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军情

乌克兰铝热剂无人机为何这么厉害?铁水温度2500℃,兜头浇向俄军

2024-09-17军情

乌克兰的一架无人机在树林上空缓缓飞行,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抛洒下来,燃烧了其中的俄军阵地,这一场景迅速传播在国内外网络平台,引发人们对这种新奇作战方式的惊讶。只见那架小型无人机不断盘旋,将炽热的金属液体洒落,闪耀着刺眼的光辉。

不久后,整片森林突然起火,同时伴随着隐藏阵地的武器和弹药爆炸。这架普通的小型无人机,竟然成功执行了一个炮兵连都难以完成的任务,直接摧毁了这一区域!

视频首次在网络上出现时,对于使用这种战术的人引发了争论。许多人最开始猜测是俄军,因为俄罗斯常用BM-21「冰雹」火箭炮发射燃烧弹轰击乌克兰军队的阵地,宛如天女散花般洒落。

不久后,真相浮出水面:进行金属液洒落的并非俄军,而是乌克兰军队。无人机搭载的是一种极其罕见且残忍的武器:铝热剂燃烧手雷。这种武器威力巨大,不仅可以点燃并引发火灾,还能附着在人体上进行灼烧,甚至能够穿透厚达12mm的钢板,让躲藏在装甲车内的人也无法确保安全。连炮弹托、发动机缸体都能被它融化。

这种独特的铝热剂无人机几乎让网友们瞬间回到了中学时学习的铝热反应,真是令人感慨万分。那么,铝热剂究竟是基于什么原理呢?为什么一种本身并不具备爆炸性的物质,在制成燃烧弹后却能展现出如此巨大的威力?其实,这种材料通过铝热反应能够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产生惊人的高温,最高可达2500℃的铁水,没有多少东西能够承受得住。

铝热剂是由铝粉与难熔金属氧化物混合而成的,通常按照1:2.95的比例,将铝粉与三氧化二铁粉末混合,呈现出一种粉红色。在常规情况下,这两者不容易发生反应,但通过特定引燃剂产生高温点燃后,它们会激烈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和金属铁,同时释放大量热能,因此称之为「铝热反应」。

反应释放出的高热导致温度达到极高,形成的金属铁瞬间被熔化为温度超过2500℃的铁水。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纯铁的熔点是1538℃,铝则更低,仅为660℃。因此,由铝热剂生成的高温铁水能够轻易地融化钢和铝合金,而这正是现代坦克与装甲车的重要构成材料。更令人惊讶的是:由于不依赖氧气,即便在水下,铝热剂仍能进行燃烧。

连钢板都无法抵挡,落在人体上就更加严重了,这就像钢铁厂的工人在遭遇铁水飞溅事故时一样,温度甚至可能更高。沾染在皮肤上的铁水会迅速焚毁衣物,灼伤皮肤乃至骨骼,并且难以清除。不仅会造成大面积烧伤,还有可能因吸入有毒烟雾而导致呼吸道受损、感染、脱水和器官衰竭,从而产生终身的后遗症。

铝热反应于1893年由德国化学家戈德施密特首次发现,当时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工业应用中,铝热剂最普遍的用途是焊接钢轨,它能够将几根短钢轨合并为一根完整且较长的钢轨,这在高铁建设中十分常见。您可能也会想到:如此强大的技术,终究会被运用到军事领域。

在铝热反应被发现不久,德国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利用齐柏林飞艇携带铝热剂炸弹轰炸伦敦。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同样装备了铝热剂炸弹。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军队广泛使用这种材料,造成大规模的农田、植被和建筑物焚毁,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即使是在今天,战场上依然能够见到铝热剂的影踪。

俄军常用的122mm燃烧火箭弹,搭载了铝热剂战斗部。每枚火箭弹内含180个小型燃烧弹,这些燃烧弹由镁合金外壳和铝热剂组成。当火箭弹引爆后,会释放出大量的小型燃烧弹并发生铝热反应。同时,镁合金也是可燃材料,因此其焚烧过程十分剧烈。一枚这样的火箭彈能够纵深点燃5000平方米的区域,而俄军还经常进行多发齐射,从而给乌克兰军队造成了严重损失。

由于工业能力已遭受严重损害,尽管乌克兰军队拥有许多「冰雹」火箭炮,但却难以大规模生产类似的铝热剂弹药。不过,他们的无人机部队采用了自制的方法,创新性地将铝热剂与FPV自杀式无人机结合起来。装载在无人机上的可能是美国制造的AN/M14型燃烧手雷。

这种手雷是在冷战时期研制的,能燃烧40秒,并且能够穿透12毫米厚的均质钢板,这个厚度已远超大多数轻型装甲车所用钢板的厚度。冷战结束后,美国停止了该型号手雷的生产。然而,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于2023年宣布重新启动生产,计划制造7.2万枚,外界推测绝大部分将分配给乌克兰。

除了美国的援助,乌克兰还开始自行制造铝热剂弹药。一家名为「钢铁黄蜂」的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铝热剂炸弹,重量范围为0.5到2.5千克。较大的炸弹能够穿透6毫米厚的钢板,并留下约10厘米大小的洞,对付轻型车辆已足够有效。

在生产铝热剂弹药的同时,乌克兰军队也在不断探索无人机运用铝热剂的战术。在去年的一段视频中,他们使用无人机搭载铝热剂炸弹直接撞击目标,随后炸弹在目标内部燃烧。然而,这种战术似乎效果不佳,因此并未被广泛推广。

乌军迅速研发出了一种新战术,利用无人机携带点燃的铝热剂,将铁水洒落,焚烧树林,以此驱赶藏匿于林中的俄军并摧毁其阵地。在某些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他们进行实验的画面,无人机似乎搭载着一枚AN/M14铝热手雷。炽热的铁水从手雷中涌出,倾泻到下方阵地,无论是针对人员还是装备,其杀伤力都极为强大,可谓相当可怕。

既然乌军在初一采取了行动,那么俄军在十五的反应就不足为奇了。俄罗斯的工业能力显著高于乌克兰,且拥有成熟的铝热剂武器生产经验,因此相信很快将会模仿乌军的战术。在那时,俄乌战场将会异常激烈,双方无人机都将在对方阵地倾洒炙热的铁水,这必然让战场上的士兵承受巨大的苦难。