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网友逼问美国少校:如果非要开战,是和中国打还是日本打?

2024-10-15军情

回顾人类历程,完全和平的时期几乎不存在,可以说人类历史本质上是一部战争的编年史。如果要评选出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美国无疑是首当其冲。许多人认为,自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以来,它就像一台战斗机器,从二战开始至今,各种大小冲突几乎都能找到美国的身影,因此被视为一个真正好战的国家。

因此,有位外国网友向美国少校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战争再次爆发,美国会更倾向于把中国还是日本作为对手?实际上,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许多网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七十多年前美国与日本及中国的交战历史,而这两场战争的结局截然不同。那么,这些网友所想到的究竟是哪两场战争呢?如果真的再发生冲突,美国人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国军队在内战中呈现出不断败退的态势,被朝鲜士兵压制。此时,美国为了维护在亚洲的影响力介入局势,登陆仁川,这使得朝鲜军队陷入夹击,不得不撤退。美方指挥官麦克阿瑟一直自以为是,他认为凭借美国现代化的军事力量,会迅速征服整个朝鲜并赢得战争。

然而,没有人预料到我军参战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始至终狂妄自大的美方都无法打败志愿军,纵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火力也无济于事,他们最终只能在谈判桌前屈服妥协。

在我军尚未参与战斗之前,美国可以说是如同畅通无阻,持续向北扩展,甚至胆敢挑衅我国东北。针对美国的无理行为,我国起初采取了耐心克制的态度,并正式发出警告,请求其不要越过红线。然而,美国却一贯目中无人,无视我们的警告,继续肆意妄为。

而麦克阿瑟更是自以为然地分析我军未来动向,还告诉杜鲁门,如果中国出兵朝鲜,这将是一场自毁前程的冒险。在全美上下普遍相信战争必胜之际,杜鲁门甚至对外发布声明称,美军很快就能结束战争。

保卫家园与国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战士于1950年10月开始了保卫家乡的海外征程。此时,美国依然沉浸在胜利的美梦中,完全没有察觉到战局即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美国人的设想中,中国可能只派出小规模部队,不会对整体局势造成显著影响。然而,当战斗正式展开后,敌军北进的先锋力量——韩军第六师第七团却被志愿军全歼。值得注意的是,韩军第六师并非普通部队,而是敌方精锐之一。这时,美方才意识到志愿军实至名归的实力,即便麦克阿瑟也严肃宣称一场新战役已经开启。

到了十一月,他内心的算盘已然被打乱。自我军战士初入战场后,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穿插攻势,让美军深刻认识到我方战士的强大。在长津湖之役中,我军取得了空前绝后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以弱击强,还在敌人眼皮底下昼伏夜出秘密行进,最终成功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围歼作战。

这场战斗的胜利无疑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态势,对于美军而言,这一役成为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当骄傲自豪、作为精神支柱的陆战一师被围困时,美国整个国家受到了沉重打击。正如一位老兵所回忆,当胜利似乎指日可待时,局势却瞬间逆转。从现场实时录影中可以看出,在长津湖征战后撤退时,美军士兵脸上的凝固表情流露出失落与绝望。

毫不夸张地说,长津湖战役是美国自二战胜利以来首次遭遇的重大挫折。或许当时美军与志愿军在装备实力上的差距过大,以至于全球和美方自己都无法想象他们会失败。而为了维护面子,美方高层选择将美军被志愿军击败并撤退的事实掩饰为改变前进方向,但显然,这并不能改变历史的真相。

不可否认的是,我军的士兵在严厉打击美军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么,我军究竟是如何让自认为无敌的美军感到困惑与不安呢?实际上,当我军战士发起攻势时,美方直接陷入了惊愕之中。他们完全不明白我军士兵为何会出现在长津湖地区,也无法理解这些战士是如何悄然潜伏而来的。在他们毫无察觉的时候,就这样被我方包围,身处于全灭的危险之中。

最为强烈的寒流

更何况,当时长津湖正处于极端寒冷的环境中,罕见的强寒流袭来,最低气温接近零下四十度。尽管美军配备了完善的保暖设施和充足的防寒物资,却仍有不少士兵遭遇冻伤,而因严寒而死的人数与战场上阵亡者几乎不相上下。在这样的低温条件下,即便是武器装备也有可能受到影响,更不用说衣着单薄、面临严酷天气威胁的我军战士了。

他们怀着宁愿付出一切的决心,为了避免被敌机察觉,白天常常隐藏在积雪中,夜晚则如同熟练的猎人一样穿梭于丛林之中。由于寒冷刺骨,我军士兵防寒物品严重短缺,冻伤现象普遍,甚至有不少战士的耳朵已经失去了知觉,如同不再属于自己的一样,只要轻触便会脱落。

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执行着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而正是这样的我军战士,让装备精良的美军精英们只能匆忙撤退。甚至美军高层都认为中国不会出动作战,但当王牌部队抵达长津湖时,瞬间,我军的照明弹撕裂了黑暗,紧接着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和志愿军冲锋的号角。还没等美军做出反应,我方士兵已然发起攻击。尽管他们由于长途行进而疲惫不堪,也缺乏防寒物资,但心中满怀热血与强烈斗志。

