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俄乌战场新进展:乌军丢掉屏障卡缅斯科耶,俄军耗时过多引质疑

2024-10-17军情

随着战事的持续,谢韦尔斯克这座小城正逐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有观点认为,其面临的威胁或许一点也不比托列茨克(捷尔任斯克)小,甚至有可能先于托列茨克落入俄军之手。

这一预测并非空穴来风。此前有传闻称,乌军已经丢失了防御屏障的上卡缅斯科耶。这一战略要地的失守,无疑为俄军提供了直接迂回包抄谢韦尔斯克的有利条件。兵临城下的危机感,让谢韦尔斯克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上卡缅斯科耶之战,俄军耗时过多引质疑

上卡缅斯科耶的争夺战,无疑是近期战场上的一大看点。虽然最终俄军成功夺占了该地,但过程却并不轻松。俄军在这里耗费了太多时间,进攻方式显得呆板且缺乏变化,导致损失不小。这样的战术表现,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

有分析指出,俄军在上卡缅斯科耶的战斗中,似乎过于依赖传统的装甲进攻和空降兵投放。然而,面对乌军日益强化的无人机战力,这种战术显然已经有些过时。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让乌军能够迅速掌握战场态势,对俄军的进攻进行有针对性的打击。因此,俄军在上卡缅斯科耶的战斗中,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却过于沉重。

无人机成战场新宠,俄军攻击模式待变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战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谢韦尔斯克周边的战场上,乌军无人机的战力得到了显著强化。这使得战场态势变得更加复杂多变,阵地反复易手成为常态。

面对这样的战场环境,俄军的攻击模式却显得有些滞后。他们依然坚持使用装甲小组从上卡缅斯科耶或佐尔塔列夫卡方向进攻,试图在支撑点东侧投放空降兵。然而,这种战术在面对乌军的无人机打击时,显得异常脆弱。士兵们往往陷入开放的破损壕沟中,无法得到有效掩护,只能被动挨打。

战术粗糙致损失惨重,俄军需深刻反思

在过去几个月的战斗中,俄军这种粗糙的战术已经屡次导致重大人员和装备损失。士兵们在战场上陷入困境,突击队员要么阵亡,要么被俘。这样的战果,无疑是对俄军战术体系的一次严峻挑战。

俄军需要深刻反思的是,为什么在面对乌军无人机打击时,他们的战术显得如此无力?为什么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依然没有进行有效的战术调整?这背后,是否存在着指挥体系的问题?战地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验证?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