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战区某部一级上士陈杨——
忠诚守护「无形国门」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杨明月 特约记者 彭小明
陈杨(左)近影。巫岱玥摄
爬上「绝望坡」,西部战区某部一级上士陈杨长舒一口气。
「绝望坡」,雪山之上,坡度极陡。每次爬到一半,陈杨都感到身上的设备重若千钧,呼吸也变得困难。为了增强攀登能力,陈杨上高原前的几个月就开始加强体能锻炼。
山坡最高处,不仅有陈杨搜寻信号的忙碌身影,还有他践行使命的坚定脚步。
2010年,陈杨入伍不久,就参加了某岗位选拔。他刻苦钻研、勤学苦练,最终凭借过硬能力素质,成功入选。对陈杨来说,这是他开启专业淬火之路的起点。
2014年的一次小组例会,专业骨干齐聚一堂。会上,陈杨大胆提出某项建议,得到与会人员的关注和肯定。「陈杨提出的战术观念令人耳目一新。」参加小组研判的机关参谋、曾被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曾文龙欣喜地说。
没过多久,陈杨因工作需要被调到曾文龙所在科室。在这里,陈杨在曾文龙指导下,向着新目标发起冲锋。
经过刻苦训练,陈杨的耳朵越来越灵敏,能在不同频率声音中快速分辨目标信号;他的眼睛越来越锐利,能在频谱图里精确锁定目标线条。他的专业技能越来越精湛,多次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重大任务。
2019年,陈杨带队执行某项重大演训任务。这是战区成立以来首次组织该类任务,也是陈杨第一次带队。如何高效完成任务,对他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任务地点位于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为寻找合适点位,陈杨和队友背着沉重的设备,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爬上去测试。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铆在数据采集一线,最终出色完成任务。
任务归来,陈杨带着2项研究成果走上答辩台,成功获评全军某相关成果奖项一等奖。
一名军士竟然以第一作者身份获评该奖项,这让许多人大吃一惊。陈杨知道,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多亏了曾文龙的鼓励和帮助。
当初,陈杨和队友从高原返回后,按惯例,他只需将采集的样本交给专业分析人员即可。可曾文龙态度坚决:「你不仅要做数据分析,还要负责撰写报告。」
陈杨心里清楚,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最终,他咬咬牙,接下了这个任务。
不久,陈杨把一份近百页的报告交给曾文龙。「我就知道,你一定行。」曾文龙笑着对他说。
正如曾文龙期待那样,陈杨不仅自身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工作实绩突出,还多次到战区多个单位授课,先后帮带培养出50多名业务骨干。
入伍15年,陈杨靠着这股拼劲、闯劲,一次次战胜困难挑战:为完成某项研究,他深入密林不慎被毒虫咬伤;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他在高原雪山连续鏖战200余天;为搜寻最佳信号,他背着设备翻山头、攀悬崖……
「班长,您长期坚守在这样艰苦的地方,靠的是什么?」在雪山上执勤的新战士忍不住问他。「使命!」陈杨的回答掷地有声。
屋外,高原的风呼呼作响。屋内,陈杨向战友说着心里话: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兵守国门」,像参加过保卫边疆战斗的爷爷那样,在战场上冲锋杀敌;来到部队后,我对「国门」有了新的理解。
「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坚守有形的‘国门’,还要守好看不见的‘无形国门’。」陈杨说。
无数个寒风与星光相伴的夜晚,陈杨和战友坚守在雪山之上,守护着「无形国门」。在这里,除了看不到的信号、摸不着的数据,还有他们对祖国永恒的热爱和赤诚的信仰……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