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叫我伊斯梅尔吧’:1933-1939护航舰极简述

2024-07-19军情

‘叫我伊斯梅尔吧。’

——【白鲸记/莫比迪克】

17世纪初期,英格兰海军发现其急需一种小型舰艇执行海岸警戒,护航和通勤任务。这些职能最初由活跃在北海和比斯开的渔船和捕鲸船承担,其中一些被称为‘shallop’,一些被叫做‘ketch/cache’。相比起地中海式的划桨船,发源于大西洋的船只更加适合当地的海况,,很快逐渐发展成了基于其舰体和索具设计的独立舰种‘sloop’,也就是日后海军诸多轻型舰艇最初的起源[1]。在19世纪末海军分级系统的调整下,‘sloop’作为‘巡航舰’被短暂地归纳于小型巡洋舰中[2];但是随着1911年巡洋舰重新被划分为‘战列’,标准,和‘轻型’巡洋舰开始指代相对大型的舰艇后[3],大战中重新复苏的小型扫雷舰和近岸炮艇于是重新获得了‘sloop’这一舰名。这些基于新时代渔船和捕鲸船设计的小型舰艇,和战时征用的庞大拖网渔船,捕鲸船一起承担起了清除攻势雷场,布雷,反潜巡逻和近岸护航的任务。杰里科的无畏舰或许是与公海舰队对峙的基石,但是正是这些‘sloop’、海军渔船和征召舰艇补充和支援了数量有限的舰队驱逐舰,在凯撒的海军能够施展出的一切先进技术之下保护了海上交通的日常运作[4]。‘德军潜艇部队有三个主要任务:以消耗战削弱大舰队,从而让公海舰队可以与之平等较量;以饥荒击败联合王国;以及阻止美国军队抵达法国’——而‘三项任务全部没有成功[5]’。

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给各国新一轮的海上竞赛画上了休止符。虽然在大型巡洋舰上各国仍然存在竞争,但是这样规模的建造远远无法和1890或者1910年疯狂的海上扩军对比。下一场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按照政府划定的‘十年准则’,新一次大规模战争至少远在一代人以外[6];而跟进海军部战后的预计,战争爆发的地点,可能远在远东水域[7]。在1914年的战争中,数以百计的渔船被征召参与巡逻,战时紧急计划另外建造了四百余艘专职设计的海军渔船和接近两百艘各式扫雷,反潜,护航‘sloop’,截止战争结束时,另外有超过三百艘在建[8]。在和平时期,无论是经济角度还是人力角度,这样庞大的舰队都不可能保留下来,于是护航舰队的基干重新落回了驱逐舰上。

1918年11月11日,皇家和自治领海军总计拥有407艘驱逐舰和94艘鱼雷艇[8]。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复员,1921年11月时,这一数字降低到了204艘[9],仍然远远超过海军部对和平时期驱逐舰队16个分队(16*9=144)的要求[10]。而这些舰艇本身质量优秀。幸存驱逐舰队的核心是大战后期的R/S或者V/W级,以及同时期建造的领舰。后两者可能是大战结束时性能最为平衡的舰队驱逐舰,其基本布置模式持续使用到了1939年新一轮战争结束。进而考虑到大战后幸存的老式炮艇,新舰的替换计划直到1927-1928年才开始引入[11]。

此时替换舰并未被大规模生产。27年计划要求订购2艘新舰替换旧花级炮艇,两舰于是成为‘Bridgewater’级。该级舰保留了大战设计的多功能性,其入役后用于殖民地警备,但是保留了参与护航和扫雷的可能。与大战中设计相比,用于配合迷彩迷惑潜艇观测镜的首尾对称设计不再存在,舰艇整体上与早期炮艇类似,长首楼延伸到舰尾,单桅,吨位上两舰皆为千吨舰,但是由单轴改为双轴设计,最大航速提高到16kn以上,超过同期潜艇水面航速。其武器装备2座开放式老4in火炮,主要用于与上浮的潜艇交火,在战前改为高平武器并在1942-43年加装271,291雷达前应该视为无对空能力的武器。两舰落成时均没有装备ASDIC,但是在战前加装。4艘类似的‘sloop’在次年订购,被称为‘Hastings’级,另有一个单位(印度斯坦)由印度海军操作。1929计划包含另外8艘,被称为‘Shorehams’级。

1932年,基于此前几批舰艇的经验,新‘sloop’进一步分化为了两种更加专职的设计:一种作为‘Bridgewater’的直接替换舰,但是增强了武装换用了标准的4.7in,50pdr主炮,额外增加了一座背负式射击的3in炮用于防空[11]。总计有13艘新舰完成,分别由皇家和澳大利亚海军操作,也就是‘Grimsby’级。另一种更小,吨位缩小到约800吨左右,被称为‘fleet (minesweeping) sloop’,也就是‘Halcyon’级。该级舰武装和前者类似,舰体更小,航速大致相同,深载可维持16节左右,在战时计划参与近岸护航,但是主要执行扫雷的任务。该设计会成为1933-1939年间标准扫雷舰设计,总计完成21艘。

