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朝鲜战场上,活捉李奇微的机会近在咫尺,错过后彭总深表遗憾

2024-10-24军情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发生的时间为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制止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的攻势,也同时为了争取后续兵团能够到达,因此这场战役主要是在「三八线」南北一带打响的。

此时的「联合国军」也发现志愿军的补给存在巨大的困难,最前线的兵力也不够充足,所以也同样采取了一系列作战措施。

而这期间,「联合国军」的总部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变动,杜鲁门于4月11日撤销了麦克阿瑟的职务,而李奇微则开始担任「联合国军」的总司令。

李奇微接任之后,志愿军曾经有过活捉他的机会,并且近在咫尺,但是,最终错过了,而错过之后,彭总深表遗憾。

李奇微也没想到,飞机竟会出事

其实,凭借着当时「联合国军」的先进装备,无论如何,堂堂「联合国军」的总司令也不可能这样被轻易活捉。

能有差点活捉李奇微的机会,主要原因还是李奇微自己的作战风格决定的。

1951年元旦上午,李奇微便十分胆大,乘车驶出汉城一路北上,他也这样写道:这是一支让人不知所措的部队,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战士们只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回家。

看到前线的战士们疲惫的表情,李奇微认为,眼下第一件事便是要去抓战士们的精神面貌, 他从士兵的鞋带开始抓起,还给军官们下达了严格的作战命令,并要求所有的军官必须和自己的先头营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战斗的积极性。

为了能让部队早日从不确定的阴霾中走出来,李奇微经常命令驾驶员将他的飞机开到最前线去,找到距离前沿阵地很近的地方降落。

而李奇微的驾驶员,同样是个「狠角色」,他也是胆大包天的那种类型,只要李奇微有需要,几乎是指哪就降落在哪,有的时候直接降落在乡村的土路上,有的时候干脆直接降落在小镇的街道上。

有一次,李奇微的飞机飞到了一处荒凉的小镇上方,李奇微也十分好奇,不知道此处能否降落,所以便询问身边的驾驶员。

驾驶员也丝毫没有磨叽,直接表示同意,把飞机降落在小镇上,他们当时甚至都不知道这座小镇里是否有中国士兵。

因此,当二人下了飞机以后,李奇微便提着自己手里的卡宾枪开始搜寻志愿军的影子,还会小心翼翼地观察此处是否被埋了地雷。

当时,正好有一个美国小队在附近,他们听说了有长官在附近降落后,赶紧跑了过来,可没想到,镇内的李奇微正和当地的朝鲜小朋友玩耍,还把美国国旗发放给他们。

真正让李奇微「值钱」的,还是要算到1951年4月11日之后。

美国高层的矛盾最终迫使麦克阿瑟被撤职,而那篇 【老兵不死】 ,也成为了经典,李奇微的想法是,他要完成麦克阿瑟没有完成的事情。

4月12日,李奇微要先去东京美国大使馆图书馆和麦克阿瑟办理交接,晚上再返回朝鲜,可没想到,这次回来,却遇到了一次巨大的劫难。

按照李奇微所写的【朝鲜战争】一书中, 当时他和美国陆军部部长弗兰克·佩斯一同乘坐「星座号」飞机去东京,然后晚上两个人又将飞机飞回了朝鲜。

当时的驾驶员,是一个不了解朝鲜情况的人。

因此,在当天晚上,驾驶员将飞机往一处简易机场上降落,他错误地把这处机场当成是指示上的K-2机场。

对于李奇微来说,那天也是最幸运的一天,一旦出了事,他就大概率变成俘虏。

驾驶员降落的过程中,先是躲过了一座他没有发现的山头, 山顶就差一点点距离便撞上了飞机的机翼尖。

接着,驾驶员猛然发现旁边有一条跑道,为此他也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这样也可以防止飞机直勾勾地坠入稻田之中。

飞机的敌情组组长发现,瓷器都已经被摔得粉碎,飞机的四个轮胎也全部爆炸了,但是因为飞机人员的紧急处理,李奇微最终顺利生还。

而在1952年,李奇微又出事了。

当年2月,美军不甘心失败,利用飞机对志愿军阵地不断狂轰滥炸,一次轰炸可以持续数十次,志愿军面对美军如此空袭,也果断采取了反制措施,不断击伤和击落美军的飞机。

2月7日,42军侦查到了一则重要的情报:有十几架美军的飞机在天空上掩护着2架直升机,可能要在281.2高地公路上降落。

军长 吴瑞林 在接到战士们的报告后,立即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集中炮火,消灭这两架飞机。

