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庆本该阅兵,为何最后却未举行阅兵

2024-10-16军情

我国的阅兵仪式,每一次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每一次都见证着国家的崛起与强大。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第一声礼炮,到如今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15次阅兵仪式,犹如一部史诗,记录着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壮阔历程。

每逢盛大节日,尤其是国庆,阅兵仪式都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电视画面上,雄壮的军乐声中,三军将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先进的武器装备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展示着我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这一幕幕,无不激荡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点燃着内心深处的自豪与骄傲。

2019年的国庆70周年阅兵,更是深深地印刻在每个国人的记忆中。气势磅礴的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无不展现着新时代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坚定决心。然而,今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阅兵的消息却迟迟没有传来,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今年还会举行阅兵吗?

其实,关于阅兵的频率,一直存在着「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说法,但这并非官方规定,阅兵并没有严格的周期性。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建设需要,为了振奋民族精神,展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力量,从1949年到1959年,连续11年都举行了国庆阅兵。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为了响应勤俭建国的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五年一小阅,十年一大阅」,并在1960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明确规定了国庆阅兵的间隔时间。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阅兵仪式一度中断,直到1984年才恢复举行。

从恢复阅兵仪式至今,我国并没有严格按照「五年一小阅,十年一大阅」的规律进行。例如,从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间,我国分别在2009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举行了四次阅兵,其中2015年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2017年则是建军90周年阅兵,并非国庆阅兵。

由此可见,阅兵并非例行公事,而是根据国家需要和具体情况而定。每一次阅兵,都经过了慎重考虑和周密筹划。

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阅兵仪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人员选拔、训练到装备的检修、保养,再到场地的布置、安保工作的落实,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安排和高效的执行。

此外,阅兵还涉及到国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国家从整体战略高度进行考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阅兵视为一种「炫耀武力」的行为,更不能将其与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挂钩。

2017年的朱日和阅兵,打破了以往阅兵的传统模式,首次采用了实战化的演练形式。1.2万名官兵,100多架战机,500多辆战车,100多艘舰船,在广阔的草原上,展开了一场气势恢宏的沙场点兵。

战士们不再是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而是以战斗姿态快速进入预定区域,战机低空掠过,坦克装甲车隆隆驶过,展现出强大的实战能力和随时准备战斗的决心。这场气势磅礴的阅兵,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对于今年没有举行阅兵的原因,有专家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已经不需要通过频繁的阅兵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近年来,中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复兴号」高铁、C919大型客机等一大批大国重器横空出世,这些都彰显着中国科技实力的飞跃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正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中国的发展成就已经足以让世界为之瞩目,无需刻意张扬。

另一方面,明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为了隆重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中国将与俄罗斯等国一起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中自然少不了阅兵这一重要环节。

因此,今年不举行阅兵,也是为了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到明年的庆祝活动中,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更好地展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

事实上,阅兵并不是展示国家实力的唯一途径,更不是为了「秀肌肉」。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中国的发展成就、国际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都是国家实力的体现。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应对气候变化、抗击新冠疫情等全球性挑战方面,中国也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这些,都是中国实力的体现,也是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的理由。

明年,中国将与俄罗斯等国举行联合阅兵式,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相信届时,世界将再次见证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阅兵,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现,更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每一次阅兵,都是对历史的回顾,对现实的检阅,对未来的展望。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的阅兵式,将再次奏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