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解放军PHL-16火箭炮射程超过400公里,为什么美俄不仿效?

2024-09-29军情

在文字的海洋里航行,我既是舵手也是乘客。每一次航行都充满未知与挑战,但正是这些不易,让笔下的故事更加生动真实。如果您愿意,请随我一起探索这片浩瀚的文学世界,您的关注将是我最宝贵的灯塔。

【军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轰炸机

在许多军事爱好者的认知中,解放军配置了射程超过400公里,甚至达到50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常被称为「攻台神器」,还有不少人夸张地认为它能够替代战术导弹。确实,火箭炮的强大威力是显而易见的,但奇怪的是,在美国和俄罗斯的武器列表中,似乎并不存在射程达到数百公里的火箭炮。

▲PHL-16,图片来源:网络

难道是美国和俄罗斯的技术无法实现吗?显然不是这样的。火箭炮这种兵器在费用、精准度与破坏力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权衡与选择。因为火箭炮的飞行路径是在大气层内呈抛物线形状,因此这意味着射程越长,准确度就会降低。美国显然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短距离和高精度的武器,而中国则更愿意采用中等成本、长射程以及一般精度的方案。可以说,两国在火箭炮装备上的取舍存在明显差异。解放军所引入的首款火箭炮装备是由苏联制造的「喀秋莎」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声名显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苏联红军的代表性武器之一,参与了多次重大的战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曾收缴苏联提供给越南军队的BM-21「冰雹」火箭炮,并以此为基础仿制了81式火箭炮。

在90年代之前,解放军自主研发的最具代表性的火箭炮就是83型273毫米火箭炮。这款火箭炮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历程十分艰难。无论是在射程还是准确性方面,实际上都不尽如人意。它以60-1型中型履带式牵引车为基础底盘,射程大约为40公里。到了90年代,它与当时俄罗斯军队的BM-30以及美国的M270火箭炮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技术差异。83式火箭炮最终并未实现大规模装备,只在装备了两个营后就匆忙结束了。

▲83式273毫米火箭炮,图片来源:网络

自90年代以来,中国成功地从俄罗斯引进了BM-30火箭炮,并在吸收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两种较为不同的方向。首条路线主要侧重于对外军事贸易的「卫士」系列。「卫士」系列总共有四种版本,分别是「卫士」1、「卫士」2、「卫士」3,以及「卫士」64。「卫士」1和「卫士」2在其基本型号的基础上,各自推出了两个和三个升级版本。「卫士」1的口径相对复杂,共有122毫米和302毫米两个型号,射程范围在40公里到180公里之间。「卫士」2的口径统一调整为400毫米,射程范围为200至400公里。「卫士」型号的口径同样为400毫米,射程可达到480公里,并且拥有反潜作战能力。

▲「卫士」64,图片来源:网络

「卫士」装备了64口径的302毫米炮,具有280公里的射程。「卫士」64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一种地面打击武器,而是一种用于反击海上目标和潜艇的火箭弹。它的角色是针对近海水域的打击,旨在对抗敌方舰队的武器系统。采用了惯性导航与卫星结合、被动雷达的综合引导方式。主要强调高精度(与其他火箭弹相比,而非导弹),偏差在30米以内。尽管在菲律宾的演练中,美国的「海马斯」也表明了其反舰能力,但与「卫士」64相比,「海马斯」仅仅是一种辅助角色。

「卫士」64是一款针对反舰船设计的火箭弹武器装备,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卫士」64为小型国家和资金有限的国家提供了一种经济实惠的海上武器,使其能够实现简单版本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自2001年问世以来,「卫士」系列火箭弹已出口至十多个国家,涵盖了土耳其、伊朗、泰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孟加拉国、白俄罗斯、巴基斯坦、苏丹、坦桑尼亚、委内瑞拉及朝鲜等。该系列在国际市场表现不俗,堪称中国火箭炮外贸的明星产品。

▲「卫士」2D,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卫士」系列主要面向国际市场,解放军并没有大规模装备该系列。中国发展另一款主要装备于人民解放军的火箭炮型号是PHL系列。PHL系列的首款型号为PHL-03,属于中国依据俄罗斯BM-30火箭炮进行逆向复制的类似产品。该口径与俄罗斯的产品相同,均为300毫米,因此也被称为「300远程火炮」。其底盘为WS-2400型号的8×8越野底盘,重达43吨,几乎与主战坦克相当,其最高公路行驶速度可达到每小时60公里,整车配备了12个火箭炮发射管,分布于上、中、下三层。