一些美军意识到情况后,迅速向空中发射了照明弹,希望能厘清周围的状况。当火光闪亮四周时,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被我军的士兵包围得水泄不通。尽管美军在与我军搏斗了一夜之后拼命挣扎,但仍无法突破重围,只得选择撤退。在他们狼狈的撤退过程中,我军进行了强有力的阻击,以至于美方机械化部队速度缓慢,后移的一步付出惨重代价。这时,美军不仅领教了我方战力,还成了神经紧绷的小鸟,十分害怕路上的埋伏。

当他们逃到一处高地附近时,觉得我军很可能在此处设置了埋伏,尤其是在那块高地上。因此,他们派出几个人前去查看。美军刚爬上高地,就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只见那里趴着一百多名我军战士,他们身上的衣物极其简陋,一动不动,此刻保持着警惕的姿势,仿佛随时准备迎击敌人。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已经冻成了冰雕,就摆在那里面对敌人。这些正是负责伏击任务的五十九师第一百七十七团六连。当美军看到这些冻死的我方战士后,不禁心生敬畏,同时也突然明白为何和志愿军交手,美军总是屡屡失利。

狠狠打击美军

确实,我军的士气远超美军,那份无畏生死的精神是我们的核心。一位志愿军老兵曾说过,如果每个人都能多带一点粮食,美军绝对无法在我方包围中逃脱。曾经在战场上亲眼目睹我方勇猛的美军也承认,假如中国士兵装备不那么落后,美国人可能早已倒下。那些话是某些美军早在战争初期就有了这样的体验,而后来加入战斗的李奇微也坦言,一旦他们意识到我们部队正在冲锋,下意识就会选择逃跑。对于这些士兵而言,当热血沸腾的冲锋号角响起,他们便想到所要捍卫的一切,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无所畏惧。

在1950年11月,我军战士在云山与美军进行了第一次交锋,这是双方首次正面对抗。当时我军战士仅穿着破旧的棉衣,而美军则装备精良,他们每个人都进行了充分的御寒准备,内里厚厚的保暖服装外加专门设计抵御风雪的外套,头上戴着保暖帽子,脚下则是层层叠叠,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先进的机械化武器装备使得他们在火力上远超我方,他们严阵以待,只为消灭我军。

不过,在他们还未与志愿军展开正式战斗之际,突然传来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消息:两万我军战士早已将他们牢牢包围在云山。然而,当美军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已经失去了反击的机会,我军的冲锋号声已从四面八方响起。

起初,美军对于这种声音毫无头绪,因为他们以前从未听过,直到我方战士已经逼近,他们才意识到这其实是冲锋的信号。一位亲历那场战斗的美国老兵回忆道,中国士兵眼中透露出一种无畏的气势,即使美军不断用武器攻击,似乎中国军人根本不会退缩,一直向前冲击。局势瞬间发生了改变,美军自认为坚不可摧的防线在我方进攻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这使得许多美军首次感受到了中国士兵坚韧不拔的意志。许多美军对此情景竟然目瞪口呆,此刻他们只能本能地反应,试图保全性命。一名美国老兵回忆说,当时他只能选择假装昏死过去,当志愿军在他身边检查时,他 无比恐惧,连呼吸都不敢,只能静静等待志愿军离去。

毫不畏惧

在确认周围安全后,这名美国士兵才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同袍尸体,惨烈程度令人不寒而栗,令他终生难以忘怀。而我军的冲锋号音则让他感到无比恐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感觉并非个别士兵的独白,对许多美军来说,我军冲锋号如同死神来临,就连不少高层指挥官也有类似看法。

显然,我军与美军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内战场上的斗志。那么,为什么双方的差异会如此明显呢?对于美军来说,他们不惜千里而来参战,不是出于什么崇高理想,而是受到了强烈的功利驱动。而我军士兵在前线作战并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一心守护祖国。他们将热血倾注于这份使命。

当美军意识到志愿军真实的心态时,感到十分震惊。实际上,美方作为侵略者可能无法理解,当时中国刚刚站稳脚跟,在经历了长期战争后,自然不希望再打仗。然而,面对已逼近门口的挑衅,我方能够袖手旁观吗?更何况他们不能退缩,因为身后就是国家和故乡的人们。

可以说,眼下的和平是前辈们在战场上拼搏而来的,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令敌军望尘莫及。这场战争不仅彻底震撼了傲慢的敌人,更让曾与我军交锋过的美军对这段噩梦不愿再提,而麦克阿瑟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认为与中国作战毫无理智可言。相信如果美国人重新做出选择,他们绝不会选择和中国开战,因为我国如今实力已大幅提升,不再是昔日那个落后的国家。而且,我们对于和平有着极强烈的不懈追求。

