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21日,广州军区第55军部队从驻地出发,经过广州和钦州,向广西边境的宁明和凭祥地区进发,执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任务。该军部队用7天夜里的时间,行驶了1540公里,于12月31日抵达预定地点,立即开始了战前的紧急准备工作。
1969年12月成立的165师,是广州军区55军的一部分。该师由55军的部分部队和人员,以及从海南军区、41军、42军调来的干部和士兵,在广东龙川组成。1970年1月,该师被授予「陆军第165师」的番号,拥有步兵第493、494、495团和炮兵团。
该师到达集结地后,从12月28日到次年1月5日,完成了从乙种师到甲种师的扩编工作,新建了1个营部、37个连队、132个排、4个所、2个股,新增兵员4680名,经验丰富的老兵890名。提升了320名干部和660名正、副班长,师内调动了1200多名骨干。增添了140辆车和184匹马匹,新配发轻型武器3081支(挺)、火炮27门,以及各类装备和物资285314件。参战总人数达到13065人,师长王自信、政委李子荣领导下的部队做好了战斗准备。
![](https://img.jasve.com/2024-9/3dd2a657e3a8321a4287b4db67b0a1cd.webp)
从1979年1月5日至2月5日,师部进行了约30天的战前培训。步兵队伍完成了实弹射击、投弹、排雷破障、自救互救、三防等技能训练,并且进行了连级以上单位的合练;部队干部除了学习战术和地图识别外,还专门研究了越军的编制和作战特点,特别是在山地和丛林环境中的作战指挥和协同问题。同时,师和团级指挥所也专门研究了越军的编制、装备和作战特点,以及其阵地和边防的情况。
根据55军的作战计划,165师作为右翼师参与攻击同登和谅山地区的敌人,是支援主攻部队的重要力量。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是利用军级炮兵和坦克部队,在14号界碑至渠历西侧无名高地间突破敌防,实施穿插战术,切断敌人的退路,并与163师协同作战,确保歼灭同登地区的敌军。
经过师党委的多次讨论,师长王自信决定将全师分为三个梯队,主力沿会梅、波寮、那炸向303高地方向进攻,与488团完成合围,切断敌人退路,阻止敌人援军,并决定歼灭438高地、棍拳、那敏、339高地的敌军,同时与友邻部队协同作战,围歼同登地区的敌军。
![](https://img.jasve.com/2024-9/d40d211abc87a734f719afde56ff3e97.webp)
2月17日至26日的战役第一阶段中,495团先后攻占了549高地和438高地;493团的一个营攻占了那炸和棍拳,控制了通往太原的公路,但主力在巴寨遇到敌方火力,前进受阻;494团的一个营因指挥失误,未能夺取班庄,转而防守。18日至23日,部队坚守阵地,攻击339高地和班庄的敌人。22日晚上,494团的两个连消灭了班庄的敌人;23日早上,493团的一个营占领了339高地。
2月27日至3月5日的战役第二阶段中,该师受命加强军级炮兵和坦克部队,并在2月27日攻占了555高地、520高地和559高地。随后,部队继续推进,并在3月1日和4日攻占了坤来西南侧长形高地及其他重要高地,确保了战区的防御,并成功消灭了敌军。战至3月5日,攻克了413高地,与163师协同成功攻占了越北重镇谅山市,完成了战斗任务。
3月11日,根据上级命令,165师开始撤回国内,部队依序撤退,于12日中午前全部返回国境内。
![](https://img.jasve.com/2024-9/ddae6920c88d2900e43913faee2f41fe.webp)
在此次对越作战中,165师自2月17日战斗开始至3月12日结束,历时24天,在6公里宽的战线上深入敌后24公里,连续攻占了多个战略要地,歼敌3410名,显示了出色的战斗力。
尽管只是协助主攻的编制,165师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由于敌军的坚强抵抗,师部也遭受了较大损失,歼敌数和伤亡均居参战师之首。
![](https://img.jasve.com/2024-9/854c742adac28abc17e8d53c07c464e7.webp)
战后,中央军委对该师表现的卓越表彰,授予494团1连「阻击英雄连」、495团7连「攻坚英雄连」的荣誉称号,以及493团的几名士兵荣获「战斗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