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有的似套娃,有的玩跨界,另类的武器设计。

2024-04-29军情

四轮两栖车缓缓靠岸,远远望去,平淡无奇

武器界的「套娃」

在远方,一辆两栖运输车慢慢靠近岸边,初看起来,这辆车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四轮两栖车辆并无二致;然而,当它逐渐靠近时,你会意识到这并非普通的两栖运输车,实际上是一辆巨大的车辆,车上的轮子也非同小可,其直径超过2米,这是一辆LARC-LX型号的车。LARC系列是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博格华纳公司为美国运输工程指挥部设计的两栖运输车系列,共有三种型号,按尺寸和吨位从小到大排序为5吨级的LARC-V、15吨级的LARC-XV,以及60吨级的LARC-LX。这三种两栖车的底盘轮廓极为相似,只是大小迥异,宛如一组「套娃」。

在823炮战期间,从美国借来的LARC-LX两栖运输车,你想知道这车有多大吗?看看车厢内的威利斯吉普车就明白了。

LARC是代表轻型、两栖、再供给、载货的英文缩写。最小的LARC-V长10.67米、宽3.05米、高3.10米,车重8.6吨,其设计目的是能够运送10000磅(约4.5吨)货物或15-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从舰船到海岸间运输,如有需要,甚至能驶入内陆深处。中号的LARC-XV可以运输一个标准的集装箱,可以视作一辆能够在水中游动的集装箱卡车。至于最大的LARC-LX,与其说它是两栖运输车,不如说它是装了轮子的大型驳船,其长度为19米、宽8米、高6米,轴距8.7米,重量达60吨,能够搭载200名士兵或100吨货物。LARC-LX能运载十轮的大卡车,甚至一辆主战坦克,其能力不亚于标准的登陆艇。

大的包含小的,一种套娃式的组合。

小号的LARC-V可运载15-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它装配了4台265马力的船用柴油机,每台发动机都能驱动一个比人还高的轮胎以便在陆地上移动;尾部装有两个直径1.2米的螺旋桨,水上行驶时则由后轮的发动机提供动力。尽管庞大,LARC-LX的机动性仍然不错,陆上空载时最高行驶速度为32公里/小时,满载时速度为20.5公里/小时;航渡空载时最高速度为12公里/小时,满载时速度为10公里/小时。LARC-V生产了接近1000辆,LARC-LX从1952年至2001年在美军服役近50年,至今LARC-V仍在许多国家的军队和民间使用;例如在2011年1月澳大利亚昆士兰的洪水中,有2辆LARC-V被C-17运送来进行救援。这些LARC两栖车曾在越南战争中得到使用,支援了101空降师和骑兵第1师的作战。

实际上,我是可以运送坦克的,低调而有实力!

长7.3米、高3.1米、重47.2吨的M60A2主战坦克在从它的登陆跳板上驶下时显得格外小巧。

类似的「套娃」式武器并不少见,从「幻影」III战斗机到「幻影」IV轰炸机,从勃朗宁M1919A4到M2机枪,从马克沁机枪到40毫米砰砰炮,甚至包括中国的PCL-181卡车炮和PCL-171卡车炮,都体现了套娃式的设计。而「幻影」IV轰炸机是基于「幻影」III的原型放大了1.5倍,总重量是「幻影」III的2.45倍,起飞重量约为33.5吨,同样采用了无尾三角翼的气动布局。为了应对庞大的机体,主起落架由单轮变为了四轮小车型。

「幻影」IV轰炸机则是以「幻影」III为原型放大1.5倍,由单发改为双发。

勃朗宁的许多机枪都与M1917式机枪相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勃朗宁应美国远征军的需求,开发了12.7毫米(.50英寸)口径的重机枪。该枪是从M1917式机枪按比例放大而成,只在细节上略作调整。在气冷枪管设计成熟后,诞生了更轻、更便于操作的气冷版勃朗宁M2大口径机枪;大约在1933年,又推出了重枪管型的M2HB。M2机枪被昵称为「老干妈」,是过去一百年来最重要的重机枪之一,至今仍在服役。勃朗宁M1919与M1917的关系更为密切,它直接去除了枪管外的水冷罩,将水冷式改为气冷式。M1919系列机枪在二战中大放异彩,其中最著名的是M1919A4和M1919A6,乍一看,M1919A4与M2就像一对「套娃」兄弟。

