产卵瓣的上外缘无细齿。

c.体色

刚羽化的成虫体呈黄褐色。中、后胸背板的侧片具黄色斜条纹。后足股节内侧上部黑褐色,下部橙红色;膝片的基部黑褐色,股节外侧中域具淡褐色纵条纹;后足胫节橙红色。老熟成虫体呈褐色;触角褐色或红褐色;后足股节下部和后足胫节橘红色。

②分布范围

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和台湾。

7.疣蝗属

疣蝗属(学名:Trilophidia),斑翅蝗亚科的一属蝗虫。

疣蝗(学名:Trilophidia annulata),斑翅蝗亚科疣蝗属的一种蝗虫。

(1)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长11.7~16.2mm,雌成虫15~26mm,体黄褐色或暗灰色,体上有许多颗粒状突起。2复眼间有1粒状突起。前胸背板上有2个较深的横沟,形成2个齿状突。前翅长,超过后足胫节中部。后足股节粗短,有3个暗色横斑。后足胫节有2个较宽的淡色环纹。

体黄褐色或暗灰色,体上有许多颗粒状突起。2复眼间有1粒状突起。前胸背板上有2个较深的横沟,形成2个齿状突。前翅长,超过后足胫节中部。后足股节粗短,有3个暗色横斑。后足胫节有2个较宽的淡色环纹。

(2)生活习性

疣蝗成虫出现于夏、秋二季,主要生活在低海拔山区。主要是以植物为食。

(3)分布范围

在我国许多地区均有分布。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