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航母的大家庭中,中国可谓是一颗璀璨的新星,虽然资历尚浅,但其蓬勃的发展势头与独特的创意思维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前不久,首艘国产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的首次海试圆满成功,无疑给世界航空母舰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而就在人们还沉浸在「福建舰」带来的震撼中时,又一款疑似「无人机专用航母」的神秘舰艇再度引发了全球的瞩目。
最近,有外国媒体通过对商业卫星照片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中国某船厂内停泊的一艘新型大型舰艇。这艘舰艇的构型与航空母舰颇为相似,引发了外界对其身份的种种猜测。有人猜测,这很可能是一艘专门用于无人机起降的航母,展示了中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从卫星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艘舰艇停泊在A泊位,拥有大尺寸的飞行甲板构型,舰岛位于舰体右侧靠前的位置,似乎与排烟系统实现了一体化设计。而在甲板右侧靠后的位置,有一处略显突出的结构,很可能是升降机的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这艘新型舰艇并未采用现代航母常见的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而是选择了与两栖攻击舰相似的直通式甲板。这一设计使得舰艇在无人机起降方面更具优势,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在航母设计方面的独特思考与创新精神。
虽然从照片中难以准确判断这艘舰艇的具体尺寸和吨位,但通过与码头上的建筑物和附近拖船的对比,可以大致推测出其尺寸和吨位并不大,可能仅有约1万吨左右。这一推测与有着「世界最小航母」之称的泰国「查克里·纳吕贝特」号颇为相似,后者的标准排水量不到8000吨,满载排水量也仅约1.1万吨。
倘若笔者对这款国产新型舰艇的吨位预估得当,那么一个颇有趣味的问题便浮现眼前:这样一艘接近航母构型,却仅在万吨级边缘徘徊的舰艇,究竟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呢?
或许有人猜测,如此规模的「小航母」恐怕难以承载国产的固定翼舰载机,莫非它是一款直升机反潜航母?然而,对于解放军海军而言,在国内已有能力从容地批量建造如4万吨级的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情况下,若真有需求,完全可令075型舰临时扮演直升机反潜航母的角色。因此,特意研发一款吨位较小、载机量有限且功能相对单一的轻型反潜航母,显然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那么,这艘舰艇的真正用途又是什么呢?笔者推测,它极有可能是一款专为搭载无人舰载机而设计的无人机航母,至少也是服务于相关「科技树」的无人舰载机实验平台。
相较于传统的有人驾驶战机,现代军用无人机的重量和尺寸普遍较小,舰载无人机亦是如此。因此,一款专为无人机打造的航母,在体积上无需与搭载有人驾驶舰载机的大型航母相媲美。它完全有可能在大幅减小舰体尺寸和排水量的同时,依旧保持与大型航母相近的舰载机搭载数量和高效的「放飞-着舰」能力。
受到目前航空器气动设计、发动机技术、材料科学、机载武器以及人工智能系统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可见的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诸如无人战斗机、无人攻击机和无人轰炸机这样的主力无人机,在综合战斗效能上仍然难以与有人驾驶的战机相抗衡。
鉴于此,尽管无人机在运营成本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但在面对高强度作战任务时,它们独自承担任务的难度依然较大。同样,以舰载无人机为主要力量的无人机航母,在高强度海空对抗中也很难担任主要作战角色。
然而,事物总是有两面性。当面对那些对抗强度较低,或者航空器拥有明显技术优势的任务时,无人机航母和舰载无人机便能充分展现其低成本优势,从而有效地将有人驾驶舰载机和大中型航母从这些任务中「解放」出来。这样,它们就能在更适合的战场环境中,以更经济、更高效的方式,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当谈到海空侦察与监控,长航时舰载无人侦察机与预警机堪称得力助手,能极大分担有人驾驶侦察与预警机的工作压力,使其专注于更加紧迫的作战环节。而在反潜战线上,舰载无人反潜直升机亦能贡献显著力量,它们携带的机载吊放声呐和反潜鱼雷能在巡逻和攻击阶段为有人驾驶反潜直升机减轻不少压力。
反潜战的核心不在于击沉敌方潜艇,而是如何确保己方水面舰艇免遭敌方潜艇的偷袭。即便未能成功击沉敌方潜艇,只要反潜机能在其上空进行持续侦察,迫使敌方潜艇难以上浮或露出潜望镜,那么我们的反潜任务也可视为成功。
再者,在战场通讯、电子干扰以及小尺寸物资的空中补给等领域,低成本的舰载无人机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潜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高成本的有人驾驶舰载机。在此基础上,一种小型无人机专用航母的构想应运而生,它可以与大中型航空母舰形成有效的「高低搭配」。前者能够分担后者的次要任务,而后者则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集中于一线的作战行动。这样的模式无疑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