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四大国家取消苏35订单,西方实现目标:围困俄罗斯航空产业

2024-05-18军情

俄罗斯的苏35战机被宣称为「4.75代」机型,这个命名在技术代数上略高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四代半」战机。自从俄乌冲突开始,已确认有7架苏35战机被击落或坠毁。如果加上俄乌战争前一架在表演中坠毁的苏35,总损失达到了8架。苏霍伊公司已向俄罗斯空天军交付约120架苏35,除去8架表演队飞机,目前实际服役的约为104架。相比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自2016年起服役的歼16战机,虽然比苏35晚两年,但其生产总量已超过300架。

关于中国购买苏35的多种说法,因为解放军已经拥有苏35以上性能的飞机。无论是当时正在试验或即将服役的歼20和歼16,还是已经服役的歼10C,性能都优于苏35。至于歼10B战机的推力矢量验证机,其最终表明使用的推力矢量技术并非来自苏35的117S引擎,而是与欧美的推力矢量技术方案更相似。至于航电系统和导弹系统,同样被认为没有参考价值,包括一款声称射程可达400公里的超远程空空导弹,中国也未采购。分析人士认为,中方订购48架苏35可能是为了支持俄罗斯航空工业,当时俄罗斯航空业缺乏海外订单,经营状况堪忧,若其解体,则无法有效抵抗北约的空中威胁。

俄罗斯航空工业自苏联解体后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一方面,俄国内的订单非常有限,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军工企业及其下游企业。另一方面,国外市场主要依赖俄罗斯的部分配件进口,如发动机和导弹,整机出口非常少。俄政府为了支持国内工业,采取了「自消化一部分,出口消化一部分」的策略。但俄航空工业的下滑速度很快,即使是与中国的两个团的订单,由于第二批24架无法生产,导致项目拖延,最终被中国取消,仅有24架最终飞抵中国。与中国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其他几个国家,如印度、印尼、伊朗和埃及,其中埃及、印度和印尼的订单已经完成,但也因美国干预而被取消。

西方国家和美国的目标是通过阻碍俄罗斯军用飞机的外贸,从而削弱其航空工业。目前看来,这一策略已经取得了效果。在西方国家的一系列制裁下,俄罗斯甚至已经失去了研发第五代战机的能力,并且无法保持生产高性能战机的基础。苏57战机是俄罗斯工业能力的极限象征,不论是技术水平、机载设备还是生产工艺,均不及中美欧等国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