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近日,韩国总统时隔13年访问菲律宾,两国首次提出自1949年建交以来的关系新定位,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韩菲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及南海问题。近日,港媒【南华早报】援引观察人士和学者专家的观点指出,尽管这份联合声明的文本内容并未直接提及中国,但此举确实意在挑战中国的南海主张。有学者警告称,对于菲律宾拉拢韩国操弄南海议题,中方可能会做出某种「混合战术」予以反击。
尹锡悦表示,韩国将协助菲律宾推进军队现代化,并承诺派遣韩国军队参与菲律宾的军事演习,而这无疑给予了菲律宾在地区事务中更多的底气。除了军事合作,两国领导人还就核能合作达成了初步协议,尹锡悦提出,韩国愿意与菲律宾在核电领域展开合作,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将重新考虑启动巴丹核电站项目,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缓解菲律宾的能源压力,也为韩国核电技术的输出开辟了新的市场。
在谈到半岛局势时,面对马科斯毫不犹豫地支持,尹锡悦虽然严词谴责朝鲜发展核岛项目,但只是谴责了「朝俄非法军事合作」,也并没有提及中国涉及其中,明显是想要避开中国的话题。至于韩国为菲律宾提供的支持,尹锡悦的很多承诺,也显得有些虚浮。例如双方签署了「关于重启核电站项目可行性调查的谅解备忘录」,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韩国对于这个项目还仅仅停留在初期的调查阶段,是否接手还是个未知数。而这个项目早在1986年就被叫停。
在韩国的大棋盘上,菲律宾不仅是一个小棋子,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个小国正处在南海、台海与菲律宾海的交界,是美国加强影响力的「桥头堡」,现如今,菲律宾的自主空间虽在逐步缩小,但其在地区安全框架中的重要性却不可小觑,第一个锁定目标的常常就是南海,随之而来的,却是美国与其盟友带来的连锁反应,而韩国在这个背景下,自然想要踩上一脚,理论上,韩国若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声,就必须以强硬的姿态寻求更多的发言权。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那就是亚太地区和平稳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韩国与菲律宾关系升温,无疑给地区局势增添一丝不确定性我们不难发现,亚太地区一直是世界格局焦点所,从二战后冷战对峙,到如今多极化趋势,亚太地区始终是各大国角力舞台随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也悄然发生变化,一些域外国家,试图插手地区事务,挑动地区矛盾,以维护自身利益。
美国一直想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而韩国显然成了它的「马前卒」,通过让韩国表态,美国的确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其在南海的力量,但这样一来韩国岂不是成了美国的「替罪羊」?再往深了说,韩国在南海的尝试其实是受到美国的引导,美国一直希望拉拢一些盟友来共同对抗中国,而韩国就成了一个「理想的候选者」,尹锡悦沉迷于实现「全球枢纽国家」的梦想,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大国博弈中的一颗棋子。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老挝首都万象参加东盟峰会相关会议时,再度就南海问题向中国发难,他声称,美国「关切」中国在南海的所谓「扩张主义」,并承诺维护该水域的所谓「航行自由」。综合半岛电视台等媒体报道,这位美国最高外交官员在当天的会议上,竟「谴责」起中国在南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贸易路线上做出「越来越危险和非法的行动」,宣称中国的行为「伤害了地区人民,损害了来自东盟国家的船只(利益),违背了和平解决争端的承诺」,并誓言美国将支持「印太地区」的所谓「航行自由」以及「飞行自由」。
事实上,布林肯现在最应该「关切」的是加沙和黎巴嫩人民受到的伤害,同样,他更应该承诺的是阻止以色列继续在地区人民带来的伤害,而不是在南海这片和平的海域制造争端,挑起冲突。显然,布林肯是看到马科斯在峰会上「失势」,只能亲自上阵对中国进行抹黑。只不过,美国在中东和南海等热点地区的所作所为,早已经不值得地区国家信任了。
在峰会上,也许是布林肯来了,马科斯态度非常强硬,在谈到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时,马科斯恶人先告状,污蔑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是对菲律宾的「骚扰与恐吓」,并叫嚣,在当下南海局势紧张情况下,东盟国家和中国不能装作经济能还合作顺利。显然,马科斯这是在故意挑拨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东盟和中国过去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美国非常嫉恨,一心想要搅乱东盟局势,纠集东盟国家在南海对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