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不强,勇气不少,台地方武装似乎过于自信,竟想将战火扩展到厦门,一旦开火,便会从远处发起攻击。但他们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
在这次演习中,台地方武装自信地展示了其「无剧本」演习模式,以此来突出其训练的实用性和适应实战的灵活性。尽管台方努力展现其严肃的军事备战态度,演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显露出一些矛盾,特别是关于其武器系统先进程度的问题,这些武器在现代战场上是否能发挥作用?
金门地方防卫部在此次演习中负责执行一场检验火炮部队专业性的「火力支援状态演练」。
台方通过执行射击任务,展示了其官兵对240榴炮的熟练操作。从装填到发射的整个过程,显示了台地方武装对传统火炮系统的熟悉度和应用能力。
然而,引人注目的不是这种操作熟练度,而是使用的火炮本身。
台军配备的240榴炮,实际上是来自二战时期的美国M1型240毫米榴弹炮,这种古老的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特别是其射击周期,平均每两分钟发射一次,这样的准备时间在当下快速演变的战场环境下显得十分过时。
以俄乌战争为例,火炮部队的存活和效率很大程度上依靠其快速部署和撤离的能力。
与此同时,如「海马斯」火箭炮和「凯撒」车载榴弹炮等现代火力投送系统,它们能够快速打击后立即撤离,使其在战场上更难以被追踪,因而生存率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台地方武装仍然依赖这种过时装备,显示出训练与实战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尽管台方极力通过这次演习来展现其对抗大陆的决心,但依靠这种老旧的火炮系统,不仅无法对大陆构成威胁,反而可能会由于炮身爆裂而危及自身安全。
此外,一旦爆发战争,这些固定部署、容易被侦测的火炮系统将很快成为对方攻击的目标。
据了解,台地方武装还自认为聪明地将这种古老的火炮部署在金门岛上。
从地理位置看,金门岛与大陆的厦门岛隔海相望,这意味着,一旦发生冲突,这些榴炮将成为台地方向大陆远程打击的关键武器,但同样必须面对来自解放军的激烈反击。
从军事角度分析,这样的部署确实能为台地方武装在战争初期对对岸目标实施打击提供某种战术优势,特别是能对大陆沿海重要设施造成初期重大打击。
面对这种公然的挑衅,大陆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除了传统的军事响应,例如增强防空和反导能力外,大陆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战工具,比如先进的侦察和攻击无人机,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打击和干扰。
正如最近解放军「双尾蝎」无人机围绕台岛的侦察任务所示,无人机的灵活性和持久性为现代战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此外,虽然台方在岸舰反舰导弹系统上投入了大量资源,试图建立多层次的海域防御网,但在大陆强大的火力和众多无人机、火箭库存面前,这一防御体系的持久性又能维持多久呢?
需要指出的是,解放军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尤其在精确打击和电子战方面的能力,与台地方武装的对抗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对大陆而言,虽然维持一定的军事威慑力是必要的,但真正的安全和稳定必须通过对话和合作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