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1951年志愿军俘获英国名将,他为何称中国步兵几乎无敌?

2024-12-31军情

在1951年,志愿军俘获了一位英国著名将领,他为何评价中国步兵几乎是无敌的呢?

1951年初,朝鲜战场上发生了一件令全球震惊的事件。

当时,英国的格罗斯特营被志愿军围困在一片高地上。这支部队在英国历史上可谓传奇——他们曾远征埃及并打败拿破仑,是英国最精锐的力量之一。

这支精锐部队在中国志愿军面前却未能逃脱被俘的结局。更让人意外的是,被俘的英军营长霍利,在战后不仅没有因此受到羞辱,反而一路晋升至英国上将,并在他的回忆录中对中国军队给予了高度赞誉。

究竟发生了什么,使这位来自「日不落帝国」的将领对中国军队如此钦佩?他在战俘营中又经历了哪些事情?

一、英军进入朝鲜:日不落帝国的自大与偏执

1950年11月,英国王家第29旅到达朝鲜战场。该部队的指挥官安德鲁·科尔特少将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表示:「我们带来了英国最优质的装备和杰出的士兵,一定能给中国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番话传到前线的英军士兵耳中,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大部分英军士兵都是二战时期的老兵,他们曾在欧洲战场上与德军交锋,亲历过诺曼底登陆。在他们看来,这些装备简陋的东方部队根本没有什么威胁。

英军的确具备值得自豪的实力。他们装备了最新款的森伯利冲锋枪和布伦轻机枪,每个排配有81毫米迫击炮和火焰喷射器。在夜间作战时,他们可以使用红外线瞄准镜,这种设备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夜视技术。

「当我们看到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时,忍不住笑了。」 英国一等兵约翰·帕克在日记中记录道,「他们所使用的步枪型号古老得就像博物馆里的展品,有些士兵甚至没有步枪,仅携带手榴弹。」

英军在釜谷地区驻扎期间,士兵们常常举行篝火晚会,烤牛肉、喝威士忌,并笑着谈论他们眼中的「东方游戏」。他们甚至在阵地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用中文写着:「欢迎来送死」。

他们很快因轻视对手而遭受了代价。

深夜时分,英军29旅的一个连队正在进行常规的篝火晚会。突然,一名士兵注意到有十几个「韩国平民」朝营地走来。由于英军一直在向当地居民分发食物和药品,守卫们便没有过于关注。

当这些「平民」靠近营地时,他们突然拔出了武器。原来,这些人都是志愿军的侦察兵,穿着韩国农民的服装,成功渗透进了英军营地。

此次袭击使英军遭受了严重损失,几乎整个排的士兵都被歼灭或俘获。更为重要的是,志愿军获取了大量的英军通讯器材和作战文档。

经过这次突袭,英军才认识到他们所面对的军队与众不同。志愿军不仅能够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长途机动,而且还擅长伪装和特种作战。令英军感到最为不安的是,志愿军似乎完全不遵循他们熟悉的欧洲战争规则进行作战。

不久之后,英军指挥部接到了一份前线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指出:「请马上增派重型武器和弹药,中国军队的作战方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如同幽灵般神出鬼没,我们的传统战术几乎无效。」

二、钢铁意志:关键性的釜谷之战

1951年1月中旬,釜谷山区的积雪已经淹没了士兵的膝盖。39军116师接到了一项特殊命令:在三天内必须攻占釜谷地区的制高点,以便为歼灭英军第29旅创造有利条件。

116师的「钢七连」是此次行动的主要力量。在之前的战斗中,这个连队创造了单次歼灭敌人140人的佳绩,因此被称为「英雄连」。当时,七连长张德胜年仅23岁,是整个师里最年轻的连长。

在行军的过程中,为了不暴露他们的目标,七连的战士们用布条包裹住武器,以避免金属碰撞发出的声音。他们没有携带重型武器,每人装备了一支步枪和4颗手榴弹,并且腰间悬挂着一把大刀。

1月15日的午夜时分,七连发起了对釜谷制高点的最后一击。他们采取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战术:并非按照传统从山下正面进攻,而是将队伍分为三组,从侧翼包抄向上攀登。第一组负责制造正面的假攻击,以牵制英军火力;第二组和第三组则绕至山后,准备封锁英军的退路。

