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所谓国产「六代机」的最新进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实际上这标志着下一代新型战机研发周期的启动,正式服役可能还需要若干年。目前,歼-20战斗机仍然是最关键的主力战机。进入2025年后,关于歼-20的一些信息开始被揭示,解开了之前一直保持「对外保密」的神秘面纱。
每天进行迭代,飞行员「透露秘密」。
曾经关于歼-20战斗机的所有信息都是高度机密,但如今部分内容已被允许公开。在2024年1月4日的一则报道中,一名歼-20飞行员提到:「歼-20战斗机的一些核心功能正在不断升级。」这也是首次使用「每天迭代」这一说法。现代战斗机不仅依赖硬件的堆砌,还涵盖了复杂的软件系统。软件系统的每个模块都在随时进行升级,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只要现代战机仍在服役,就必然面临技术升级的挑战。随着战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系统的升级愈发重要。在各类模块和子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战机的功能只会日益增强。可以预见,未来的六代机也将采用相似的升级方式,实现持续的迭代。
歼-20战斗机服役多年,外观上变化不大,但其内部的改进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未来也必将继续进行优化。根据美国媒体【战区】的报道,目前已经推出了歼-20A型战机,对机身进行了修改,改进了设计,包括重新设计的鼻锥、更深的尾翼和略微提升的驾驶舱,以及为WS-15发动机预留的空间等。
歼-20战斗机首次亮相时,许多细节并未对外公布,某些部件还特意进行了遮掩。然而到了2025年初,情况发生了变化,公开报道中不再对某些细节进行处理,可以观察到维护舱盖上的每个螺栓都经过了隐身设计,高速数据链天线、地线插口和应急抛盖装置等细节也显露无遗,这些在之前并未展示过。虽然这种变化看起来不大,亦无法算是对重大秘密的披露,但这反映出歼-20战斗机的保密级别有所降低,而这很可能是因为有了更为先进的战机。2024年12月26日,两款「六代机」同时曝光后,歼-20战斗机也得以毫无顾忌地亮相。
外界对歼-20的强大能力评价不足。
在逐步公开歼-20战斗机的信息时,我们也意识到外界对它的了解仍然相对有限。可以简单地说,歼-20的性能十分强劲,却被外界严重低估。
美国媒体【战区】对歼-20战斗机的理解仍然落后,至今认为只有装备WS-15发动机才能使歼-20具备「超级巡航」能力。这种观点完全基于对国产WS-10发动机功率不足的认识,未能意识到「超级巡航」能力并非仅仅依赖于发动机功率的提升。单纯讨论动力问题显得过于肤浅,没有考虑到机体设计和实用条件。
歼-20战斗机的改进速度要比美国媒体所预测的快得多。为了避免显得自己落后太多,美国媒体在报道中进行了多重处理与掩饰。例如,关于歼-20A战斗机原型机出现的时间,他们提到的2022年12月实际上是最晚的时间,真实问世的时间要更早,因为我们从未对外公布过哪款机型是歼-20A的原型。此外,西方对歼-20A研发进展的很多猜测都是基于推测,大多数美国军事专家的分析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想象。
美国媒体早已意识到歼-20A战斗机的存在,不过对其性能的预测相对有限,且依然保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歼-20A战机的首批图像质量不佳,排气喷嘴被遮挡,因此无法确认是否更换了WS-15发动机。这一观点被误用的时间相当长,给人留下了WS-15发动机「至今无法制造」的印象。
只需分析一下,美国媒体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WS-15发动机上,强调这款发动机的应用将使歼-20A的动力系统超越F-22战斗机。而对于歼-20A战斗机的其他调整几乎没有提及,这表明他们在故意回避现实情况。
美国政府则采取了更为淡化的态度。在2022年9月,美国空军的威尔斯巴赫上将谈及歼-20战斗机的性能时表示:「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失眠的问题」,还重复了「抄袭论」的说法。而在2023年,他又提到,歼-20战斗机尚不算是一款「占主导地位的飞机」。这显然是对美军战机多次遭到歼-20拦截的事实选择性忽视,等于是在「掩耳盗铃」。
经过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美国不再提及「技术领先」的话题。威尔斯巴赫上将只是表示,美国与盟友定期在高威胁情境下进行训练,任何中国战机都难以应对。此时不提技术,而是强调训练和人员素质。在他的话语中,依然流露出对歼-20战斗机的畏惧,毕竟技术的差距已经不复存在。
中国的航空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不应再被低估。歼-20战斗机实力强劲,但对外披露的信息较少,导致西方媒体常常认为其处于所谓的「落后」或「不完全体」状态。这种轻视反而可能是个好事,一旦在实战中亮相,歼-20战斗机必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