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沙特购买东风导弹时,在中沙谈判桌上,中方代表小心翼翼地伸出一根手指,沙特代表见状马上应允:行,一亿美元一颗,成交,先买35颗。
交易一完成,中沙双方马上撤离会场,双方都担心对方会反悔。
原来,当时中方太贫困了,担心报价过高会吓跑沙特这个富有的国家,所以伸出一根手指表示的是1000万美元。
沙特极为富有,富得就像油在流淌一样。来谈判之前,沙特准备了100亿美元现金,结果没想到这些钱竟然花不完。
沙特代表将消息传回国内后,沙特国王喜出望外,马上就想要提价120亿,要求中方给导弹都配上「蘑菇头」,但被我国拒绝了。
沙特35亿购买东风导弹并不亏,尽管120亿的天价大单没谈成,但凭借这批导弹,沙特在局势动荡的中东过上了太平日子。
中沙之间进行谈判。
1986年,中沙代表开始进行秘密接触,且为此次合作起草了一份代号为「隼」的项目纲领。
在各项工作都谈得差不多之后,1987年,沙特的苏尔坦亲王来到了中国,进行这次交易的最后谈判。
中国的东风-3弹道导弹被沙特所看中。
我国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为东风3,其最大射程达2800公里,还能够携带百万吨核弹头。
这款导弹要是买回去的话,完全可以覆盖整个中东地区,足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沙特派出亲王前来,这彰显出很大的诚意,中方同样坦诚相待,直接安排沙特官员实地参观东风导弹从出库一直到发射的整个流程。
沙特这下更加满意了,于是当即敲定了这一订单。
1987年下半年,中国与沙特正式签订合同,东风导弹共35颗,价值35亿美元,并且中国还赠送多项售后服务,比如指导发射场建设、培训相关人员等。
沙特国王对「加量不加价」的情况十分欣喜,甚至还提出想要加价120亿为这批导弹配备核弹头的请求,不过我国并未应允。
沙特真的是非常财大气粗,35亿美元对他们而言是个小数目,却给中国帮了大忙。要知道,在1986年的时候,中国的总外汇储备才仅有20.72亿美元。
我国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军火交易就是这次交易。
但沙特却觉得买得很值,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
沙特购买中国导弹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东风导弹被运往沙特之后,于中东地区引发了轩然大波。
为确保在中东的影响力,美国率先向沙特发难,提出查验沙特导弹是否携带核弹头的要求,这一要求当场遭到沙特拒绝。
沙特拥有东风导弹之后,腰杆就硬起来了,搁在以前,它可不敢如此跟美国说话。
美沙走到如今这一地步,说起来也是被美国逼得太紧了。
二战结束后,全球性的战争暂时停歇,然而中东地区却是个例外。
自1947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起,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便从未间断。由于有美国在背后撑腰,以色列不断对中东各国进行挑衅,持续向外扩张领土。
领土争端致使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先后五次爆发战争,广大中东百姓身处战火之中,饱受苦难。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把国内一切可调动的空中运输力量都调动起来去支援以色列,完全站到了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对立面。
沙特为表达对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不满,率先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
随后,其他阿拉伯国家也纷纷积极响应,而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
沙特在美国眼中如此「刺头」,于是美国开始改变策略,想要把沙特收归己用。
美国向沙特抛出橄榄枝,沙特也积极回应。然而,在中东与美国结盟的可不止沙特,美国真正偏爱的是以色列。
跟以色列相比,沙特在美国眼中就只有石油以及可被利用的价值,即便沙特小心翼翼地讨好美国,也得不到美国的看重。
但为了与美国结盟,沙特背叛了所有阿拉伯国家,因此也遭到伊拉克、伊朗等中东老牌国家的敌视。
1980年,两伊战争激战正酣,沙特担心自己被卷入其中,为求安稳,沙特决定花重金购置一批武器来保平安。
事实上,沙特最初是打算向美国购买武器的。
1985年沙特请求美国出售射程仅为120公里的「长矛」导弹,不料遭到美国的直接拒绝。
在美国眼中,沙特越弱小就越听话,要武器有什么用呢?这难道不是在质疑美国的保护能力吗?
沙特听闻之后瞬间就清醒过来了。美国给以色列多少武器都毫不心疼,怎么轮到自己的时候武器就不管用了呢?沙特深信不管什么时候,武器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踏实,于是心一狠,转身就来到了中国。
中沙之间的交易是秘密开展的,等美国知晓的时候,东风导弹已经交付了。美国虽然心里不满,可事情已成定局。然而美国并未就此罢手,既然无法查验,就开始到处散布中国导弹精确度很差之类的谣言。
东风导弹有着怎样的震慑作用呢?东风导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其先进的技术性能、强大的作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了强大的震慑力。在军事战略层面,东风导弹的存在使得潜在对手在妄图对我国发动军事挑衅或侵略行为时不得不有所顾忌。它的高精准度、远距离打击能力以及多种类型的弹头配置,意味着一旦面临威胁,我国有能力以强大的反击力量应对。这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主权完整以及地区和平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震慑作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东风导弹也代表着我国的军事强国地位,它向世界表明我国拥有坚实的国防力量,不容他国轻易侵犯,从而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起到警示和威慑的效果。
从中东的局势状况而言,沙特购买中国东风导弹是极具远见卓识的。
一方面要削弱美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中东从来就不是安宁之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长期为争夺地盘与资源相互斗争,沙特身为中东的一员,很难独善其身。
果不其然,买下这批导弹后没过多久,其巨大价值就得以体现。
1990年的科威特战争期间,伊拉克的萨达姆在占领科威特之后,还企图再对几个国家下手,于是将目标对准了沙特。沙特在面临大军压境的危急情况时,果断启用了东风3导弹。
接着,沙特借助各大电视媒体将导弹进入发射基地的画面进行无限循环播放,这给萨达姆带来了极大的威慑。
东风3导弹运用多弹头分导式打击方式,其本身就极难被拦截,这对于反导弹技术较为落后的中东地区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美国一直宣称中国的导弹威力有限,不过,事实究竟怎样,萨达姆心里是有数的。
萨达姆因惧怕东风导弹的威慑,不敢再轻易行事。
沙特尝到东风导弹的甜头后,深感自己获益巨大,于是愈发亲近中国。1990年,中国和沙特阿拉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沙关系也逐步走向正轨。
沙特的需求与东风导弹十分契合,近三十年来,沙特在东风导弹的庇佑下一直太平无事,还成为了中东最为富庶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