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长津湖一战,美军占尽了优势为何还打不赢?看看美国老兵怎么说

2024-07-07军情

2010年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纪念,对于这场对中美两国来说都影响深远的战争,美国媒体策划了系列报道,其中一个专题就是「长津湖的17天血战」。

有媒体采访到了一位当时已经91岁的老兵,作为亲历者,尽管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但他对当年的志愿军依旧印象深刻。

这位名叫罗兰德·马鲍的老人,属于典型的美国军人,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老兵,多年的战斗生活对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他不承认自己患有PTSD,但却说自己确实有点不一样,比如常常在凌晨三点的时候从噩梦中醒来,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当年志愿军冲锋的样子。

01

马鲍在长津湖一共待了17天,他回忆说他们的军队被志愿军分段包围,如果不是凭借装备和火力方面的优势,他们恐怕真的无法突围,尽管如此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作为一名上尉,他手下原本有500名士兵,但突围后却只剩下了16人了,就连他自己也因受伤而被送到日本治疗。

马鲍说自己常常想起当年的战友们,也回想起战场上的志愿军。那时的天气太冷了,气温骤降到零下30度左右,双方的枪支甚至都冻住了,很多时候双方都展开了肉搏战。

马鲍说志愿军很多都是年轻的面孔,还都是孩子,衣裳单薄的他们脚都冻烂了,却还能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这让美军很不理解。

在长津湖与志愿军作战的是美国海军陆战一师,组建于1941年,是经历了二战炮火洗礼的美军中的王牌,不管是人员构成,还是所配备的器械装备,都是美军中最优质的,二战时期因为表现英勇而三次获得总统嘉奖。

但就是这样的队伍,当初踌躇满志地在仁川登陆,到后来却搞得灰头土脸。当时有一位随军的来自纽约的女记者希金斯,在她的著作中描写过逃回来的官兵:他们的衣服破烂不堪,其中的默里中校更是显得惊魂未定,中校说此前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一般,他每天晚上都在想恐怕见不到天亮了。希金斯用「落魄的亡灵」来形容这位曾经气势如虹的中校,他和当初刚登陆时完全判若两人了。

02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不可一世的海军陆战官兵们变成了这副模样?长津湖一战到底是多可怕的经历?占尽了空中优势、装备优势的美军为何会输给吃不饱穿不暖的志愿军第9兵团呢?

中国有句成语叫「骄兵必败」,这句话用在陆战1师乃至整个美军身上都是再贴切不过的。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军并没有将中国军队放在眼中,他们笃定中国人不敢出现在半岛,以他们的实力怎么敢和美军交手呢?

军队高层做出过分析,依靠美军的装备优势,拿下整个朝鲜半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上层都是这样想的,底下的官兵的想法也差不到哪儿去。

结果志愿军克服了装备、补齐等各方面的困难,出乎意料地出兵朝鲜,美军想的是在1950年内就能顺利结束战斗,对于中国军队参战是没有做好准备的。

从战场情况来看,美军吃的是罐头,喝的是热咖啡,睡着鸭绒睡袋,而他们面对的9兵团志愿军,身穿单衣,啃着冻土豆,渴了甚至只能抓把雪。

第1师不但有强大的炮火支持,还占据了空中优势,志愿军的重型武器少之又少,战士们配备的还是抗战时期的枪械,但在机动灵活的战术指导以及兵力的优势下,志愿军完成了将敌军分割包围断敌侧后的任务,为赢得战场上的主动权打下了良好基础。

03

还有一点就是长津湖一带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也对美军机械化作战产生了限制,有利于志愿军采取的分割包围的战术,另外,地形也让志愿军能够躲避美军飞机的侦察以及突然发起进攻。

除此之外,这场战斗中志愿军取胜的关键还是顽强的作战意志,这也是美军最缺乏的,虽然陆战1师在二战中大显神威,但是遇到志愿军,一切都不灵了!

就像马鲍说的那样,他们不理解条件如此艰苦的志愿军,为何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曾经将这次战斗称为是美军历史上少有的惨败。而且从长津湖就能看出来,朝鲜战争美军是打不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