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解放军重塑陆战!指挥上万台机器人,打造无人军队

2025-01-01军情

中国研发军用5G基站

解放军正在打造「无人陆军」,一个基站能指挥1万台机器人。

最近有香港媒体说,中国的一个学术杂志【电信科学】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中国已经研发出了全球第一个军用移动5G基站。这个基站现在还在测试中,测试完就可以给部队用了。

新型移动基站效能揭秘

据说这种移动基站的信号能传到3公里外的地方,还能同时给最多1万台联网设备或军用机器人提供超高速、低延迟和非常安全的数据交换服务。

而且,这种基站能在各种复杂地形中正常工作,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也很强。香港媒体说,就算解放军带着这种基站,在山区或者城市里有很多障碍物的情况下,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移动,即使遇到电磁干扰,数据传输速度也能达到每秒10吉比特,延迟只有15毫秒。

5G军事网络对比

这到底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早在2020年,五角大楼就启动了一个「5G技术军用化计划」,呼吁各大军工企业为美军开发一种基于5G技术的战术网络指挥系统。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积极响应,并展示了一套名为「5G.MIL」的技术方案。在100米的距离内,5G.MIL的信息传输延迟大约是30毫秒。港媒报道说,五角大楼对这个测试结果相当满意,但也提到这种性能指标甚至达不到解放军的基本要求。

如果我们把5G.MIL和这次港媒曝光的国产5G移动基站做个比较,你会发现港媒的说法并不夸张。

在延迟方面,我们的基站是15毫秒,而5G.MIL是30毫秒。在传输距离上,我们的基站能达到3公里,而5G.MIL只有100米。虽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没有公布5G.MIL的具体设备上限,但考虑到我们的基站能接入至少一万台设备,相比之下,即使在前面两项性能上不占优势,5G.MIL也很难在接入设备数量上超过我们的基站。

无人陆战武器的发展历史

换句话说,在建设军用5G战术网络方面,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已经比美国快了一步。这种优势在未来战争越来越趋向无人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将为中国解放军打造「无人陆军」提供很好的条件。

首先,「无人陆军」的基础——也就是「无人陆战武器」这个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二战时期,各国就开始研究类似装备了。

到了冷战时期,随着电子技术的首次大规模发展,美国和苏联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很多精力。比如,他们研发的月球探测车就是该技术的一部分成果。

无人装备战场失灵谜团

但是无人驾驶车上得了月球,并不意味着它们就能在军队里大展身手。无线数据传输的技术限制和战场上复杂的电磁环境,让操控者很难有效地控制无人地面装备。通常情况下,这些装备不是失灵就是瘫痪。

这些问题一直到俄罗斯参与叙利亚战争时都还没完全解决。在叙利亚战争期间,俄军不止一次在战斗中使用「天王星-9」战斗机器人。不过,这些机器人只能在防御战中发挥作用。一旦要发起进攻,它们往往开出阵地几百米后就会失去信号。要知道,「天王星-9」的设计遥控距离可是有3公里的。

无人装备信号传输基站

事后调查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地面环境太复杂了。树木、楼房和地形起伏等各种可见的障碍物都可能干扰机器人的遥控信号。此外,还有看不见的电磁干扰,也会进一步影响信号的传输。

所以,要想让无人陆战装备从试验性质的武器变成每个部队都能使用的主力装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号传输距离和抗干扰的问题。而这次香港媒体曝光的国产移动基站,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不错。

这个移动基站不仅能在半径3公里的范围内传输信号,还能连接多达1万台设备。有了这个基站,解放军理论上可以在基站周围建立一支完全由无人装备组成的地面作战单位。

别以为3公里的距离太短,会限制无人部队的行动。这个基站之所以能有效抗干扰并适应复杂地形,是因为它没有使用传统的车载伸缩天线,而是用无人机来充当天线。基站自带4架无人机,起飞后用来中继传输数据信号。

无人机接力与基站无人化

一般来说,这4架无人机是互相作为备用的。前面那架要是被击落或者没电了,后面的无人机就能马上顶上去。但在特殊情况时,这些无人机理论上还可以扩大信号中继的范围。

我们甚至可以把移动基站也改成无人操作的,然后在不同的基站之间建立中继网络,这样就能在更远的距离上控制无人陆战装备。

而且,对于要求高、延迟低的5G战术网络来说,控制无人武器只是其中一部分功能。

如今,随着单兵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技术还能为作战部队提供更大的信息流传输能力。这样一来,后方的指挥官就可以通过前线士兵身上的摄像头,直接看到前线的情况,从而制定更详细的作战计划。

毕竟在现代战争中,像制空权和制海权这样的传统战场要素,正逐渐被制电磁权和制信息权等新要素所取代。而要掌握制信息权,关键在于战术网络是否顺畅,能否及时把信息传达到需要的地方。

目前,中国在这方面的移动基站技术已经比美国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