在进行射击前,首先要了解目标的确切位置,接着计算机会调整两个液压支架以确保车辆的稳定,定向装置的液压系统也会把它保持在适当的角度。其所使用的火箭弹是基于俄罗斯BM-30所用的9M55K火箭弹,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它与俄罗斯制造的产品类似,同样采用了六片弧形折叠尾翼。300远火的射程可达到70公里,能够配备云爆弹和集束弹。在作战期间,4至6辆PHL-03会在一辆指挥车辆的统一指挥下对目标进行集中射击,通常还会有4到6辆供弹车随时准备支援。供弹车每次能够运输12枚火箭弹,其底盘与PHL-03火箭炮完全一致,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简化后勤保障。经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出,PHL-03作战单元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能够向指定目标发射超过100枚300毫米的火箭,具有极为强大的覆盖能力。

▲PHL-03,图片来源:网络

PHL-03现已不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炮系列中最尖端的型号。早在2019年,中国曾在军事阅兵中向外展示了PHL-16,这种装备也被称作PCL-191。这款火箭炮所使用的弹药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整个弹药系列被称作「火焰之龙」。PHL-16火箭炮的弹药配置由两个发射单元构成,若使用300毫米的火箭弹,即「火龙」140型号,最多可装载10枚。如果搭载370毫米的火箭弹,即火龙280,那么能够携带8发。若携带750毫米的火箭弹,也就是「火龙」480,那么可以装载两枚。这种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与美国的M270和M142「海马斯」完全相同。

与海马斯在人工协作下能够自主装填弹药不同,「火龙」弹药由于重量较大。PHL-16的弹药装载需要依赖于弹药运输车、火箭炮和人员协同进行。在射程方面,「火龙」140的射程为150公里,「火龙」280则能够达到280公里,而「火龙」480的外贸型号射程可达300公里,推测其自用版本的射程可能已经超过400公里,甚至有可能达到500公里。「火龙」480能够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支持下,达到高精度设计,其圆周误差率低于30米, comparable于短程战术导弹。

▲PHL-16,图片来源:网络

要实现如此远的射程和如此精准的打击,PHL-16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一方面,火箭炮每次齐射的火箭弹数量减少了;另一方面,为了提升精准度,火箭弹的成本也高于短程火箭弹。为了提升超远程火箭炮的打击精度,弹药内部需要配备多种精确导引装置,这将消耗大量资金。这类火炮必须在成本、射程与精度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如果没有做到合理设计,性价比会明显下降。

现代火箭炮所采用的固体燃料推进技术对俄罗斯和美国来说并不复杂,因此这两个国家在提升火箭炮射程方面实际上没有任何障碍。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所推出的9K58「龙卷风」和「龙卷风」M火箭炮,都没有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射程方面。2018年,俄罗斯推出的最新款9A52-4「旋风」火炮配备了300毫米的导引火箭,设有12个发射管,尽管如此,其射程仅为120公里。关于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提供的最多的实际上是更轻便且机动性更强的M142「海马斯」火箭炮。「海马斯」在发射常规火箭弹时的射程不足100公里(大约为74公里),不过在战场上的表现非常显著,尤其以其精准性而闻名。

▲俄罗斯9A52-4「旋风」火箭炮,图片来源:网络

再看看俄罗斯这方面,尽管装备清单中的许多火箭炮在射程上确实超过了「海马斯」,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太多显著的战果。目前,正在库尔斯克地区与乌克兰军队激战的俄方部队,反而更频繁地运用「伊斯坎德尔」导弹实施精准打击。俄罗斯与美国在火箭炮武器方面作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由于各自面临的不同情况。美国认为,现代战争应以高度机动和快速攻击为主要特征,而火箭炮的射程不宜过长,否者会对精准度造成显著影响。俄罗斯方面也将120公里设定为其火箭炮的标准射程,因为一旦超过这个范围,俄罗斯军队的信息化水平将无法有效支持火箭炮的作战能力。

解放军之所以将火箭炮的射程和精准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主要是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当前火箭炮的主要使用目的在于台海冲突,而在台湾岛上,存在大量军事软目标。「东风」系列导弹虽然威力强大,但数量毕竟有限,需谨慎合理地加以运用。而那些等级较低但又无法避免要攻击的目标,可以交由火箭炮来处理。对于解放军而言,若火箭炮的射程不足,无法打击跨国海峡之后台湾岛内的深层目标,将会对其作战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中美俄在火箭炮发展上的思路并不完全相同,三者也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劣之分,只能说是因为使命不同而影响到了整体的设计规划。

感谢您的阅读,在这段旅程的尾声,愿我们都能带着心中的温暖与光明,继续前行,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发现不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