乍一看,M1919A4与M2就像一对「套娃」兄弟。

从「航母」到「潜母」,那些另类的潜艇设计

前苏联时期研发了许多超前的武器系统,虽然许多项目并不符合当时的技术水平,但其构想确实值得后人借鉴和参考。比如水下航母、潜水航母(在这里我们暂且称其为潜母),图中甲板下的潜艇看起来像是台风级与奥斯卡级的结合体,显然这个模型只是军事爱好者的想象,但基于台风级潜艇改造成潜母的设想确实存在。

设想中的「潜母」模型。

苏-33舰载机依靠弹射起飞,通过阻拦降落。

潜水航母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7年,英国皇家海军将M级潜艇的2号艇改造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潜水航母,这艘潜艇的水下排水量不到2000吨,能够搭载一架双翼舰载飞机。遗憾的是,这艘潜艇在1932年1月的一次演习中遭遇事故而沉没。在二战期间,为了偷袭美国本土(后来计划改为攻击巴拿马运河),日本设计并生产了著名的伊-400级潜水航母。这种潜艇长达122米,满载排水量超过6500吨,每艘能够搭载3架「晴岚」攻击飞机。

1927年,英国对M级潜艇的第二号舰进行改造,打造出全球首艘「潜艇母舰」。

双翼水上飞机通过弹射起飞。

1945年7月23日,伊-400号和伊-401号潜艇启航,途中接到了关于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在珍珠港外海,三艘完工的伊-400级潜艇母舰向美国军方投降,并被拖至美国本土进一步进行研究后自行沉没。冷战早期,美国海军在使用搭载核威慑用途的「天狮星」II型巡航导弹时发现其体积和重量都相当大,堪比大型无人机,专为搭载这种导弹设计的「灰鲸」号和「黑鲈」号潜艇只能装载4枚导弹。因此,美国海军考虑在此基础上用飞机替代导弹,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潜母」,型号为AN-1。

战后,在珍珠港的三艘伊-400级潜艇,体积比普通潜艇要大得多。

伊-400的甲板上设计有一个长35米、直径3.7米的密封机库。

当然,飞机不同于导弹,加上相关配套设施,整艘潜艇的排水量远大于「灰鲸」号,水下排水量接近15000吨。AN-1型潜艇的机库能够搭载8架舰载飞机,采用助推器进行垂直发射。这些舰载飞机由当时的波音公司负责研制,即使放在今天,其性能标准也相当出色,能够达到3马赫速度,并具备垂直起降的能力。然而,这个项目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其定位不明确,控制空中的能力不如传统航母,而且随着新型潜射导弹「北极星」的出现,轰炸能力也有了替代。唯一的优点是隐身能力。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隐身战斗机F-117的研发,"潜母"的少数亮点也被其竞争对手所超越。此后,「潜母」概念更多地出现在科幻作品中,而非现实中。

「天狮星」II型巡航导弹(左)的体积甚至略大于F-104战斗机(右)。

潜艇上安装并准备发射「天狮星」II型巡航导弹。

除了「潜母」,许多国家也曾设想使其他舰艇具备潜航能力,发展为潜艇登陆舰、潜艇运输船、潜艇巡洋舰等。1948年,冷战的铁幕慢慢降下,苏联军方制定了一项作战预案,希望通过北极航线将苏军部队投送到北美大陆。北极地区没有像南极那样稳定的冰盖,冰川迅速变化且不稳定,加之白雪皑皑的地面上一旦出现庞大的部队非常容易暴露。因此,苏联将目标转向隐蔽的水下,高层决定制造一种巨型水下运输舰,能够一次性运送750名战斗人员或10辆T34坦克。

