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由「士」成「师」:「兵教员」走上三尺讲台

2024-07-24军情
一名军士教员的课程计划表
■王语晨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这个地方是教学重点,操作示范时一定要放慢动作……」深夜,火箭军士官学校教学楼里一间办公室灯火通明。教练员、二级军士长赵树波正对照课程任务书,带领班组成员逐个知识点拆分备课。
赵树波已经养成习惯。每次上课前,他都要带着班组成员集中备课。作为火箭军士官学校第一批军士教练员,这名「兵教员」见证了该校军士任教制度的发展。
「走上讲台给学员授课,自己就像‘脱胎换骨’一样。」说起第一次上课的情景,赵树波至今记忆犹新,「从那一刻起,我心里明白,自己的军旅人生有了更重的责任。」
为了上好课,赵树波拜身边优秀教员为师,从一言一行、一词一句练起,从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功夫,慢慢地让自己的课「色香味」俱全,受到学员热烈欢迎。
一张张课程计划表上,镌刻着这名老兵为战育人的铿锵步履。「当兵、带兵、教兵,作为一名军士教员,我享受这种骄傲和自豪。」
如今,再翻看赵树波这一学期的课程表,课程排得满满当当——毕业学员班次208学时,新学员班次60学时,短训班次18学时。赵树波用不同颜色对每个课程进行标记,涵盖专业基础、操作技能、特情处置等3大类12个方面。
「我也想像赵教员一样,在学校课程计划表上‘榜上有名’。」班组辅助教员、一级上士张航看着赵树波的课程计划表,不禁有些羡慕。
这些年来,赵树波参与编写各类大纲、操作规程等辅助教材和资料,累计完成数千教学课时,整理汇总多型号导弹特情资料,培养数百名一线专业骨干和操作能手,荣获火箭军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赵教员讲课通俗易懂,尤其是很多技能操作要点的讲解和示范,直观鲜活,能让我们快速掌握知识和动作要点。」谈到赵树波的授课,学员们称赞有加。
「我是一名战士,每张课程计划表上的课程,就是我的‘战斗任务’,必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每天坚守三尺讲台,对于赵树波来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就是从完成好课程计划表开始。
由「士」成「师」:「兵教员」走上三尺讲台
■王诗菡 王语晨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火箭军士官学校军士教员开展现地授课。卞文静摄
「兵教员」,在教学转型大潮中应运而生
前不久,一堂导弹专业示范课在火箭军士官学校操作训练大厅拉开帷幕。让优秀教员为新入职教员上示范课,立起「好教员」「好课堂」样子,是该校一个传统做法。
此次,给众多军官和文职教员授课的,是该校「兵教员」、一级军士长王俊峰。
这所被誉为「火箭军军士人才的摇篮」的军校校园内,到处活跃着优秀军士教员的身影。
像王俊峰这些「兵教员」,是在该校教学转型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当年,该校实装操作课上,一名教员要带数十名学员,轮到每名学员上手的时间少之又少。加上教员对武器装备操作实践少,经验不够丰富,导致有些课程授课效果不够理想。
一次,一名教员讲授一个操作规程,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学员听得云里雾里。负责教学保障的王俊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站出来当起「助教」——让教员专心讲解理论知识和原理,他同步进行动作示范。一番配合下来,教与学、教与练等问题迎刃而解。
「必须紧贴军士人才培养特点规律,不断优化教员队伍结构,打造能教善战的‘名师’方阵。」该校着眼培养新型军士人才,发挥高级军士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突出等优势,从本单位遴选部分高级军士承担专业教练任务,探索走开优秀军士任教制度。
从激烈比拼中脱颖而出,王俊峰正式入列军士教员方阵,成为该校首批「兵教员」之一。
随着人才培养任务日益艰巨,该校一方面持续挖掘本单位军士队伍潜力,一方面拓展「兵教员」来源渠道。他们从一线部队中高级优秀军士中选拔代职教员,每次任期半年,迄今已有40余名优秀军士走上该校讲台。
发射架下,一堂实装操作课正在进行。23名学员先后完成10余个特情课目。教学接近尾声,大家正想松口气,「兵教员」、三级军士长吕刚又叠加一个特情。瞬间,学员们又重新上紧「发条」,投入新的战斗。
从「军士」到「老师」,从战位到讲台,吕刚是该校从基层部队选拔的一名军士代职教员。学员们说:「吕教员上课,有各种招数让你从不会到会,刚学会就又上难度。一节课的内容总是‘量大管饱’,大家一刻不得闲。」
