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无偿提供10个亿,培养六千名非洲军人!为何中国要重金下注非洲?

2024-09-14军情

中国宣告,将提供10亿元无偿款项,协助非洲培养6000名军人。中国为什么对非洲如此关注?培养外国军官,有哪些优势?今天,一林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中国的军事院校是怎样在非洲大陆上声名显赫的?

中非之间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1971年,中国重新取得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非洲各国投出了26票赞成票,几乎一半的非洲国家都表示支持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非洲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地区。例如苏丹,其整个石油经济几乎完全是由中国所建设的。苏丹将70亿桶的石油优先开采权直接给予了中国。作为补偿,中国协助苏丹建设了炼油设施、石油运输管道和港口等基本设施。中国成为了苏丹最主要的石油开采国。

与中国合作,苏丹获得了收益,因此考虑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那该如何提高呢?将苏丹的军官派往中国军校进行学习。这一批留学生回到苏丹之后,迅速崭露头角。苏丹军队中的中高层指挥官,几乎都是在中国留学的学生。当苏丹内战开始时,令人震惊的一幕随之出现。北苏丹的军官大多来自中国国防大学,而南苏丹的军官则主要是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毕业的。这场苏丹内战,亦被称为中国最顶尖的「校园战争」。

因为两位选手都向同一位导师学习,并且掌握了相同的战术体系,最终比赛结果持平。在非洲,研究中国军事理论以及战略战术的国家,远不止苏丹一个。例如卢旺达,不仅采购了许多中国制造的武器,甚至连中式的正步走也完全模仿了中国的风格。你到卢旺达观摩阅兵,除了肤色为黑色外,他们的军姿、操练、正步等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相同,呼喊的口号也是中文普通话。

第一个获益的国家既不是苏丹,也不是卢旺达,而是坦桑尼亚。在中国的支持下,坦桑尼亚在非洲大陆上建立了首支擅长「步坦协同」作战战术的装甲坦克部队。在乌坦战争期间,坦桑尼亚的军队驾驭着59型和63型坦克,派出歼-7战机,实施反攻乌干达,势如破竹,直扑乌干达首都。

坦桑尼亚在一次战争中崭露头角,赢得了「东非解放军」的称号,也使得中国的军校声名远播于非洲。为何中国决定无偿资助100亿元,培养6000名非洲军事人员?

在非洲,发展一批支持中国的军事力量。这些人在中国的军事学院学习,归国后便成为了当地的未来之星。十年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晋升为高阶军官,甚至可能担任总统职位。

为中国的武器对非洲的出口奠定基础。你在中国的军事院校学习,但理论知识需要与实际操作相辅相成。中国的军事理论,主要与中国的武器系统相结合。这些人学成归国后,一旦掌握权力,在武器更新时,必然会优先考虑中国制造的武器。像从中国那边借鉴作业的卢旺达、坦桑尼亚和苏丹等国,普遍装备了大量中国产的武器。

第三点是,展现中国的作战能力。为何非洲始终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一方面,欧美国家对非洲的资源不断进行掠夺;另一方面,非洲内部的冲突异常严重,叛乱力量无处不在。要想在非洲实现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就必须增强军事力量,严厉打击叛乱分子。这不仅是为了维护非洲普通民众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保障中国企业的利益。

我们不能再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应该远行到非洲,以后要靠着剑来经商了。培养一批非洲军人,中非联合反恐,打击叛军,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