英军在高地上部署了两个增援排,人员总数为76人,配备了4挺重机枪和6门迫击炮。他们构建了三道环形防线,自信这个阵地坚不可摧。

凌晨2点,夜晚的宁静被第一声枪响撕破。七连的突击小组从三个方向同时展开攻击。突击队员在50米内投掷手榴弹,利用爆炸产生的烟雾迅速冲入英军阵地。起初,英军还能进行有效反击,但很快便陷入了混乱之中。

战斗持续了整整4小时。到天亮时,七连成功夺取了制高点,但代价惨重:31名战士阵亡,仅剩3个完整的作战小组。更糟的是,英军的增援部队已开始向山上推进。

在这紧急关头,七连的通讯员郑起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起缴获来的英军号角,用力吹响。这种号角声在英军中象征着「全体进攻」的信号。听到这个声音后,增援的英军误以为志愿军主力已经抵达,于是立刻停止了攻击并开始向山下撤退。

这个聪明的选择为主力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两小时后,116师的其它部队终于到达,将英军第29旅彻底包围。在经历一天的激战后,英军第29旅损失了近一半的人力,其中包括3名营级指挥官。

这场战斗成为了改变战局的关键时刻。英军第29旅是联合国军中装备最先进的部队之一,他们的失利使得其他国家部队开始重新审视志愿军的实力。一名被俘获的英军上尉表示:「我们原本以为中国部队只会采取人海战术,但他们在机动能力和近身作战技巧方面,甚至超过了我们在二战中遇到过的德军。」

釜谷之战结束后,「钢七连」的传奇在志愿军中广泛传播。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表明:面对现代装备的差距,战术创新和战士们的坚定意志同样能够造就奇迹。

三、被俘的名将:霍利人生的转折点

1951年4月的某一天,英国格罗斯特营的营长霍利正在阵地上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场。那时,他还未意识到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将对他的军事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格罗斯特营此刻正守卫着位于三八线以北约20公里的一处高地,代号为「74高地」。这支队伍拥有辉煌的历史: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他们曾在埃及金字塔下成功抵御了法军的进攻;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又创造了一个营与德军一师对抗的战例,在北非战场上脱颖而出。

然而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敌手。

在4月22日的凌晨,志愿军第63军采取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战术。他们并未选择正面进攻,而是派遣一支精锐部队绕到格罗斯特营后方,以切断其与其他联军之间的联系。同时,另一队则占领了周边几个重要的补给点,从而阻断了空投补给的可能性。

霍利一开始对此并不感到忧虑。英军在防守方面经验丰富,装备也能够支持较长时间的包围。他命令部队建立了三道防线,并在每一道上都部署了重机枪和迫击炮。

志愿军的战术令他感到意外。在白天,志愿军的狙击手会不断对英军阵地进行骚扰,使他们不得不消耗弹药。夜晚时分,小规模突击队则从多个方向发起攻击,让英军士兵无法得到休息。

霍利更烦恼的是,志愿军似乎已掌握了英军的通讯频道。他每次请求空中支援时,志愿军总能提前撤离。当飞机抵达时,轰炸区域早已无人。

截至4月24日,格罗斯特营的弹药已耗尽80%,而食物和饮水也开始紧缺。这时,联军司令部派遣了一支菲律宾营前来救援,但在途中遭遇了志愿军的拦截,经过惨重损失后被迫撤回。

4月25日的清晨,霍利收到了最后的战报:阵地上所剩子弹不足100发,而重伤员亦无法获得基本医疗救治。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指挥刀,在刀柄上刻下了一句话:「为了荣誉而战」。

就在这时,志愿军发动了最后的全面攻击。他们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战术:并不是依靠传统的分批冲锋,而是派遣一支精锐突击队潜入英军阵地,在内部制造混乱。这个战术取得了显著效果,英军防线在短时间内便被攻破。

在最后的时刻,霍利站在指挥中心,面对涌入的志愿军战士,他做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他没有选择自尽,也没有进行徒劳无功的抗争,而是主动放下了武器。后来他解释道:「那一刻,我明白继续战斗只会导致更多不必要的牺牲。」

于是,这位26岁的英国军营长和他的队员们成为了战俘。彼时,没人预料到这次被捕的经历不仅没有摧毁霍利的军事生涯,反而成了他未来成长的重要转折点。

四、战俘营的独特经历

1951年5月,霍利及其手下被送往位于平壤郊外的志愿军战俘营。与他们想象中的严酷监禁不同,这里的环境远好于预期。

「中国人的战俘营与我在二战期间看到的德军战俘营截然不同。」一位和霍利同处于同一个营地的英军军官在他的日记中写到,「这里不仅确保每个人都有干净舒适的床位和充足的食物,受伤者也能及时获得医疗救治。」