法国「絮库夫」号潜艇在指挥台围壳前装备了重巡洋舰配备的双联装203mm重炮。

从浮出水面到开炮射击,需要3分钟时间,射速偏低(3发/分钟),这使得火力失去了突然性。

潜艇运送物资的先例早已存在,二战期间塞瓦斯托波尔港被围困时,苏军依靠潜艇运送了4000吨弹药和物资,并撤出了近1300名伤员、妇女和儿童。日本和德国之间也通过潜艇建立了一条秘密交通线,尽管路途遥远、多艘潜艇被击沉,仍有不少图纸、样品被送达日本。其中一个重要的被击沉的潜艇是伊-29号,它在从新加坡到日本的途中被击沉,当时正运载Me-262和Me-163喷气式战机的图纸。后来,日本通过汇总这些资料拼凑出了「橘花」喷气式战斗机,但其性能仍然不及Me-262。更令人遗憾的是,日本在1943年通过潜艇从德国引进了一批性能先进的MG151式20毫米航炮,战争结束时,即使是炮弹也未能仿制出来,这反映了工业基础差异对武器生产的影响。

美国人设想的「潜母」与垂直起飞战斗机(是否用「发射」更为合适)。

日本的「橘花」喷气式战斗机形似德国的Me-262。

但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谁也无法造出能一次性运送一个加强营的超大潜艇。苏联的第18设计局提出了一个缩小版的方案,即626型水下运输潜艇,该艇排水量为3500吨,可运送170名士兵或5辆T54坦克。这一计划还未实施,斯大林便去世了;之后虽然还有过排水量约6000吨、可以携带飞机的621项目和采用核动力的648项目,但继任者赫鲁晓夫更偏好导弹武器,在登陆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之间,苏联海军最终选择了后者。

下面是626项目,上面是621项目

在勃列日涅夫掌权之后,苏联的军事思想经历了一次变革。1967年,苏联重新开始了大型运输核潜艇的研发工作,该项目的代号为717。此设计的核潜艇全长190米、宽23米,总排水量为17600吨,水下的航速达到17至18节;它可以装载10辆两栖坦克和10辆轮式装甲车,最多可搭载800名士兵。717项目的设计工作于1971年完成,在1972年3月获得了军方的认可,并且获准在北方机械厂制造五艘。然而,后来由于需要应对美国的「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的威胁,优先级被提升的「台风」级导弹核潜艇使717项目不得不停止并退出。今天在苏联的潜艇博物馆中,仍可见到717项目设计方案的模型。

前苏联717型两栖登陆输送潜艇演示。

基于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发的俄罗斯原油运输潜艇。

随着冷战的云烟消散,俄罗斯对巨型运输潜艇的痴迷仍存于前苏联的717型两栖登陆输送潜艇上。在上世纪90年代,「孔雀石」设计局曾经提出了一个可运输5万吨级石油和集装箱的「巨人」潜艇方案,该艇能够运载3万吨原油或912个集装箱。近年来,「孔雀石」设计局再次提出了Pilgrim巨型潜艇方案,这是一种长约360米、宽约70米的巨型潜艇,用于北极地区运输石油或液化天然气。即使是最大的台风级潜艇,其长度不超过200米,宽度只有23米,大约是其三分之一。由于它能够在水下航行,不惧怕北极的冰川、浮冰和恶劣天气,能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与北美之间开辟直达航线,从而使航程缩短50%。遗憾的是,俄罗斯与其他北极圈国家在贸易联系,特别是能源领域并不紧密,目前尚无客户对此产生兴趣。(未完待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谢谢!)本文由军事研究员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增长知识!

基于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发的俄罗斯集装箱运输潜艇,能够避开北极的冰层航行。

水下汽车承运人概念,图片来源:国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