「这些优秀军士长期扎根练兵备战一线,了解部队装备、岗位需求。」该校教授汪徐胜说,军士教员已经成为教学力量的有益补充。
如今,该校一支专兼结合、集优配强的「兵教员」队伍已经初见成形。紧盯战场需求,聚力教战育人,他们搭建起学训一体、训战一致的桥梁,为走开军士培训规模化、专业化、职业化路子注入了新动能。
拔节成长,跨过能力素质转型这道「坎」
「想当好一名教员可真不容易!」回顾自己的任教之路,「兵教员」、三级军士长张琳坦言——当时上岗好些天,仍没找到「当教员的感觉」。
第一次上课,张琳就露了怯。「教员,这个元器件有什么功能?容易出现哪些故障……」虽然脑子里装着知识内容,也掌握实操技能,却表达不到位。空有一身本领,不知道如何施展。
那天,在学员的不断发问中,张琳仓促结束了「首秀」。
「一名士兵,能当好教员吗?」有人心里打起问号,张琳自己心里也有些打退堂鼓。
可是想想跨入「兵教员」行列的初心,经历的层层选拔考核,张琳又不甘心。当时,除了学历、任职等多项条件限制外,还要连闯实装操作、命题试讲、面试答辩等数道关口,可谓是竞争激烈、优中选优。
张琳暗下决心,必须跨过能力素质转型这道「坎」。
「带学员上课和带班里战士训练完全不一样。张琳遇到的‘拦路虎’,每名‘兵教员’都可能会遇到。」该校党委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些「兵教员」要想适应岗位需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授课技巧还是思维理念,都亟需转型升级。
很快,该校接连出台一系列举措,助推「兵教员」快速转型——
进行上岗强化培训。他们对「兵教员」承担哪些职责、需要哪些能力进行量化明确,从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方面加强岗前培训,并进行严格考评,合格方能上岗。
开展结对帮带培养。他们把「兵教员」挂靠到每个专业教研室,安排优秀教员进行「一对一」帮带,从讲好每一堂课的细节点滴进行锤炼。
推出强能提质「套餐」。他们为「兵教员」量身规划成才路线图,针对短板弱项进行补差,深度参与教学科研任务,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等能力……
拿张琳来说,为了让他尽快成为教学骨干,所在单位不断给任务、压担子。
一次,学校组织学员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张琳既作为教员参加,又担任专业负责人,每天带领学员在发射场上摸爬滚打。
那天,导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剑飞天,直刺苍穹,在天际划出一条壮美弹道。张琳和学员们久久凝望着天空——那是军士学员在发射场上书写的毕业答卷,也是张琳向着优秀军士教员迈进的扎实一步。
战教相融,增强教学科研针对性实效性
「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
「兵教员」、三级军士长郭美超从装备车底钻出来,让现场数十名军士学员惊住了。
课堂上,前来督导教学的一名专家临机设置了一个故障特情。这一下难倒了学员,大家围着装备鼓捣了好一阵,仍然找不到头绪。
大家的目光聚焦到授课的郭美超身上。只见他一边娴熟操作、一边细致检查,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没多久就成功排除故障。
「这样的硬核教员,就是我们的好榜样,跟着他们学操作、练打仗,心里有底气有信心。」学员们为郭美超送上热烈掌声。
前不久,在该校某教材编写推进会上,数名「兵教员」集思广益,让一批新战法新训法新成果进入教材进入课堂。某教研室主任陈超说:「他们了解部队所需、熟悉学员所想,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很强。」
因为这些独特优势,「兵教员」接连带来喜讯。去年底,由该校军士教员参与完成的某教材,亮相上级组织的基础训练规范交流活动,受到部队各级指挥员一致好评。
教位战位无缝对接,课堂战场紧密相连。去年以来,该校探索推行学员「教管训」融合式培养新模式,军士教员再次担纲重任。他们不仅是学员的专业课老师,还成了学员「模拟营」的带训教官,从日常管理、学习训练等方面,参照作战部队模式实行,让学员提前进入未来岗位角色,锤炼带兵打仗能力。
月明星稀,代职即将期满的吕刚,仍在办公室忙碌。半年任教时间,他写下了优秀的「成绩单」——参与6个项目建设、编写7本教材和资料,获得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申报……临走前,吕刚白天忙着上课,晚上赶紧把从教心得写下来。
一项人才培养跟踪调查数据显示,这些年来,军士教员助力该校培养的军士毕业学员中,90%以上担任关键岗位操作号手,85%以上担任班组台站骨干,成为火箭军高素质打仗型军士人才的生力军。
多方受益,构建高素质军士培养大格局
一场「四会」教练员比武在火箭军某旅激战正酣。最终,从该校代职教员返岗的一级军士长王文亮脱颖而出。
一段代职教员的经历,到底给这名军士带来怎样的变化?
