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撤离仙宾礁后,菲律宾舰长「特蕾莎·马格巴努阿」含泪揭露真相

2024-09-18军情

在撤回本土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特蕾莎·马格巴努阿」号巡逻舰舰长杜兰,向外界分享了一些信息。

根据菲律宾媒体的报道,杜兰几乎泪流满面地向上级汇报了补给线被切断后的困境。他为未能坚持而请求原谅。

根据杜兰的说法,特蕾莎·马格巴努阿号从仙宾礁撤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在仙宾礁发生的冲突中,中国海警船撞击了菲律宾的船只,造成了一个大洞。菲律宾船员认为,撞击并非偶然,而是中国方面有意为之。只要菲律宾的船舱进水,最终无法继续航行,中国就能名正言顺地将其拖离仙宾礁。

可以看出,尽管菲律宾方面在上次撞船事故后对破洞进行了临时修补,但中国海警的强硬态度以及中国海军的拖船出现,给了菲律宾一线人员很大的心理负担。他们对此感到担忧,害怕未来会再次发生类似的撞船事件。

物资补给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中国海警等部门在仙宾礁周围设置了严密的封锁,菲律宾方面多次尝试进行海上补给运输都没有成功。只有在八月底时,菲律宾方用p45直升机空投了一些补给物资。

「特蕾莎·马格巴努阿」号有60多名船员,但p45的载重量有限,菲方空运的物资实在无法满足需求,补给不足的问题依然无法彻底解决。

在撤出仙宾礁的三周前,菲方的船员们只能吃加了盐和胡椒的米粥生存。这种米粥的供应量很少,导致许多船员因饥饿而感到头晕。他们常常只能通过睡觉来缓解饥饿的折磨。

船上的海水淡化设备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导致食物短缺。最初,菲方人员只能依靠收集雨水来维持生活。后来,工程师向杜兰报告,建议饮用空调产生的冷凝水。于是,船上的人们开始尝试喝冷凝水。

直接饮用雨水和冷凝水其实并不安全。海水淡化系统一旦失效,船上的专业过滤设备也可能缺失。船员们只能靠这两种水勉强维持生命,但这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

在经历了数周的缺水和缺粮后,部分菲律宾船员的身体状况变得糟糕。由于脱水和肠胃炎等原因,四名船员完全病倒,被担架抬下船。其他能够自行走下船的人员,身体也明显不适,打了吊瓶。

如果不及时撤回本土,船上的更多乘客可能会生病,这可能会影响到船只的正常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杜兰在报告时特别强调,为了保护船员,他必须将船只驶回本国,并请求上级的谅解。这让外界产生了一种印象,即此次从仙宾礁的撤退,并非菲律宾高层直接下达的命令,而是基层指挥官根据当时的情况自行做出的决定。

几天之后,菲律宾国家海事委员会的发言人宣布,特蕾莎·马格巴努阿号已经获得小马科斯的批准,从仙宾礁撤离。这一声明让人感到有些怀疑,仿佛是在掩饰什么。

有两种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一种是小马科斯在杜兰等一线人员的强烈要求下,被迫同意撤船;另一种是由于船上的紧急状况,菲海岸警卫队未等到高层命令,采取了先行行动,最终小马科斯只能无奈同意。

在小马科斯同意撤离后,菲律宾的军警部门没有对杜兰进行公开指责。加万,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司令,称调动船只的决定是为了保障安全,并对杜兰表示:「你完成了你的使命。」

毫无疑问,杜兰等人并非心安理得。由于菲国民粹主义的上升,菲方船只从仙宾礁撤出引发了广泛的不满。未来,菲军警可能会让一些人承担责任。届时,加万所说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或许会有不同的解读。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比如国内民粹主义的推动和美国的挑唆,菲律宾的政府和军警可能不会轻易放弃对仙宾礁等地区的控制权。

未来,菲方或许会继续派遣船只前往仙宾礁或南海的其他岛屿,试图通过不合法的滞留方式来改变现状。「特蕾莎·马格巴努阿」号及其姐妹船仍将是菲方的重要力量。杜兰在与媒体交流时也表明,他愿意带队再次前往仙宾礁。

经过几个月对仙宾礁等岛屿的博弈,中国海警等部门或许已经掌握了菲律宾方面的行动模式。为应对未来可能的挑衅,他们做好了准备。现在,在仙宾礁附近,约有60艘中国船只在活动,其中包括至少5艘海警船和4艘军舰。

如我们所强调的,南海的交锋展示了综合国力的较量。只要中国能继续发挥在船只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菲律宾便难以掀起波澜。中国在南海拥有完善的岛礁体系,这一点将成为重要的支撑。

尽管中国希望南海局势尽快恢复稳定,但并未完全排除政治解决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采取强硬措施解决南海问题仍然是中国的一种选择。如果小马科斯政府拒绝调整其地缘战略,中国可能会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措施,模仿仙宾礁的做法,在仁爱礁等地改变现状。#图文动态同步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