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毅
喂食草料精确到百克,放风时间控制到分钟,在郴州资兴市唯一一家鲜奶供应基地——东江街道仁里村优源家庭农场,奶牛接受「军事化」管理,基地的主人陈文超是远近闻名的「牛司令」。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的很多习惯保持了下来。」陈文超今年39岁,平时不苟言笑,但只要别人需要帮助,他总是挺身而出。
「今年5月份,我家有两头牛突然不吃草了,当时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二话不说写了详细的治疗办法给我,我照着做,第二天牛就好了。」隔壁村的养牛户老宋是陈文超的老朋友了,两人几年前在市养殖业协会组织的培训班上认识,如今,这位「牛司令」的专业水平、干练作风让他打心里佩服。
作为同行、朋友眼中的「行家里手」,陈文超也曾因为「不专业」栽过大跟头。
2020年,退伍第10年,陈文超的奶牛场已经小有规模,因为鲜奶供不应求,他准备扩大经营,从外地引进两头奶牛,当时没有经验的他,没进行隔离检疫就收栏养殖。没想到正是这两头牛身上携带病毒,感染了养殖场16头奶牛、8头繁殖牛,最后全部进行无公害捕杀。
「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差点没挺过来。」回忆当时的情景,陈文超唏嘘不已。
「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在部队锻炼的钢铁意志,关键时刻支撑了陈文超,他决定从头再来。那一年,他挨家挨户上门,向400多家订鲜奶的客户解释并赔偿。尽管流失了很多客户,陈文超还是觉得这事做得值,「无论什么时候,做人做事都要讲诚信。」
痛定思痛,陈文超觉得不能再埋头苦干,他要走出去多看多学。2021年,他参加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草食动物养殖管理技术和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经管培训班,系统学习养殖技术,「科学养牛」的理念在他心里扎根。
几个月后,新的高标准奶牛养殖基地开始动工。陈文超到广东高州、长沙望城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购买品质优良的母牛,用学到的先进养殖技术,培育高品质奶牛。
慢慢地,品质更好的鲜奶产品出炉,如今,陈文超的奶牛基地养殖奶牛13头,日产鲜奶200公斤,鲜奶销售网点已拓展到隔壁永兴县。
陈文超还把养殖技术主动传授给其他肉牛养殖户。因为过硬的技术和无私的品质,他被推选为市养殖业协会草食分会会长。
「一人富不算富,我希望养殖业不断在资兴发展壮大,成为乡亲们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陈文超说。
最近,陈文超在研究新的配种技术,准备把奶牛产量再往上提一提,「长沙畜牧研究所一头奶牛一天最多能产奶50公斤,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喜欢较劲、不怕过坎的「牛司令」来说,这一天不会太远。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