‘Grimsby’级标准排水在千吨左右,在该舰以下的下位护航舰是征用或者专门设计的武装渔船,此时设计吨位约在300-400吨左右;其上则是舰队驱逐舰,标准排水量在1300吨以上甚至1500吨以上。三者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空缺。在千吨级的‘sloop’以下,需要一种更小,更加专职化的近岸护航舰填补。1933年项目于是进一步开始建造新的600吨级护航舰,也就是‘kingfisher’级。这种设计有时候称为‘coastal sloop(岸防sloop/近岸sloop)’,与远洋护航舰对照;有时候也被称为‘巡逻舰(patrol ship)’[12]。其火力保持与‘大’型‘sloop’相仿,舰型仍然类似于大战设计,但是长宽比增加,双轴,携带同样庞大的深弹炮组和驱逐舰级别的ASDIC设备。该级舰适航性糟糕,类似于大多数‘sloop’,其舰内空间拥挤,但是航速提高到了20节,可以参与更高速舰队的护航行动。

在千吨级舰艇以上,1933年项目则包括了一种更大的‘convoy sloop(护航舰队sloop/护航sloop)’,日后也被称为‘慢速护航舰(slow escort)’,对应‘快速护航舰(fast escort)’,也就是‘Hunt’级护航驱逐舰。这种更大的设计吨位提高到1200吨级别,也就是日后的‘Bittern’级。深载状态下,这种大型护航‘sloop’的航速可以超过/接近18节。续航力提高到了10节下8450nm,脱离了近岸护航的范畴。其期初计划按照类似于法制殖民地炮艇('avisos')的反雷击级别火炮(6in),但是该级舰护航舰的本质意味着这种大重量火炮既无法在恶劣海况迎浪行驶时有效使用,也无助于提高反潜舰的性价比。4.7in于是成为标配,以及ASDIC,庞大的深弹武装,和其他轻型武器。‘Bittern’建成3艘——1936年计划中订购了另外2艘,也就是‘Egret’级,此时该尺寸舰艇标准武器被固定位4in双联装高平炮,38年舰装备4座。

1937年,世界范围内的再武装加速,此前在和平时期可以避免大量装备护航舰的任何幻想都不再现实。基于此前的‘Bitterns’和‘Egrets’,一种继续放大的‘General Purpose Sloop(GPS,通用‘Sloop’)’被引入舰队中,也就是著名的‘Black Swan’级。该级舰吨位进一步放大到1300吨级,航速维持在19节上下,武装围绕着重深弹火力和ASDIC,4in高平/FKC和2pdr‘砰砰’设计,以对抗近岸可能出现的敌航空兵和MTB。该级舰有时候被称为‘战争中最成功的远洋护航舰’,虽然其设计显然并非远洋护航舰中‘最优秀’的。如此前大型‘sloop’设计,其摇动性能恶劣,舰上空间拥挤,而作为护航小组领舰时更甚。战前急速扩张的建造计划意味着许多资源处于紧缺状态,建造过程则尽可能以速度为要。与‘Halcyon’的后续舰,总计完成三组59艘的‘Bangor’级六百吨级扫雷‘sloop’类似,许多设备安装混杂,以此时军工产能可以提供的引擎/武器为准。砰砰在战争中会逐渐被博福斯取代,后者初速更高,在远距离上性能远佳;而一部分舰艇的反潜武器则被升级为了首向设计的反潜迫击炮。与其他同期反潜舰类似,其ASDIC设备有标注能力,可以追踪潜艇的行动轨迹以策划打击位置。截止生产结束时,总计37艘‘Black Swan’进入舰队服役,其骤然增加的数量代表着再武装时期舰队扩充力度的激增。时间顺序上而言,下一款‘Sloop’,回归八百吨到千吨级的扫雷舰‘Algerine’级生产数字更加庞大, 达到了110艘。这些舰艇与数百艘征召/生产的武装渔船,以及数以千计的摩托艇一起,担负起了战争中前期护航任务的骨干[5]。

直到1958年,没有其他被视为‘sloop’的舰艇下水。1937-1938年间,战争变得更加迫在眉睫,而海军部搜刮一切可能的产能扩充其舰队规模。晚期通用‘sloop’的建造价格接近小型舰队驱逐舰,而建造周期超过二十个月,无法尽快满足护航系统对硬数量的绝对需求。此时大战时期的V/W族驱逐舰越有70艘左右幸存,而间战中16支现代化舰队驱逐舰的需求仍然可以相对轻松的满足:1927年开始,舰队以每年1个分队的速度订购了A-I总计8支间战标准驱逐舰队(排除C级仅订购半数,随即被转交加拿大海军),35年计划开始,2个分队的部族级,5个分队的双锅炉,单烟囱,双炮炮塔的新舰也已经订购。于是新的武装计划开始将间战标准驱逐舰和V/W级按照设计时的多功能冗余作为护航舰或者布雷舰改造。其留下的舰队驱逐舰空白,以及L/M级防空驱逐舰产能短缺带来的缺口,则由新设计的千吨级‘Hunts’护航驱逐舰补充。