相比之下,位于亚洲的日本显得更加霸道。在二战之前,为了应对国内危机,日本选择发动战争,通过侵略他国来获取利益。到了战争的后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遇了美军的强大实力,尤其是在中途岛一战中,日本海上的力量几乎被击溃。然而,此时的日军依然不甘心失败,还试图迅速逆转局势。

实际上,早在1941年,日本不仅对战火蔓延至中国等地感到不满,还想将广袤的海洋领域一同点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秘密筹划了很长时间,准备采取出奇制胜的策略,对美军的重要基地进行偷袭。

那么,日本为何如此胆大妄为呢?原因在于,在战争期间,日方获取石油的渠道已被美方切断。石油在装备作战中至关重要,美军停止供应后,日本迅速陷入资源短缺。因此,为了争夺关键物资,他们将目标转向东南亚国家。然而,由于英美势力早已渗入该地区,这一计划无异于是要侵占西方国家的利益。

早行动为佳

因此,为了抢占先机,日本高层策划了一项早已准备好的偷袭计划,旨在对美国海军造成重大打击,而攻击的目标便是珍珠港。该基地对美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如果日军能够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重创美方,那么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实力平衡将显著倾斜。经过反复权衡后,日本最终决定付诸行动。

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和往常一样,这天对美军而言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他们全然未预测到即将降临的一场巨大的灾难。就在他们附近,日本派遣了大量舰艇,上面搭载着数百架战斗机。当日本指挥官下令之际,猛烈的攻击随之展开,美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受重创,其珍珠港基地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摧毁殆尽。随着日军炮火四射,燃起滔滔烈焰;在美舰熊熊大火中,到处回荡着士兵们绝望的呼喊。在这样紧迫情境之下,美方也正式投入到了这场海上较量中。

尽管美国的实力极为强大,但在战争的初期,实际上并没有有效地压制住日本军队。此时,日方意识到美方将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因此趁机积累了一些优势,美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然而,美军迅速调整了战术,并凭借情报上的优势掌握了日军下一步计划即攻击中途岛的信息。为了报仇,美军终于赢得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战役,对日本海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冲绳岛上,美国士兵愤怒地包围着日本部队,他们根本不想让敌人投降,而是彻底要消灭对手。

顽固的日本军队毫不示弱,集中大量海军和陆军力量于冲绳岛,并且发起了一系列自杀式攻击,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斗。受到极端思想影响,他们在战斗中展现出异常的勇猛,不怕死亡。在经历了十轮同归于尽的进攻后,美军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也感到深深的不安,其中有三十多艘舰艇被击沉,超过三百艘遭到重创。而这种让人闻风丧胆的作战方式虽然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但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当两国争夺得难解难分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忽然传来:德国法西斯终于宣布投降。

对所有在反法西斯战线上的国家而言,这显然是一剂强心针。然而,对于日军来说,他们并不会因此放弃斗争,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在美军先进装备的强大压制下,日军的攻势逐渐减弱。美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并最终以沉重代价赢得了胜利。这场战争无疑给日方海空力量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瓜岛战役

尽管此刻只有日本仍在顽强抵抗,但他们依然打算进行反击,目标锁定在瓜岛,并计划在那里建立军事基地。如果日本的计划得逞,美军在附近的驻地将面临严重威胁。为了未雨绸缪,美军必须阻止日军的行动。由于岛上的许多劳工是被日军强制征用并非其精锐部队,因此美军发动登陆并不困难。

瓜岛战役迅速展开,随着战斗的进行,局势很快陷入僵持。然而在随后的交锋中,日本军高层接连犯下战略错误,使得他们很快处于劣势。而美方士气大振,将日军逼得无路可退。此时,美军在战场上表现出极端疯狂的状态,与日军相遇便是拼尽全力、毫不留情。这一战令日本方面遭受重创,成为整个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回顾美日之间的战争,在初期阶段,两国的实力差距并不明显。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也算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够与多国强敌抗衡。然而,随着美军在局部战斗中不断获胜,日本军方开始变得无力反击。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金融压力和物资短缺,日本后勤出现了严重问题。最终,日军逐渐无法抵挡美军的攻势,不得不放弃瓜岛。

毫无疑问,美军的胜利对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野心造成了严重打击。日军在这场战斗中的失败,使得两国间局部战争的胜负基本明朗,美国已经取得了显著优势。在后续的作战中,尽管日本继续展现出顽强和勇敢,但他们已无力扭转颓势,只能在美军不断进攻下屡次败退。可以说,虽然美方初期对抗日本时并不顺利,但到了后期却如同破竹之势,这或许正是因为成功击溃了实力强大的日军,让美国感到格外骄傲。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点。尽管美国人实力强劲,但我军士兵背后有着人民和祖国的坚定支持。他们不仅是坚韧的战士,还拥有完善的战略计划,即使面对美军也毫无畏惧,胜利将指日可待。从过去的战斗来看,我军显然是美军最不愿意对抗的敌手,而日本军队则在他们眼中是一支可以击败的力量。因此,如果能够重新选择,美方必定不会把我国作为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