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19」反导系统正式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导弹系统具备在大气层内抵御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同时,有观点指出,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已基本失效。那么「红旗-19」反导系统究竟具备哪些特性?又为何认为美国的核威慑能力已经大打折扣呢?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近期解放军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接连发布,引起广泛关注。首先,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的正式宣布吸引了大量媒体和网友的目光。
这一宣布不仅预示着中国空军未来将形成以两款五代机为主的「重中搭配」局面,同时也标志着解放军迎来了「双隐」五代机的新时代。未来,歼-35A将与歼-20歼-16及歼-10C共同构成「四剑客」的编队。
这将极大丰富中国空军的空中攻防体系,并增强其战术运用的灵活性。在歼-35A之后,解放军的另一款武器装备同样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这就是在本届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的「红旗-19」反导系统。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地空导弹系统,「红旗-19」主要针对弹道导弹目标进行区域拦截,具备广泛的作战保护区和强大的对抗能力,因此成为国土防空反导作战的关键装备。外界常常将「红旗-19」与美国的「萨德-ER」反导系统进行比较。
现场照片显示,「红旗-19」使用了一种8×8轮式高机动卡车底盘,每辆车配备有6枚安装在圆柱形一体化发射筒内的拦截弹。通过观察发射筒后部的自适应发射底座,可以看出「红旗-19」并未采用传统的垂直发射方式。
而是选择了一种接近垂直的大倾斜角发射方式。这种设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些西方专家认为,这种发射方式能够有效减轻发射车的负担,并在战时实现快速撤离,从而提高系统的生存能力。
「红旗-19」反导系统具备哪些特点呢?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冷、难、强。首先「冷」指的是其采用冷发射技术。冷发射是指通过高压气体或其他动力源将导弹送出发射筒,而不是在发射筒内点火燃烧。
这样在空中点火启动弹体,与传统的热发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避免了推进火焰对发射平台的损害,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二是在发射后可迅速进行装填,提高了发射效率。
首先,关于「难」字,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央视在7号的解说中指出,「红旗-19」具有在大气层内对抗滑翔机动突防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众所周知,高超音速导弹突防能力强不仅因为其飞行速度快。
同时还源于其在大气层内能够利用先进的气动性能快速变轨,导致飞行轨迹难以预测。「红旗-19」不仅能够拦截传统弹道导弹,同时也具备在大气层内对抗滑翔机动突防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
这表明这一技术水平相当高,而中国已经掌握了高超音速导弹拦截的相关技术。目前,全球只有中俄两国宣布具备此类能力。最后,关于「强」字,主要反映在其反导能力上。一些美国媒体认为,「红旗-19」导弹可能使用动能杀伤战斗部,通过直接撞击来消除来袭导弹的威胁,这种技术以其精确性和有效性而著称。
关于「红旗-19」的问世为何被视为美国核威慑力量基本失效,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尚未成功研发出高超音速导弹武器。而「红旗-19」具备在大气层内有效对抗高超声速导弹的能力,因此在拦截传统弹道导弹方面自然更是游刃有余。这一点反映出外界在将「红旗-19」与美国「萨德」反导系统进行比较时,确实有所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