代职之前,王文亮被旅里选拔为教练员。可他一直在教学上成绩平平,有时还因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守旧,受到官兵「冷落」。
从火箭军士官学校代职回来后,大家发现王文亮的教学风格发生了变化——能从官兵实际出发,带着问题、带着成果,善于聚焦备战打仗的「点」、抓住听课官兵的「心」,授课满意率大幅提升。
「当教员的经历,是我军旅人生的宝贵财富。」代职教员期间,王文亮与专家教授一起钻教学、搞科研,更新教学观念。回到部队后,他不仅立足岗位担当作为,还向上级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
细数近年来「兵教员」的收获,该校教务部门领导欣喜地说:「他们完成的教学训练系统,在多支部队投入使用,上报参评军队科技进步奖;编写的教材,被军队院校士官教育联席会评为一等奖……」
选送军士到院校代职任教,基层部队也尝到了甜头。火箭军某部领导说:「双向奔赴带来院校、部队和军士个人多方受益。能力升级的‘兵教员’,像一颗颗酵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部队各项建设发展。」
那天,发射架下,学员们整齐地坐成两排,教研室领导望着一张张稚嫩面庞,对刚刚走上岗位的「兵教员」耿立营说:「从今天开始,他们就是你的学员,为部队培养比自己更优秀的军士,是你的新任务。」
谈到新学期的教学计划,耿立营说:「我们要到一线部队去授课,也争取把更多练兵备战成果带回课堂。」原来,该校从基层部队军士培养需求出发,准备派送优秀教员前往部队,开启现地办学,进行「订单式输送」,把人才培养课堂办到战场、办到阵地、办到一线。一听到这个消息,耿立营第一个主动报名。
构建高素质军士培养大格局,前路可期。该校「剑锋广场」上的士兵楷模灯箱熠熠生辉,越来越多的优秀军士人才,从这里走向未来战场。
锐视点
让更多「大师傅」带出「好徒弟」
■姬建春
「要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努力做大师傅,带出好徒弟。」习主席的殷切嘱托,为更好地加强军士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士官学校作为军士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更需要做好「大师傅」这篇大文章,丰富院校教员队伍多样化构成,把「兵教员」的地位作用凸显出来,推动军士教育蓬勃发展,更加高效供给打仗人才。
我军兵教兵的优良传统由来已久。进入新时代,更应赋予兵教兵新的内涵,创新思维观念,延揽集聚优秀人才,推开专长化任教路子,让「兵教员」真正走上院校讲台,充分发挥「酵母」作用,把备战打仗的真功绝活带到课堂,倾心教给学员,推动由「兵教头」零散带兵向「兵教员」系统育兵转变、由小范围受益向大面积辐射转变。
「兵教员」来自士兵群体、成长在基层一线,最清楚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熟悉士兵岗位需要什么能力,也最了解士兵该怎么学怎么训,与学员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感召力。
「兵教员」拥有军士和教员双重身份,是院校专职教员的「左右手」和「连心桥」,用兵言转化知识、用兵语训练技能、用兵行亲身示教,能够让学员从心理上缓解学习压力,更容易找到理解共鸣点和情感认同点,拉近「教」与「学」的距离,助力提升育人成效。
军士教员是在部队的磨砺锻造中成长起来的,是献身国防、建功军营的鲜活典型,丰富的阅历经常感染着学员、非凡的事迹时刻激励着学员,在言传身教中引领学员廓清思想迷雾,找准自身定位,明晰发展方向,激发前进动能。
军队院校因战而生、为战而建,培养打仗人才是根本使命,「兵教员」更是教战练战中坚力量。「兵教员」长期处在练兵备战最前沿,掌握部队战训研究最新成果,能够有效促进院校教战内容更新,使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部队需求侧精准对接;他们技能娴熟、本领过硬,能够标准展现装备运用流程和操作细节,既为学员观摩学习、模仿训练打造示范样板,也为院校组训模式创新、新型教材开发提供重要借鉴;他们在操作演训一线身经百战,应变应急能力强,在院校装备实操、综合演练、实弹发射中,常编入把关组、导调组和技术室等岗位,负责当好实战标准检验员和训练安全守门员,确保实战实训放心托底。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