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拜登的最后「花招」促使菲律宾冒险,解放军出手正合时宜

2025-01-21军情

美国和菲律宾又开始在南海搞事,咱们南部战区立马反应过来了。根据环球网的消息,17号到18号,解放军南部战区照常进行联合海空巡逻,这已经成了常规操作——咱们就是要确保所有潜在的挑衅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也算是给美菲释放了个明确的信号。

菲律宾终于迎来了美军航母的「支援」,这可算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事情了。

这几年,南海的局势可谓是热闹得很,外面各种势力纷纷插手。咱们的解放军南部战区真的是压力山大啊,绝不能让那些外部势力的「小把戏」毁了来之不易的和平。

这回,大洋那边的美国又跟菲律宾在南海搞起了「海上合作活动」。说实话,光听到「自由印太」这词就烦得不得了,简直快要让人耳朵起茧子了。每次美菲联合军演,美国总是用这样的理由来给自己的插手找借口。不过,这美菲这对「强强联手」的小把戏,真有那么牛吗?

有意思的是,这次美军居然罕见地派出了「卡尔·文森」号航母来,简直就是给菲律宾的「家门口」来了一场「阅兵式」,让人觉得挺值得庆祝的。不过,没啥好高兴的,毕竟美国这阵势看起来也并不特别强大。说白了,这更像是一场表面功夫的示威而已。

你可能会问,既然这只是场秀,那为什么还要这么费劲呢?其实,答案就在于这其中的微妙平衡。对美国来讲,「卡尔·文森」号就像是来「打工」的,而菲律宾嘛,自然是乐于接受这样一种象征性的「撑腰」。毕竟在这个局势紧张的环境下,能多一个「靠山」,心里总归是踏实点儿。

菲律宾眼下可谓是进退两难,里外不是人。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慢,外加各种社会问题,民众的生活水准提升捉襟见肘。在国际舞台上,菲律宾又夹在大国博弈之间,既想与美国交好,又得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诸多矛盾叠加,让这个小国真是感到压力山大,苦不堪言。

这回南海的「军事舞台剧」,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尤其是美国的「卡尔·文森」号航母首次露脸,着实让人大为惊叹。同时,这也让大家注意到了菲律宾那几艘军舰的故事。菲律宾参演的两艘军舰中,最引人关注的就得是那艘黎刹级护卫舰「安东尼奥·卢纳」号,还有那艘年头不短的「博尼法西奥」号岸防舰,真是各有各的看头啊。

咱们先说说这艘「安东尼奥·卢纳」号,菲律宾海军可是挺自豪的,毕竟这是他们的现代化护卫舰之一。不过,真要仔细看看,它其实还是个「半成品」。别看它名字听着不错、外形也酷炫,实际上在配置上可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比如那些关键的装备,像垂发系统和近防炮,都是「适装但未配备」,就跟一台装了最新软件但内存条缺失的电脑一样。这其实也反映了菲律宾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无奈。

说到「博尼法西奥」号,那真是一段让人唏嘘的历史。建于上世纪60年代,那可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主力舰呀。不过,光阴似箭,等到2016年退役并交给菲律宾时,几乎所有近防武器都被拆了,只剩下了一个76毫米的主炮。这船呀,说它是菲海军的实力象征,倒不如说是两国之间的一种情感寄托了。真是个「古董舰」,一下子让人感慨万千。

别说,这美国给菲律宾提供这些装备,其实挺有意思的,更多的是在搞象征性的作秀,而不是真的想帮忙。这种现象早就存在,表面上看好像给了支持,结果实际上对菲律宾的真正实力提升,帮不了多少。

拜登那招「忽悠」,真让菲律宾冒了个险。

聊完菲律宾那「酸甜苦辣」的成长史,我们再来看看这次军演背后藏着的政治心思。在这场盛大的演出背后,菲律宾的角色可真不是一般的微妙。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小伙伴,菲律宾一直努力维持着在中美两国之间的平衡关系。这次和美国的联合军演,实际上就像是给外界一个信号:在南海的争端中,它的立场是坚定的。不过,这个姿态的实际效果嘛,咱们还得进一步琢磨。

菲律宾的报道把这次军演的背景描绘得有点儿「火药味」,提到中菲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升温,还有中国海警船在菲律宾海岸附近游弋的压力。说实话,这可真是一场耐人寻味的秀啊——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美国的参与就像是一种「保护者」的形象。不过,大家伙儿心里清楚,究竟这种「帮忙」是给谁的?多半还是为了美国自己在这片水域的利益。

从美国的角度看,拜登政府快要「谢幕」了,对印太地区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目标。保持这一方针,不仅是为了确保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是为了给后续的政府一个交代,这种力度可想而知。

接下来咱们把目光重新扔回菲律宾。这小子通过和美国一起搞军演,想稳固自己在南海的地位。可呀,这演习搞了好几回,实际上并没能真的改变区域的力量对比。短期内,菲律宾或许感受到了点安全感,但从长远来看,它到底能不能在国际事务中增强话语权,恐怕还得打个大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