炮击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一架飞机直接被击落在前沿阵地上,而另一架直升机也冒起了熊熊火光,逃到了涟川一带后爆炸了。

结合以往的经验判断,这架飞机大概率是给敌人运送弹药和供应品的。

一则简短的电报被发往指挥所:2月7日,我军击落了两架直升飞机。

没想到,仅仅两天之后,志愿军侦测到了敌人的广播,其中声称:总司令李奇微从281.2高地安全返回至营地。

吴瑞林也敏锐地意识到,在2月7日击毁的两架直升机中,有一架飞机就是李奇微的座机,很遗憾的是,让他逃跑了。

带着叹息,他把这则重要的消息汇报给了彭老总,彭老总感到高兴的同时也觉得这件事充满了遗憾,他说: 「击毁了两架敌人的飞机,非常高兴,不过遗憾的是,竟然让李奇微偷偷逃跑了,美军的堂堂总司令,差点被我们给活捉了。」

彭老总表扬了吴瑞林,顺便让查明李奇微为什么能在直升机失事后还能安全逃脱。

原来,当时直升机出事了以后,李奇微的驾驶员发现了问题,迅速迫降到稍微安全的地带,李奇微本人见状后也立即跳下了飞机,钻到了一处地洞中躲藏。

当时其他飞机则加大了对志愿军阵地的攻势,所以42军也没有再派人去搜寻飞机坠落的地点。

所以,在这个空档,李奇微在洞中躲藏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终于被敌人给接了回去。

可惜的是,当时没有人意识到,另一架飞机上坐的可能就是李奇微。

其实,这件事也跟李奇微惯用的做法有关,他这也不是第一次冲到前线去直接侦查情况了,若当时志愿军获得具体情报,知道飞机上正式「联合国军」总司令,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将他活捉回来。

在这次事件以后,李奇微便没有再冒险直接来到前线侦查过了。

遗憾,也不仅仅因为李奇微是总司令

没能抓住李奇微,是吴瑞林的遗憾,是彭老总的遗憾,同样也是全体志愿军的遗憾。

能接替麦克阿瑟出征的是,自然也是一个狠角色。

此前,在志愿军极度疲乏的情况下,在第五次战役期间,李奇微发现,一旦到了春天,汉江解冻,那么志愿军如果没有办法撤回到北岸,后勤是跟不上的。

这条毒计很快被彭老总识破,他下令部队立即向后撤退,防止「联合国军」反扑上来。

但是,已经陷入战斗的部队无法很快抽身离开。

5月底,志愿军60军180师在撤退的途中,在突围判断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误,给部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这一切,都是在李奇微的指挥下造成的。

谈判一直到1952年,一些外部的因素也开始不断改变着李奇微的命运。

当时,依旧处于美苏争霸期间,北约和华约等组织相继成立,美国看出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苏联正企图用中国人民志愿军拖垮美国,而他们也可抓住机会向西扩张。

当年 艾森豪威尔 也决定竞选美国总统,便想让李奇微回国来接替他的位置,美国政府也批准了艾森豪威尔的要求。

1952年5月12日,李奇微卸职以后,离开了朝鲜,接替总司令一职的便是马克·克拉克将军。

关于这个第三个将军,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在朝鲜半岛的战场上,他的影响力也远远不如李奇微和麦克阿瑟。

而如果当初中国人民志愿军活捉了李奇微,那么整个战局或许又是另一种局面了。

他在朝鲜战场上也仅仅只存在了一年半的时间,可他对于战争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最高统帅彭德怀称李奇微为「最值得重视和最值得尊敬的对手」,李奇微的很多同僚,都夸赞他为「美国20世纪最为杰出的将领之一」。

麦克阿瑟回国后那句「老兵不死,只会逐渐凋零」,很多人也都觉得,这句话放在李奇微的身上则更为合适,他才是那个真正意义上的战争鬼才。

1955年,李奇微以美国陆军上将的军衔退役,还写下了【朝鲜战争】这本回忆录,1993年7月底,李奇微以98岁的高龄去世。

参考

1刘浪. 肩上挂手雷的四星上将 朝鲜战场上的李奇微[J]. 文史参考,2010(12):96-101.

2张德彬. 抗美援朝最大规模的战役反击战——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J]. 党史博采(上),2020(12):33-38.

3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分会 吴瑞林差点活捉李奇微20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