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军参谋长阿马尔·普里特·辛格近日在记者会上再次批评国产LCA「光辉」战机交付进度。 原定今年交付空军的83架战机至今仍未到位。 面对参谋长的公开批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保持沉默,似乎打算再次「冷处理」此事。 观察人士认为,印度空军、政府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已陷入僵局。 莫迪政府为提升支持率,大力推动「印度制造」,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则因巨额订单和丰厚利润而积极响应,最终导致如今的困境。
印度政府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获益的背景下,印度国防部便要求印度空军增加LCA战机的采购量。起初,印度空军对此颇为抵触,因为LCA战机各方面性能都相对落后。2015年交付时,全球先进战机已普遍装备相控阵雷达,而LCA战机却仍使用脉冲多普勒平板缝隙雷达,技术水平远逊于国际平均水平。到2017年后,中国空军歼-16和歼-20战机发展迅速,进一步拉大了与LCA战机及印度空军的差距,就连巴基斯坦空军也在枭龙Block2战机上应用新型航电系统提升空战能力。
战术需求逼迫印度空军急需更新战机,但政府强制推行LCA战机采购,导致空军强烈不满。 LCA采购案中,空军与国防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之间曾激烈博弈,双方都不愿高价购买性能落后、作战能力不足的三代机。然而,在印度斯坦公司和政府的「印度制造」宣传攻势下,民意一边倒地认为LCA战机性能优异,空军拒购则被视为「有罪」。 在政府和舆论压力下,空军被迫采购,但采购数量始终有限,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交付进度严重拖延,进一步加剧了空军的不满。
印度LCA战机迟迟未能交付服役,核心问题在于美国提供的发动机供应严重不足。通用电气公司生产效率低下,其根本原因是「去工业化」导致许多关键设备供应链断裂。即便莫迪总理亲自干预,催促交付,也未能改变现状。缺少美制发动机,LCA战机生产受阻便顺理成章。印度空军和国防部对此均深感无奈,阿马尔·普里特·辛格对印度斯坦公司的批评,实则反映了这种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