改造为护航舰的驱逐舰大致分为三类:‘远程护航舰(LRE,Long Range Escort)’,‘近程护航舰(SRE,Short Range Escorts)’,以及‘对空对潜护航舰(Wairs,名称来源不祥)’。W/V开始的标准英制双烟囱驱逐舰的动力舱段包括一座后置轮机室以及三座前置锅炉室,1号锅炉室在远程护航改造舰上被拆除,改为燃料舱。在4in高平产量可及时,旧4in或者4.7in会被拆除换装单座双联装4in,或者简单拆除只保留单座单装炮以给新的首向射击的‘刺猬’反潜迫击炮提供空间。1941年中开始,26艘V/W级被改造为远程护航舰,此后还有一定数量的间战标准驱逐舰加入改造。近程护航舰的武装类似,但是保留了所有锅炉以保持战斗航速对抗活跃在海峡和东海岸的E艇。其往往加装‘砰砰’或者厄利空作为额外的反快艇武器使用。多数幸存的V/W级属于近距离护航舰,此后同样有大量间战标准驱逐舰加入成为‘快速护航舰’。LRE与SRE均为战争爆发后开始改造的护航舰,而‘Wairs’则是战前启动的改造项目。36艘V/W级在36年开始被改造为防空护航舰,其武装向‘Hunts’对位,拆除剩余发射器,换装4in高平火炮并加装轻型防空武器[13]。

专门建造的‘护航驱逐舰’,在1939项目中被命名为了‘Hunt’级。该级舰为千吨舰,其成员规模以及成本上与大型通用‘Sloops’类似,但是最大航速增加到27节以上,采用驱逐舰舰型也被视为驱逐舰,可以跟随战斗舰队执行舰队护航任务,以解放更大的舰队驱逐舰本身掩护主力舰,对空对潜警戒的任务。其主要武装同样使用双联装4in高平炮以及四联装‘砰砰’,牺牲有效对海打击能力以换取最低成本下最可靠的高平火力。相比起低速护航舰,该级舰的高航速和设计中的鱼雷武装同样可以在为护航舰队护航时提供对大型舰艇的鱼雷威慑。在1938年最后的3个月里,DNC(古德尔)和设计师们加班加点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赶工了该级舰的设计,以在39年项目中包含第一批10艘订单——随后在建造中被证明稳定性严重不足。第一批‘Hunts’于是被迫放弃了鱼雷武装和1座双联装4in高平。稳定性问题在此后三个批次中得到逐渐解决,预先设计的重深弹武装,三座双联装4in高平和鱼雷发射器也得以重新引入。截止停产,总计86艘完工。该级舰有时候会被与美制‘驱逐护航舰(Destroyer Escort)’混淆[14],但是前者的定位更加类似于护卫舰(frigate),而‘Hunts’的标准称呼是‘护航驱逐舰(Escort Destroyer)’,该级舰仍然编入驱逐舰队,接替驱逐舰职能。

所有这些驱逐舰与‘Sloop’仍然不足以填补保卫全球航运所需要的巨大缺口。随着1939年项目的开展和但泽危机的升温,或许间战中轻型反潜舰故事最合适的结束,恰好是王家舰队护航舰故事的开端:1939年2月,爱德华里德与古德尔会面时,一种基于捕鲸船舰体的新舰成为了嫁接和平时期反潜基干舰队和战时产能扩充后大反潜编队的桥梁。这种拥有捕鲸船船型,可以安装ASDIC设备,航速15节高于武装渔船而接近于早期‘sloop’,建造周期却可以缩短到最短4-5月,最短船坞均时6.5月[15],舒适性低劣,续航力不足,航速低,稳定性差——设计用于近岸护航却被迫在北大西洋的风浪中飘摇的新护航舰就此诞生。这种日后被称为‘Flower’级的轻护舰在1939年当年就被订购145艘,最终产量接近三百艘,与各种驱逐舰,间战期间各式‘Sloops’,和武装渔船,摩托艇等等一起坚持过了战争早期困难的岁月;让更加先进的专职护卫舰有机会加入战争,和护航航母,远距离轰炸机,厘米波雷达,无线电定位器,ASDIC追踪记录仪,反潜迫击炮,‘Ultra’等等一起赢得1943年初至关重要的技术战窗口。1651年与荷兰海军在北海交锋的武装捕鲸船们,恐怕是不会预计到400年后其后代们仍然会在大西洋的波涛上,与可以在水下航行的‘魔鬼之船’较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