战俘营实行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方式。每位战俘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整天被困在房间里。他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甚至可以举行体育比赛。

霍利发现一个细节:看守他们的志愿军士兵中,大多数人都能说几句简单的英语。后来他了解到,这些士兵经过专门训练,以便能够与战俘进行基本沟通,减少因为语言障碍带来的误解。

在战俘营的图书馆,霍利意外地发现了几本书:【孙子兵法】的英文翻译,以及一些关于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资料。让他更加惊讶的是,志愿军的军官并没有禁止战俘阅读这些书籍。

一天,霍利遇见了战俘营的政治指导员张少华。这位曾在英国求学的军官用流利的英语对他说:「现在你们是战俘,但战争总会结束。我们希望你们能够真实地了解中国,而不是通过偏见来看待我们。」

张少华常和霍利进行军事方面的讨论。一次谈话中,霍利问道:「为何中国军队即使在装备劣势下仍能取得如此多胜利?」

张少华并没有立即作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常常用小米和步枪与日军的坦克和炮火对抗。他们能够取得胜利,不仅因勇气,更关键的是懂得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将敌人的强项转变为弱点。

霍利被允许保留他的笔记本,开始详细记录在战俘营中的见闻。他观察到志愿军战士们的一些特征:他们的军姿虽然不如英军那么整齐划一,但每个人在战场上表现出的战斗力却超乎预期;尽管他们的武器可能显得简陋,但使用起来却非常熟练。

1953年签署停战协议后,霍利和其他战俘被释放回到英国。临行之际,张少华赠予他一本英文翻译的【三十六计】,并说道:「或许这些古老的智慧能对你未来的军旅生涯有所帮助。」

霍利在经历了这些事情和思考后回到了英国。这段作为战俘的经历不仅未能成为他的污点,反而为他随后的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他开始对中国的军事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并将这些东方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指挥艺术之中。

五、战后评估:一位英国将领对中国军队的看法

霍利在1953年重返英国后,军旅生活并没有画上句号,反而开启了传奇般的升迁之路。他先后担任英军第4师的师长和北约地面部队副总司令等重要职务,并最终晋升为英国陆军的上将。

1968年,已晋升为将军的霍利在一次军事研讨会上发表了公开演讲。他表示:「在朝鲜战场上,我亲身体验到一种与欧美任何军队截然不同的作战力量。中国军队的步兵作战能力,已经超出了我们传统认知的极限。」

这番言论当时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一位美国将军立即提出质疑:「难道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真的能胜过装备精良的德国军队?」

霍利展示了一份详尽的数据分析:「以一个步兵班的夜间突击能力为例,德军在最佳状态下可在15分钟内攻克一处轻型防御工事。而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的普通步兵班只需7分钟便能完成相同任务,而且伤亡率更低。」

1975年,霍利出版了军事著作【东方作战艺术】。书中,他系统地对比了二战期间德军、美军、苏军和中国军队的作战特性。他指出:「德军以机械化与速度为优势,美军依赖强大的火力支援,苏军擅长进行大规模机动战,而真正掌握将劣势转变为优势艺术的则是中国部队。」

他举了一个实例:在某场战斗中,一个中国步兵班仅配备了6支步枪和12颗手榴弹,但他们运用了"影子战术"——借助地形和光线制造出该班似乎有几十人的错觉,成功吓退了一支装备有两辆装甲车的美军排。

1980年,一位德国军事记者向霍利提问,询问他为何如此钦佩中国军队。霍利回应道:「我在战俘营的经历使我认识到,真正的军事实力不仅仅取决于武器装备,更为关键的是战术创新和士兵的精神。中国军队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令人赞叹的高度。」

霍利特别指出了中国军队的三个特点:首先,他们具备几乎完美的夜间作战能力;其次,即使是最低级别的士兵在失去指挥官后依然能够执行任务;最后,他们能够根据战场情况迅速调整战术,这种灵活性是其他国家军队所缺乏的。

1985年,霍利在退役前的最终军事演习中要求英军学习一些中国军队的战术,尤其是轻型突击和伪装潜伏的技巧。这次演习结果显示,这些东方战术在现代战争中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实用性。

1989年,退役的霍利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军队的特征,那就是‘以弱胜强的艺术’。这种艺术并非依赖先进武器,而是源于独特的战术思维和士兵们无与伦比的意志。这种结合造就了一支在步兵作战上近乎无敌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