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场的激烈交锋中,恰索夫亚尔这座小城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今年,恰索夫亚尔无疑是战场上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随着巴赫莫特失守,恰索夫亚尔成了乌军东南面的最后一道防线。
乌军在这座城市的地下挖了无数坑道,即使表面阵地被俄军攻占,他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些地下通道向前线增兵,并伺机夺回阵地。因此,恰索夫亚尔被称为顿巴斯的「上甘岭」,俄军在这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战斗。
12月28日,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军抓住了一个防御漏洞,突然向恰索夫亚尔火车站发起突袭。经过激烈的战斗,俄军成功占领了这个火车站,并控制了周边的部分地区。这一胜利对俄军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不仅切断了乌军的补给线,还为下一步进攻提供了战略优势。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恰索夫亚尔是托列茨克、恰索夫亚尔和双子城这个乌军大堡垒区的战略制高点。恰索夫亚尔北面有一条山脊,拱卫着山谷中的双子城。只要乌军还在恰索夫亚尔,俄军就很难对双子城构成现实威胁。如果俄军控制了恰索夫亚尔,他们就可以向北推进到明基夫卡一线,占领整个山脊,从而取得对双子城的高度优势。届时,处在山谷中的双子城乌军将只能被动挨打,难以长期坚守。
早在巴赫莫特失守之前,乌军就已经意识到恰索夫亚尔的重要性,并开始在这里进行大规模建设,修筑了大量的坑道和其他防御工事。这使得恰索夫亚尔的防御异常坚固,俄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运河将恰索夫亚尔一分为二,俄军必须先攻下运河以东的高地,然后才能越过运河,进入主城区。
4月2日,俄军突击队从巴赫莫特西郊沿O0506公路一路狂奔6公里,攻入恰索夫亚尔在运河东侧的城区,并占领了诺维微区泽莱纳街的一些乌军阵地。乌军第67旅负责防守这个方向,但该旅指挥官为了保存实力,将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放在了第一线。结果,这些新兵一触即溃,将阵地拱手让给了俄军。尽管乌军很快发现了这个防御漏洞,但为时已晚。随后,两军在诺维微区和卡纳尔微区的外围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俄军最终稳住了阵脚,成功守住了高地。
接下来,俄军必须攻下运河以东的诺维和卡纳尔两个微区,以此为前进基地,为越过运河创造条件。这两个微区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但俄乌两军在此争夺了80多天,直到所有建筑全部被摧毁,乌军才撤到运河以西。乌军的顽强抵抗可见一斑。
第三关,俄军必须越过运河,才有可能攻击恰索夫亚尔的主城区。早在围攻运河以东两个微区时,就有小股俄军向运河以西的乌军阵地渗透,但因后勤补给无法跟上而不得不撤退。后来,俄军通过地道从恰索夫亚尔北面卡利尼纳村一线的运河下方渗透到运河西岸,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桥头堡。恰索夫亚尔南翼的俄军,在攻下伊万诺夫斯基村后,也成功越过了运河,并在斯图普基村一带深入运河西岸边超过一公里。两个桥头堡的建立,迫使乌军分兵防御,导致俄军趁虚而入,突破了恰索夫亚尔以东的运河河段,在中心城区西部建立了一个桥头堡。
到11月上旬,经过无数次反复,俄军终于全面突破了乌军的运河防线。至此,恰索夫亚尔之战终于进入高潮阶段,俄军对恰索夫亚尔的中心城区展开全面进攻。恰索夫亚尔中心城区很小,最多不到6平方公里,缺乏回旋余地,乌军的核心防御阵地为城区中部的大型耐火材料厂。一旦这个阵地被包围,恰索夫亚尔之战也就结束了。
12月28日,俄军在恰索夫亚尔市内沿铁路向西推进,经过激烈战斗,于12月30日占领了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如果这个报道准确,那么俄军离恰索夫亚尔市郊的最近距离只有400米,这意味着俄军即将打穿恰索夫亚尔。占领火车站会产生一个重大后果,那就是会切断双子城对恰索夫亚尔耐火材料厂的补给。这样一来,乌军的麻烦就大了。
乌军必然会利用事先挖好的坑道进行殊死反击。如果乌军反击得手,他们暂时仍然可以从双子城获得补给,乌军在耐火材料厂的防守可以继续坚持下去。但如果乌军反击失败,双子城方向的补给被切断,耐火材料厂被俄军三面包围,恰索夫亚尔战役可能很快就结束了。
从目前战场形势的发展趋势看,由于俄军在兵力和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恰索夫亚尔的失守似乎已不可避免。这场战斗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意志和决心的考验。无论是俄军还是乌军,都在为自己的目标拼尽全力。恰索夫亚尔的命运如何,仍需拭目以待。
恰索夫亚尔之战不仅是俄乌冲突的一部分,更是一个缩影,反映了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每一个士兵的背后都有家庭和故事,每一片土地都承载着历史和记忆。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希望和平早日到来,战火不再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